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瑋倫 鐘遠梅 鄭萍萍
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應用對成功母乳喂養的影響
梁瑋倫 鐘遠梅 鄭萍萍
目的 探討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對提高母乳喂養率的影響, 為今后婦產科護士進行母乳喂養指導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間于本院產科進行分娩的正常健康且不足月產婦70例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35例, 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護理以及母乳喂養宣教方式, 而實驗組在常規方式基礎上將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應用于常規護理方式之中, 待產婦出院1個月和4個月后分別對兩組產婦的母乳喂養情況進行隨訪, 并比較結果。結果 經過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應用的實驗組產婦在出院后1個月和第4個月的母乳喂養率明顯高于使用常規方式對照組, 兩次統計結果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應用于產婦出院后的母乳喂養護理之中, 可以有效的緩解母乳喂養率的下降, 有效的延長母乳喂養時間, 對新生兒的長期發育較為有利。
母乳喂養;執行記錄單;喂養率;影響
母乳喂養是指用母親的奶水喂養嬰兒的方式, 母乳含有適當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糖類)、礦物質(無機鹽類)及各種維生素以供養生長發育中的嬰兒。有研究顯示, 用母乳喂養的嬰兒發展更為健康[1,2]。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 近年來, 母乳喂養率急劇下降, 潛在增加嬰兒患病和死亡風險。據有關機構統計表明, 每年全世界非母乳喂養嬰兒因營養不良和腹瀉感染導致的死亡數達450萬,這一嚴峻現狀引起全世界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也越來越成為各大醫院產科爭相解決的關鍵問題[3]。為了提高母乳喂養率, 有效的保證母乳喂養時間, 從而提高新生兒的健康程度,減少患病風險, 2013年8月~2014年1月嘗試對本院嘗試將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應用于產科分娩的產婦的常規護理之中, 已取得理想效果, 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于本院產科進行分娩產婦70例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產婦35例, 其中在對照組, 產婦年齡范圍25~32歲, 平均年齡(27.56±4.01)歲, 而在實驗組, 產婦年齡范圍23~34歲, 平均年齡(28.51±3.74)歲。經調查, 所有參與此次研究的產婦均為初產婦且單臺妊娠, 經過訪問調查, 所有產婦均愿意進行母乳喂養且具有進行母乳喂養的一般條件,經過臨床檢驗, 所有產婦均無一例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合并不宜母乳喂養的母嬰疾病、孕產婦精神不正常、分娩期并發癥等相關疾病, 經統計, 兩組產婦在年齡、學歷等一般性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進行常規護理以及健康教育宣講方式, 而實驗組在常規護理方式的基礎上將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應用其中, 隨母乳喂養進行管理, 本院此次制定的母乳喂養宣傳執行記錄單具體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母乳喂養知識手冊, 以簡短、扼要的文字對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述, 以供產婦出院后隨時進行瀏覽;第二部分為母乳喂養執行記錄單, 具體記錄每次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相關信息, 產婦于每次母乳喂養結束后進行記錄, 每周由護理人員進行隨訪記錄1次, 進行隨時更新, 具體兩部分見表1, 2。
表1 母乳喂養相關知識事項
表2 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
1.3 觀察指標 母乳喂養率:分別統計產婦出院1個月和4個月后仍然進行母乳喂養的例數, 以百分比(%)形式表示,母乳喂養率=母乳喂養的產婦例數/總例數×100%, 比較兩組產婦母乳喂養率的比例[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其中母乳喂養率以百分比(%)表示,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產婦出院后第1個月母乳喂養比例 產婦出院1個月后, 對兩組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情況調查, 結果發現接受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的實驗組產婦保持母乳喂養的概率比例較高, 明顯高于對照組, 統計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具體統計結果見表3。
表3 產婦出院后第1個月母乳喂養比例(n ,%)
2.2 產婦出院后第4個月母乳喂養比例 產婦出院4個月后, 對兩組產婦母乳喂養情況再次進行調查, 結果發現接受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的實驗組產婦保持母乳喂養的概率比例仍然較高, 明顯高于對照組, 統計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具體統計結果見表4。
表4 產婦出院后第1個月母乳喂養比例(n, %)
目前在西方, 越來越多的產婦選擇回歸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不僅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 滿足母親為人母的感受, 而且嬰兒可以潛意識感受到母親的關心, 有安全感, 利于母嬰間感情交流[5]。目前隨著護理人性化以及人文氣息的提升, 越來越多的醫院通過一定的護理措施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干預, 取得一定的效果。而本院在參照相關干預措施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況, 采取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的干預措施, 效果較為明顯, 如表3所示, 在產婦出院1月后, 通過對兩組產婦進行定期隨訪, 結果發現, 實驗組產婦有30例產婦在進行母乳喂養, 而對照組僅有15例產婦在堅持母乳喂養, 經過統計實驗組母乳喂養率的統計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當產婦出院4個月后, 再次對兩組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情況調查, 結果發現, 如表4所示,在第4個月時, 實驗組仍有26例產婦繼續保持母乳喂養, 而對照組僅僅只剩下9例產婦堅持母乳喂養, 由數據可知, 實驗組母乳喂養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說明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對償付產生一定激勵作用, 可以盡力使產婦保持較長母乳喂養時間, 其對產婦的母乳喂養臨床依存性更好, 較常規護理方式, 更有益于保持母乳喂養率。
有研究表明, 產婦對母乳喂養的觀念不正確以及對相關知識不足是導致母乳喂養率較低的直接原因[6]。本院在此次研究中首先利用母乳喂養宣教執行記錄單的知識手冊部分,以簡單、扼要的方式對產婦進行科學宣講, 方便產婦了解相關知識, 可供及時查閱;而第二部分執行記錄單可以有效的對產婦進行督促, 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醫囑的持久性, 循序漸進, 從根本上入手, 有效的保證了母乳喂養持續提高, 有利于嬰兒的健康發育, 為今后相關母乳喂養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1] 胡曉艷,曾賓,賀萬香,等.早產兒早期母乳喂養的臨床觀察.當代醫學,2010,28(25):48-49.
[2] 聶含竹,李文平,田利平.早期母乳喂養護理研究進展.護士進修雜志,2011,31(24):2251-2254.
[3] 張玲玲,趙杰剛,王朝娟.乳腺外科功能鍛煉醫囑執行單的設計與應用.護理研究,2013,12(24):2659-2660.
[4] 鄧麗.陰道分娩與剖宮產對產婦母乳喂養情況比較.川北醫學院學報,2013,3(1):71-73.
[5] 喬翠香.孕期及產后進行母乳喂養健康宣教的效果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21(35):111-112.
[6] 沈美芳,彭婭莉,王珊珊,等.責任制護理模式患者醫囑執行單的改進與應用.護理學雜志,2013,8(7):17-18.
2014-05-04]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婦幼保健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