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賢 楊桂蓮 黃笑歡
健康護理干預對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影響分析
劉惠賢 楊桂蓮 黃笑歡
目的 分析健康護理干預對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本院確診收治的60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 以隨機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觀察組患者實施健康護理干預,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并分析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結果 觀察組患者尿失禁發生率為30.0%顯著低于對照組70.0%, 且尿失禁持續時間較對照組顯著縮短;觀察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有效的健康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尿失禁發生及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 幫助患者早日回歸社會。
護理;前列腺癌;生活質量
前列腺癌為一種十分常見多發的男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 該病的患病人數也隨之急劇上升,且主要好發人群為老年男性。該病的具有十分顯著的地域性差異, 且歐美地區患病人數較多, 發病率較高[1]。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方法為去勢手術以及雄激素全阻斷, 但患者術后易發生控尿功能障礙。而前列腺癌患者實施去勢手術后往往存在十分獨特的心理, 如恐懼、不安、焦慮、煩躁、抑郁及逃避等各種不良心理。因此, 對前列腺癌患者的各項護理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對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實施健康干預,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現將總結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確診收治的60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 以隨機方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共30例患者, 年齡分布60~76歲, 平均年齡(68.2±4.9)歲;腫瘤臨床分期:T1a共10例, T2a共6例, T2b共8例, T3a共6例。尿失禁:Ⅰ級共20例, Ⅱ級共6例, Ⅲ級共4例。對照組:共30例患者, 年齡分布60~77歲, 平均年齡(69.3±4.9)歲;腫瘤臨床分期:T1a共7例, T2a共10例, T2b共7例, T3a共6例。尿失禁:Ⅰ級共22例, Ⅱ級共5例, Ⅲ級共3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無意義,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2]
1.2.1 常規護理 對照組30例患者均在接受手術治療后對其宣傳前列腺癌相關知識、指導患者正確生活方式以及基礎心理護理等, 拔除尿管后指導患者進行肛提肌的功能恢復訓練。
1.2.2 健康教育 觀察組30例患者均對其實施健康護理干預。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擁有的醫學知識以及各項需求, 由專業人士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的各項臨床表現以及目前國內外各種臨床治療方法及其療效, 使患者了解手術的目的、方法、效果、各項注意事項,使患者充分認識到實施手術的必要性, 以及對日后康復的重要性, 并消除患者各種顧慮, 幫助患者建立信心, 使患者能主動配合完成手術。為患者提供安靜、良好并舒適的醫療環境, 給患者的心理活動創造良好的環境, 并可播放低調的音樂, 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心理效應。前列腺癌常并發骨轉移,患者往往疼痛難忍, 在控制疼痛的過程中, 護士應準確判斷患者疼痛信息, 加強對患者疼痛治療的教育, 使其掌握正確的轉移方法, 以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由于患者實施手術后常產生嚴重的抑郁心理, 可對其使用同情、理解、鼓勵的方法, 轉移患者的負面悲觀情緒, 幫助患者重拾信心, 使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應幫助患者正確看待自己, 使患者明確生理狀況已改變了的事實, 指導其參加鍛煉、及時適應新生活。并使患者及其配偶明白性生活并非夫妻間唯一表達愛情的方式, 指導患者夫婦間應相互支持, 互相交流, 恢復自信。使用成功模范事例幫助患者樹立信心, 使其消除負面悲觀心理。
1.3 評分標準[3]使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進行生活質量評分。主要評價如軀體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緒狀況、角色功能和其他因素等。各指標得分總和即為生活質量總分。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均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使用t檢驗或χ2檢驗進行結果判定,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尿失禁發生率及尿失禁持續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尿失禁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且尿失禁持續時間也較對照組顯著縮短, P<0.05。見表1。
2.2 觀察組與對照組生活質量比較 經護理干預后, 觀察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P<0.05。見表2。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尿失禁發生率及尿失禁持續時間比較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x-±s)
我國的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較低, 但最近幾年呈顯著上升趨勢。患者實施去勢手術后往往存在十分嚴重的心理障礙,主要是因術后體內雄激素水平急速下降引起的性欲降低以及間接造成的勃起功能障礙, 對患者性行為造成了嚴重影響,以及其他機體副作用如骨質疏松, 體重上升以及出現貧血現象等, 使患者的的機體免疫抵抗能力明顯下降, 進而間接導致病情發生惡化甚至互相癌腫擴散, 對患者的后續康復、持續治療及日后生活質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4,5]。由于晚期癌癥患者病理及生理具有一定特殊性, 尤其是晚期患者進行有效治療后可具有較長的存活期, 因此,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就成了治療的首要目的。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經過有效健康護理干預后, 觀察組患者尿失禁發生率為30.0%顯著低于對照組70.0%, 且尿失禁持續時間也較對照組而言相對縮短。表明有效的健康護理可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 幫助患者克服困難, 通過有效鍛煉減少尿失禁發生率, 恢復排尿功能。通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總體質量評分(76.3±14.5)顯著高于對照組, 結果表明有效的健康護理干預, 可提高患者的各項功能, 如軀體、角色、情緒、認知、社會等。由于惡性腫瘤患者保守多方面壓力,因此疾病的疼痛和精神壓力是持續存在的, 而負面消極的抑郁情緒可通過有效的積極治療來及時改善, 借此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觀滿意度。
綜上所述, 有效的健康護理干預, 不僅可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還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幫助其早日回歸社會。
[1] 馮艷紅.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2, 6(3):114-115.
[2] 陳淑芹, 梁天云, 高鳳蕊, 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前列腺癌患者社會支持的影響.齊魯護理雜志, 2010, 16(29):1-2.
[3] 石春陽, 柏麗琴, 王麗, 等.循證護理干預對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 2010, 20(2):56-58.
[4] 鄭迪, 張東, 張廷繼, 等.綜合護理干預對晚期前列腺癌病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護理研究, 2013, 27(3):732-733.
[5] 李雪梅, 周遠秀, 張靜, 等.羅伊-紐曼綜合模式護理隊前列腺癌去勢治療患者心理的影響.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0, 16(9): 1233-1234.
510800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