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玲
優化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力資源的思考
張遠玲
目的 探討消毒供應中心護理進行優化人力資源的效果及思路。方法 對護理人力資源方面在本院消毒供應中心的應用情況進行總結、分析, 并對比自2011年實施集中清洗、消毒、滅菌并針對性的資源優化措施前、后的工作質量。結果 實施優化護理人力資源后, 消毒供應中心的發放物品準確率、清洗質量合格率以及檢查質量評分和臨床滿意度情況比較, P<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優化消毒供應中心的護理人力資源從根本上革新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模式, 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及環境質量, 提升醫院的綜合實力。
消毒供應中心;優化措施;人力資源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整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擔負著為全院提供充足、完好、規格齊全、品質保障的消毒滅菌物品的任務, 是控制醫院感染, 保證護理、醫療質量的關鍵科室。護理人力資源對醫護人員的技術、觀念、智力、學識等自身素質以及健康、體力情況的綜合表現[1]。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 消毒供應中心的專業化要求逐漸增強。目前,各醫院通過提高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及專業知識, 從而優化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建設。
1.1 一般資料 對本院消毒供應中心的15名護理人員資料進行分析, 其中所有工作人員均為女性, 年齡30~53歲。其中3名護士為中專學歷, 12名護士為大專及以上學歷。職稱如下:2名護師, 13名主管護師。
1.2 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近年來消毒供應中心所面臨的問題, 對其進行總結、歸納當前護理人力資源狀況, 并給出相應優化的措施。具體優化方案[2]如下:引進人才, 對進入科室的工作人員的學歷要求在大專及其以上, 有較強的責任心, 工作前給予系統、規范的培訓, 擇優錄取優秀人員。從根本上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 樹立其責任感, 培養其對工作的熱情。培養骨干人員, 對于骨干人員的培養, 不僅要求其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及素質, 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及對工作的熱情, 還需具有不斷對新知識、新理論的更新, 做到與時俱進。同時帶領其他醫護人員進行日常護理工作, 保證其工作質量。加強教育及培訓, 定期給予消毒供應中心的醫護人員進行專業培訓、進修, 及時關注清洗消毒滅菌技術、儀器的革新、發展, 只有不斷充實自我, 才能更好地完成護理工作。
1.3 統計學方法 將實驗過程中獲得的實驗數據輸入SPSS16.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處理、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針對性的資源優化前、后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實施針對性的資源優化前、后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情況比較
目前,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迅猛發展, 消毒供應中心的標準化工作要求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眾所周知,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臨床的護理、診療、科研以及教學的順利進行, 特別在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故完善和健全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質量標準, 提高工作人員自身素質, 合理、充分、科學的利用人力資源, 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是保證護理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
醫護人員對待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具有全新的認識, 在落后就被淘汰的工作環境下, 均有明顯的危機意識, 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前提下, 秉承認真、熱情、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3];同時在自我工作完成的基礎上給予科室管理上提供協助, 顯著的減少科室內怠工現象的發生, 清洗、消毒、滅菌質量得到提高的同時, 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得到改善, 減少了醫院感染的發生率。本文就本院消毒供應中心實施優化護理人力資源后, 消毒供應中心的發放物品準確率、清洗質量合格率以及檢查質量評分和臨床滿意度情況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針對性優化護理人力資源后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質量較2011年前明顯提高。
[1] 劉筱英,劉世華.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力資源優化的思路與實踐. 當代護士, 2010,6(下旬刊):187.
[2] 蘭影.消毒供應中心護理人力資源優化的思路探討.吉林醫學, 2013,34(31):6604.
[3] 黃淑清,江琳.消毒供應中心實施9S管理法的效果.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3,30(13):52-54.
2014-04-20]
266033 山東省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