張黎軍
某礦1063名礦工腹部超聲體檢結果分析
張黎軍
目的 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對本地區某礦下井2年以上工人腹腔臟器健康狀況回顧性分析。方法 本中心于2013年4月~6月對本地區某礦20~55歲下井2年以上工人進行肝膽脾胰腎超聲檢查, 對查出的常見病及其在不同年齡的發病率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1063例受檢者中檢出423例, 患病率為39.8%, 脂肪肝患病率最高, 其次膽囊息肉及膽囊炎、膽結石、腎結石、肝腎囊腫等, 年齡越大常見病發病率越高。結論 超聲檢查對腹腔臟器常見病作出早診斷早治療早預防, 為下井工人醫療保健提供參考, 降低工人患病風險。
下井工人;彩色多普勒超聲;腹部檢查
為保護煤礦職工的身體健康, 本中心對本地區某礦1063名下井2年以上煤礦工人進行體檢, 本人對腹部超聲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 旨在為個人體檢和醫療保健提供參考意見[1],采取相應的評估措施和管理措施, 降低工人患病風險。
2013年04~06月在體檢中心參加健康體檢的本地區某礦下井2年以上煤礦工人1063人, 全部進行腹部超聲檢查,檢查前禁食8~12 h, 所用儀器為ALOKA3500及ALOKAa5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探頭頻率2.5~3.5 MHz,有具有豐富經驗的醫師進行檢查診斷, 采取仰臥位, 常規掃查肝膽脾胰、雙腎上腹部實質器官, 詳細記錄病變部位及聲像圖表現。
2.1 檢出率 1063例受檢者中檢出423例, 患病率為39.8%, 脂肪肝患病率為33.3%,肝囊腫患病率為4.3%, 膽囊結石患病率為4.9%, 膽囊息肉患病率為6.7%,膽囊炎患病率為6.3%, 腎囊腫患病率為3.8%, 腎結石患病率為4.7%, 見表1,本組體檢中還發現肝癌1例, 內臟反位1例, 異位腎1例。
表1 常見病發病率
2.2 年齡分布 常見病發病率與年齡關系, 見下表2。
表2
3.1 脂肪肝 統計結果顯示在所檢出疾病中, 脂肪肝檢出率最高, 這與煤礦工人暴飲暴食, 生活不規律, 膳食不平衡有關, 并且與高脂血癥、高體重指數正有關。
3.2 肝腎囊腫 絕大多數無明顯臨床癥狀, 在體檢中第一次發現, 連續觀察若干年無明顯變化, 個別位于肝腎表面的大囊腫可引起局部不適, 發病率、囊腫數目、大小隨年齡增長均有增加。
3.3 膽囊炎及膽囊結石 二者互為因果關系, 煤礦工人三班倒, 生活不規律, 三餐不定時, 膽囊收縮紊亂或功能降低,膽汁淤滯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呈過飽和狀態, 易于沉淀析出和結晶而形成結石, 結石的移動摩擦或嵌頓直接損傷粘膜引起炎癥, 炎癥的反復發作又是結石形成的重要疾病因素和促發因素[2], 所以煤礦工人應養成良好的三餐飲食習慣, 不能暴飲暴食或長時間空腹。
3.4 膽囊息肉 超聲可清晰顯示膽囊息肉大小、數目、形態以及附著處囊壁的改變, 臨床表現與慢性膽囊炎和膽結石相似 , 目前超聲檢查是主要診斷手段, 本組體檢中與膽囊結石及炎癥有關, 應消除誘因, 定期復查, 動態觀察變化。
3.5 腎結石 本組檢查中中青年多發, 腎結石發病率高的原因與礦工們經常為了增加體能攝入大量動物蛋白有關, 他們又經常在潮濕的環境作業, 長時間不飲水, 汗多, 破壞了水的攝入量與損失量的平衡, 使尿液中鈣和鹽的過飽度增加,使尿結石易于形成, 若大量飲水使尿液稀釋, 能減少尿中晶體形成, 減少腎結石的發病率, 隨年齡增長, 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路梗阻也是結石發病的因素。
3.6 肝癌 本組體檢者中發現1例肝癌, 原有乙肝病史, 平素體健, 無不適, 未重視, 本次發現后經手術證實。可見體檢對于早期發現惡性腫瘤有積極意義, 特別是有病史者, 更應注意定期體檢, 超聲是篩查早期無癥狀惡性腫瘤的最佳無創方法之一。
超聲檢查作為一種非侵入性檢查, 具有對受檢者無痛苦、無輻射、操作時間短、可立即作出較為準確的診斷、重復性好等優點, 臨床常見病多無明顯癥狀, 煤礦工人屬體力勞動者, 大多文化素質低, 不重視自己的職業衛生保健, 超聲檢查作為體檢項目是必要的, 可檢出職業性和非職業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損害。目前, 超聲檢查已廣泛的應用在健康體檢中, 并越來越被人們重視[3]。
[1] 任波.腹部超聲檢查在職業健康體檢中的應用.臨床合理用藥, 2011:7(4):137.
[2]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11.
[3] 錢銘欽,居乃新,蘇暢,等.頸動脈超聲檢查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價值.中國民康醫學, 2011,(18):2223-2226.
467000 河南省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健康體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