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
促進產業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做到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業并重、現代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并舉。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這是國務院首次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做出的全面部署。《指導意見》提出了引導市場主體行為的發展導向,明確了政府創造良好環境的工作重點。
《指導意見》強調,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引導企業進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促進我國產業逐步由生產制造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一是鼓勵企業向產業價值鏈高端發展;二是推進農業生產和工業制造現代化;三是加快生產制造與信息技術服務融合。
財政部
教育轉移支付使學生享受同等待遇
學生不論來自城市還是來自農村,享受的公共服務待遇都是一樣的。
日前,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在回答關于“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的機制”的問題時表示,對于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同國家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掛鉤問題,財政政策設計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
在一般性轉移支付中,對常住人口超過戶籍人口的部分進行了一定比例的折算,在轉移支付中也已經體現了常住人口的因素。而在均衡性轉移支付中,實質上已經考慮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因素。目前教育轉移支付是完全按學籍的,學生不論來自城市還是來自農村,享受的公共服務待遇都是一樣的。
商務部
查處外企壟斷不存在“排外”情況
在中國無論是內資還是外資,若存在壟斷行為,都將受到法律制裁。
近日,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對微軟、高通、奔馳等企業進行了反壟斷調查,并對福喜公司供應過期食品原料進行查處,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查處壟斷行為是國際通行做法,不存在“排外”的情況。
沈丹陽指出,日前,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對部分外資企業進行了反壟斷調查,依法對涉嫌壟斷行為開展調查是促進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內容。回顧《反壟斷法》實施6年來的情況,接受反壟斷調查的企業既有本國企業,也有外國企業,在法律面前,所有企業一律平等,不存在“排外”。
發改委
下半年促進重點區域投資
以鼓勵社會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為核心,以簡政放權創造良好投資環境為著力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表示,下半年將進一步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同時促進重點區域投資,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
發改委稱,當前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是穩投資,以加快重點領域建設和促進重點區域投資為抓手,以鼓勵社會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為核心,以簡政放權創造良好投資環境為著力點。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重點領域發展。進一步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營造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競爭平等的投資環境,充分調動各類投資主體尤其是民間投資主體的積極性,加快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發展。
促進重點區域投資。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促進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區域一體化建設。加快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提升長江黃金通道能力。
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再次修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盡可能縮小核準范圍,下放核準權限。改革核準制度,減少、簡化、整合前置審批及中介服務,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加強縱橫聯動協同監管。優化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