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偉
從很早以來,就有很多學者針對連接語尾‘-??的語義做了許多研究,分類各異,本文將在先前學者的研究基礎上將‘-??主要分為‘對立、‘背景、‘讓步,理由四個語義進行分析。
1. 對立
先行節與后行節之間以對等關系連接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先、后行節維持了一定的獨立性,這種現象被稱為對等接續。‘-??將兩個句子對等地連接起來,并賦予了先行節與后行節之間某種意義。
對立關系就是先行節與后行節存在獨立性,連接的兩個句子是相互對等關系,所以,先行節與后行節就算是互相交換了位置,整句話的語義也不會發生變化。
例(1)?.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如例(1)(2)中,既是先行節與后行節交換了位置,句子的整體語義并未發生變化,而且,表示對立關系的‘-??并未對先、后行節的語義造成某種影響,只是單純地表達了先、后行節之間的對立關系,整句話的語義并未變化。
???(1994)認為,先行節中出現了某個事件,后行節中就會敘述與之相對立的內容。
例(3)?. ? ?? ??? ?? ???.
?. ??? ???? ???? ???.
將例(3)中兩個句子的先、后行節位置變換一下。
例(3')?. ?? ??? ? ?? ??.
?. ???? ??? ??? ???.
例(3)中的句子先、后行節的位置變換之后,乍一看語義并沒有什么變化。但若仔細思考一下先、后行節的內容就會發現語義上的差異。例(3)?中的焦點落在后行節的‘?? ???上,而(3')?的焦點卻落在‘? ?? ??上。這是因為連接語尾‘-??在表示對立的語義時,話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后行節上,而不是在先行節上。
2.背景
背景說明就是話者為了在后行節中敘述某件事情,而先在先行節中投入了關于此事件的一些鋪墊,一般情況下,話者為了提出一些新的內容亦或是一些意想不到的內容,就會事先準備一些時間上或是空間上的背景鋪墊。即,話者為了讓聽者注意力集中到后行節上的內容,先用先行節來吸引聽者的興趣。
???(1999)認為,相對于后行節的內容,先行節的內容起到背景襯托的作用。???(1994)認為,連接語尾‘-??是為了將后行節中要進行主要內容敘述,而在先行節中先引入要說明的對象。???(2000),話者為了敘述后行節的內容,在先行節先投入一定的背景鋪墊。即,話者在為了敘述新的信息之前先準備了一些事先鋪墊,在后行節給出主要內容之前,先行節先給出一些基本信息。
例(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4)?中,為了想說出‘? ?? ? ??? ???才設置了‘???? ??的這個背景。(4)?中,為了展開‘??? ??? ???? ???這個內容,而鋪墊的‘ ??? ???? ??? ???。(4)?中也是一樣,為了說明‘?? ?? ???而投入了時間背景是去公司的時候。從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最重要的信息內容都是出現在后行節上,為了吸引聽者的興趣而在先行節中設立背景。
3. 讓步
所謂讓步,指后行節中出現的內容是與先行節所預想或是期待的相反的內容。即,對于先行節的內容進行讓步,主張或是陳述后行節里的內容。先行節與后行節中發生的事態并不按一定的因果關系,后行節中出現與先行節中所預想的相反的內容。
例(5)?. ???? ?? ??.
?. ?? ??? ?? ???.
例(5)?中,在一般常識下,到了冬天天氣本應該會很冷,這是話者與聽者都應共同認知的結果,而后行節中的‘?? ??卻與一般的預想相悖。(5)?也是一樣,開了燈的房間本應該很明亮,后行節中的‘?? ???這一事實卻與先行節的預想相悖。這就是說在‘-??表示讓步關系的時候,先行節與后行節上并沒有直接的關聯,話者的預想與期待反應在先行節上,而相反的結果卻發生在后行節上。
例(6)?.??? ???? ???? ????.
?.?? ??? ??? ???.
例(6)?中,先、后行節構成了對立關系。(6)?在先行節‘很不舒服的情況下,后行節中卻意想不到的‘??? ???。所以,讓步關系的成立條件有以下兩點:第一,一定要出現話者對事件的認識;第二,如果說在對立關系的句子中是以實際情況為前提,那么在讓步關系的句子中則是以非實際情況為對象。即, 在本該發生的事情上出現了相反的結果。如(6)?中,一般情況下,感到非常不舒服應該不會來學校學習,而實際上卻來到學校,與‘?? ???條件下應該出現的結果相反。
4.理由
連接語尾‘-??表示理由時,后行節中為了給對方下達指示、命令、提示或是建議,要在先行節中準備好根據。由于后行節中的內容涉及指示、命令、建議等特征,后行節的敘法也會隨之出現一些制約。
例(7)?. ???? ???? ?? ??? ???.
?. ?????? ????? ?? ???.
?. ???? ?? ???.
?. ??? ? ???? ??? ???.
例(7)中的4個句子使用的終結語尾都是命令型或是共動型。‘-??在表達理由時,與連接語尾 ‘-??非常相似。
例(8)?. ???? ????? ?? ??? ???.
?. ?????? ????? ?? ???.
?. ????? ?? ???.
?. ??? ? ???? ??? ???.
例(7)與(8)中的4個例句在語義上并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1994) 認為,句中若使用‘-??時會表現出一種隱約的暗示意味。與 ‘-??相比,更能間接地傳達話者的意思。???(2005)認為,‘-??更為強調先行節的內容,而‘-??強調的是后行節中的內容。換句話說,‘-??有在先行節中吸引聽者注意的意圖,而‘-??雖然在先行節中也體現了相同的內容,但話者的注意力早已落在了后行節的內容上。
參考文獻
[1]???.??? ??? ?? ??? ??? ?? ? ?? ??.??????,1998.
[2]???.????‘-??? ??.??? ??.???????????,1996.
[3]???.???.???????.????,1993.
[4]???.?????????.???,1987.
[5]???.??? ???.????, 1998.
[6]???.???? ‘-??? ???. ?????,1981.
[7]???.??? ??????.?????,2008.
[8]???.??? ????? ????.?????,1992.
[9]???.‘-??? ???? ???? ??.?????,2004.
[10]???.??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