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悅 王艷
心理干預與健康指導在卵巢癌患者生物治療期間的應用
劉喜悅 王艷
目的 探討心理干預與健康指導在卵巢癌患者生物治療期間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接受生物治療卵巢癌患者48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4例,對照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給予常規的護理干預,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及健康指導,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出現中、重度疼痛患者數及嚴重負面情緒患者數明顯少于對照組,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 P<0.05, 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卵巢癌患者生物治療期間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及健康指導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
心理干預;健康指導;卵巢癌;生物治療期間
卵巢癌是女性常見的一種生殖器官腫瘤, 婦科腫瘤中其發病率僅次于子宮體癌和子宮頸癌, 其病死率卻位居婦科腫瘤之首, 使女性的生活質量和健康受到嚴重威脅[1]。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 卵巢癌的治療水平也不斷提升, 生物治療是近些年來用于治療晚期卵巢癌的重要輔助手段, 主要分為基因治療、腫瘤增殖病毒治療、免疫治療。但是, 即使再先進的治療技術若不取得患者的努力配合也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本文就心理干預與健康指導在卵巢癌患者生物治療期間的應用效果進行初步探討,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24例患者年齡45~71歲, 對照組24例患者中年齡39~68歲,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傳統的入院宣教、飲食護理、藥物指導、出院指導等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和健康指導:①心理干預:患者入院后除了受疾病的折磨還要面對醫院的陌生環境, 難免產生焦慮、抑郁、憤怒、恐懼等負面心理, 醫護人員要熱情、主動地與患者交流, 使患者盡快消除陌生感;與患者交流過程中護理人員的舉止需優雅、態度需親切、言語需溫暖, 工作中技術需嫻熟、道德需高尚, 使患者產生信服力, 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 調整患者身體狀態達到最佳水平[2]。②健康指導:患者入院時, 護士采用一對一的方式向其詳細介紹病室制度、入院須知、周圍環境等;采用集體講座的方式向患者介紹有關卵巢癌的相關知識、生物治療方法及如何配合、列舉治療成功的案例, 以緩解其緊張情緒, 激發患者求生的欲望, 使患者正確看待疾病, 樹立治療的信心;出院時囑咐患者出院后注意休息, 并保持良好的心態, 加強營養, 按時用藥, 定期復診。
1.3 統計學方法 調查數據結果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均數的比較采用t檢驗, 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中出現的中、重度疼痛患者數、嚴重負面情緒(包括焦慮、抑郁、憤怒、恐懼等)患者數、生活質量(包括社會功能、生理功能、情感職能、生理職能、活力、精神健康、總體健康)、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情況,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情況[n(%)]
由表1可見:觀察組患者出現中、重度疼痛患者數及嚴重負面情緒患者數明顯少于對照組,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 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卵巢癌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該病患時, 生理及心理上都會承受巨大的壓力及疼痛, 護士要對其給予極高的同情心,要熱情、耐心的體貼、關心、愛護患者, 多與患者溝通, 盡量對患者的一舉一動全面了解, 并安慰、鼓勵患者, 以減少患者心理上、精神上的痛苦, 使患者積極地配合治療;護理人員經常向患者介紹治療卵巢癌的一些新進展及新成果, 以提高患者的信心。
健康教育的實施可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 并可正確認識自己的病情, 還可拉近護患關系, 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賴, 增強患者戰勝疾病信心,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總之, 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在卵巢癌生物治療期間起著舉足輕重作用, 使患者受益的同時, 還可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和自身形象[3]。
[1] 王凌珊.卵巢癌患者的心理護理對策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3, 8(27):210-211.
[2] 姜霞,許大雪.卵巢癌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23):741-742.
[3] 馬瑩,鄭錦萍.目標性心理護理對卵巢癌術后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10(19上):106-107.
130021 吉林省人民醫院腫瘤生物治療中心
孫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