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田君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0044-02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依據教學需要,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要引導學生通過體驗、參與、實踐、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這可以看出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育學生學的雙邊活動,并且新課程理念要求的教學活動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需要教師徹底改變過去那種被動式教學模式,通過英語教師的引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中,獲得英語知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極大地得到提升。在英語教學活動中,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筆者從學生的管理方面來談談自己的觀點與認識!
我們都知道,魯迅先生筆下有一個名叫閏土的少年,天真、活潑、機智、靈敏,而中年時的他,目光呆滯,神情麻木,對未來、對人生都寄托在神靈上。為何一個人的變化會有如此之大,我在此暫不做任何評論,但我想,魯迅先生意在借閏土的變化來抨擊封建制度的萬般罪惡,并以此來喚醒大眾意識,所以,上世紀提出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槍桿子里出英雄,筆桿子里出政權”這些理論應該也有它的道理吧。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我想對我的課堂教學做一些淺層次的分析,盡量讓我們閏土的悲劇不再重演。作為教師都知道:學生管理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而課堂教學又是學生管理的重要方面。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僅會教書,還應該會育人。教與學既是一個矛盾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統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很多愉快的師生情感,也有可能不可避免的發生一些出入意料的“突發事件”。為了達到師與生之間的最佳情感和教與學之間的最佳配合,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境界,就必須充分利用和發揮老師的教育機智,運用一定的策略,藝術地處理這些“突發事件”。
一天下午的英語課,按常規,我們都先讀書兩分鐘后才開始我們的新課教學,這期間我都會巡視教室,監督孩子們做好所有準備。比如:擺好作業本,練習冊,鋼筆等等。我忽然發現一個名叫胡楠欽的小男生在玩可以旋轉的橡皮擦,玩得可起勁呢。這個孩子一直是個“問題生”,常因各種原因被老師們請進辦公室。雖說年齡小,但性子倔,愛接嘴,愛賭氣等等很多壞習慣,所以根本不能采取批評的方式對付他。我裝作什么也沒見,還是慢悠悠地來回巡視整個教室。同學們讀完書,都喜歡靜靜地聽我表揚讀書乖的學生,等我表揚了很多小朋友之后,我看見這個小男生在用一雙很渴望的眼睛看著我,我就故作神秘地提高聲音對全班小朋友說:“今天我還要特別表揚一個勇敢的乖孩子,你們知道是誰不?”大家七嘴八舌地猜了很多名字,我都一一搖頭否定。等大家安靜下來,我一字一句地說:“我要把今天的特等獎送給我們的胡楠欽小朋友。”大家非常詫異,不明就里。就連胡楠欽本人也感到很奇怪。我慢慢地說道:“今天中午我來學校時,路過一家私人診所,一個老奶奶從診所里出來對我說,她是胡楠欽的外婆,因為胡楠欽在里面輸液,可能上學要遲到一會兒,所以看見我就特地請外婆出來給他請假。胡楠欽是一個非常禮貌的孩子,看見老師因為生病不能自己出來請假,都叫外婆代他請假,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好孩子,而且胡楠欽不僅沒有遲到,還堅持上課讀書也很賣勁,是一個非常堅強勇敢的孩子,所以今天的特別獎送給我們的胡楠欽小朋友是當之無愧的。”大家使勁鼓掌,為他喝彩。我看見他悄悄地把橡皮擦放進書桌里,把自己的書和本擺得整整齊齊。當我再次經過他身邊時,他主動拿出他的玩具橡皮擦,小聲地對我說:“老師,你幫我放在講臺上,我下課后再玩。”我很高興地接過來,摸摸他的頭,微笑向他點點頭。說實話,那節課,是胡楠欽上課有史以來最乖的一節課,而且從那以后,他上英語課都非常棒了。
當我們發現孩子不乖或者逆反時,如果我們馬上板著臉,一頓呵斥,或者動輒狀告家長,抑或干脆置之不理,我想這應該都是我們老師的不對。畢竟是一群活潑可愛、生性好動的孩子,自控率和自制率都很不穩定,需要我們耐心細致的教導。愛自己的孩子,只能是人,而愛別人的孩子,稱之為神。有天下午的課,七一班的孩子們剛上了美術課,根本沒法上課。等我辛苦整頓好紀律后,孩子們仍然搞顏料,搞蠟筆,無心聽課。其實那天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學習:How old are you?我連抽幾個學生都回答不好。這時我看見班上最小的那個小男生在搞玩具,于是我笑嘻嘻地抽他問道:How old are you?可想而知,他根本回答不了。站在那里,很緊張。我跑到他座位旁,蹲下和他一般高,天真地說道:我8歲了,媽媽說我不肯長。弄得全班哄堂大笑。我乘機返回講臺,再問這個小男生:How old are you?這個男生在我的提示下,回答出了:Im eight.全班同學在我的暗示下,給了他非常熱烈的掌聲。那個小男生羞答答地看看老師,又羞答答地看看同學,可愛極了。我乘機連問幾個學生,而且越問越快,他們略加思考,都回答的很棒。一陣陣的學生掌聲,一句句的老師夸獎,課堂很快就活躍起來。一節課就在掌聲和笑聲中愉快地過去了。從此我班就有了“How old are you?”的美麗故事,并且我班的學生無論是老師再次提到這個問題還是他們看到書上或卷子上出現這個問題,他們都很快能準確無誤地回答了。
通過這兩件事,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個教師,在遇到教學困難時,切不可失去理智,大發雷霆之怒。那樣不僅會使自己難堪,還可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傷害。如果處理得當,就相當于架設了一座師生溝通思想和聯絡感情的橋梁。此時,教師就會懷著對學生的一顆熾熱的愛心,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學生也會信賴和尊重老師,樂于接受老師的教誨,并不斷自覺地增強自我教育和自我約束的能力。
(責任編輯 易 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