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掌印+++儲開穩
[摘要]“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是當下我國圖書館界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其研究成果不僅對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和實踐具有重大使用價值,對我國高校圖書館服務的進一步拓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文獻計量學視角,借助Excel軟件對相關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別從八個方面進行量化分析,直觀呈現出該研究成果的基本走向,從而揭示其一般發展規律,為我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后續研究提供方法論依據。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社區;文化建設;文獻計量分析
1從年度發文量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研究趨勢
特定研究領域在某一時期的文獻發文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該領域學術研究的理論水平,也能夠及時反映社會發展與該研究領域之間的互動關系狀況。以各年發文量及累計發文量兩個維度作為分析工具,將2000—2013年間《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關于我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166項研究成果進行細分,具體化為圖1所示。圖1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年發度文量及累計發文量結構圖
圖1顯示,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作為研究課題開始于2000年,鄧佩珍在《當代圖書館》2000年第3期上發表了題為《高校圖書館服務應向社區延伸》一文,這是我國第一篇公開發表的關于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文章。此后的2001年沒有出現該領域的研究成果。2002—2005年,該領域的年度發文量都在2-6篇之間。這表明在這一階段,我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問題雖然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研究,但還沒有引起圖書館學界的普遍關注。
然而,自2006年開始年度發文量突破13篇,此后發文量逐年大幅增長。2013年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論文的年度發文量已經達到32篇。上述研究成果量的變化說明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與我國高校圖書館發展服務模式有著密切的聯系。
2從來源期刊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研究空間構成
某一特定研究領域的來源期刊,是文獻研究的重要維度。這一研究視角的選擇,有助于了解該研究領域的空間分布特點。從期刊總體學術水平看,期刊具有權威核心、核心、普通等高低等級之分。來源期刊的分類研究是人們掌握辨別某一研究領域核心期刊群的有效方法,它有助于人們對該領域研究資料的有效收集、整理與分析。為了有效把握城鄉教育一體化研究資料的空間分布,進而拓展本領域研究,我們也對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的來源期刊進行考察。
文獻計量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定律即布拉德福定律,它是由英國著名文獻學家B.C.Bradford于20世紀3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文獻分散規律的經驗定律。他認為,根據特定領域的專業論文在某一期刊上發表的數量多少,期刊可以被定為該學科的核心區、相關區和非相關區。當各區論文的數量相等時,核心區、相關區,非相關區期刊數量成1∶a∶a2(a>1)的關系。其中,a是布拉德福常數,或稱比例系數。根據統計,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領域的166篇論文分布在87種期刊中,其發文分布如表1所示。
表1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來源期刊發文量分布表
區域期刊數(種)比例(%)文獻量(篇)比例(%)核心區66.95331.93相關區2323.45734.34非相關區5866.75633.73合計87100.0166100.0基于表1的統計數據計算,3個區域的期刊數之比為6∶23∶58,不符合布拉德福文獻離散規律的規定。這表明2000—2013年間我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領域發表文獻的期刊尚未形成核心區域,我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還處于研究、發展時期。
如果把發表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4篇及以上的刊物作為分析對象,那么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的來源期刊主要表現為核心區期刊(表2)。刊登4篇及以上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論文的期刊有8種,載文量61篇,約占研究成果總數的36.7%。8種期刊中,有2種屬于圖書情報類的核心期刊,5種圖書情報類專業普通期刊,它們是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領域的重要情報源。166項研究成果中,共有36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約占研究成果總數的21.7%,這說明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的文獻質量已經有了相當高的層次。
表2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超過4篇的來源期刊發文量分布表序號期刊名稱論文量(篇)百分比(%)核心期刊1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199.4-2科技信息106.3-3農業圖書情報學刊86.3-4圖書館學研究64.2B5圖書館學刊63.1-6圖書館43.1A7河北科技圖苑42.1-8江西圖書館學刊42.1-合計6142.7-A表示被CSSCI(2013-2014年版)收錄,B表示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2年版)收錄。
3從高被引文獻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的影響力
文獻被引用頻次的高低能直接反映該文獻的應用價值、參考價值和學術影響力,被引用論文的作者及其文獻的次數越多,則說明作者對學術交流和理論研究產生的作用越大。由于成果被引的次數構成比較復雜,本文以被引20次及以上的文獻作為標準對166篇目標數據進行篩選,共選出8篇文獻。按被引頻次從高到低進行排列,8篇文獻內容及其作者具體情況等相關信息如表3所示。
表3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領域高被引文獻表
序號高被引文獻題名作者作者單位文獻來源發表年份被引頻次1高校圖書館為社區服務的實踐與探索盧濱玲哈爾濱師范大學圖書館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612高校圖書館為社區服務研究周世辟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圖書館圖書館論壇2007383高校圖書館服務社區的探討李健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324高校圖書館參與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思考溫萬虎廣東金融學院圖書館圖書與情報2006285高校圖書館虛擬社區構建初探胡昌平樂慶玲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7276四川普通高校圖書館面向社區和社區服務的思考陳吉森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圖書館2005277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圖書館建設研究張凌浙江師范大學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學報2006248論高校圖書館的社區服務功能董文華湖北大學圖書館圖書情報知識200522表3顯示,高校圖書館參與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中被引用情況差距比較大。盧濱玲《高校圖書館為社區服務的實踐與探索》一文被引頻次達61次。其余文獻被引用有30多次20多次不等。從論文的來源期刊來看,被引用頻次高的論文主要來源于圖書情報類權威核心刊物。《大學圖書館學報》《中國圖書館學報》是圖書情報研究領域中的權威核心雜志,它們的學術地位對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影響力的體現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因此,論文引用頻次的高低從本質上講是與論文質量有著內在聯系,即論文的學術水平決定其被引用頻次;但是從表現形式上講,論文的被引用頻次與論文所在刊物性質有著直接的關聯度。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的影響力主要通過《大學圖書館學報》《中國圖書館學報》等權威刊物得到體現。
4從核心作者群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的影響力
任何一個研究領域都有“高產作者”,而高產作者就是該領域的核心作者。根據普賴斯定律,撰寫全部論文一半的高產作者的數量,等于全部作者總數的平方根。可以用公式表示為: Σ1nx=N ,其中:n(x)表示撰寫 x論文的作者數,I=n max為該領域內最高產作者的論文數,N 為全部作者的總數。經推論得到,核心作者的最低論文數m=0.749 nmax[1]。根據統計數據信息可以得出,作者群的最高產數nmax=3,m約等于1.30。因此,按照上述規則,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中,發文量2篇以上(含2篇)的作者可以作為核心作者群的人員備選。本文根據作者發文量以及成果被引頻次兩個維度,按照兩個維度加權統計的方法,測算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領域的核心作者群。雖然有些作者發文量只有1篇,但其文章被引頻次也超過了20次,故也可以被列入核心作者之列。具體情況如表4所示。
表4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核心作者群分布表
序號作者發文量被引頻次序號作者發文量被引頻次1蘇建華32211陳吉森1612過仕明22912張凌1243楊雪琴21813董文華1224蘇貴民22114陳喻285盧濱玲16115夏曉玲226周世辟13816劉滿閃227李健13217周武華218溫萬虎12818孫掌印219胡昌平、樂慶玲12719王歆2010陳吉森12720王小華20表4數據顯示,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領域集中了一批研究者。由于他們的研究成果在同行中比較突出,即量比較多,影響力相對比較高,所以他們對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起到推動作用。正是由于這些同行的努力,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研究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同時成果得到政府的認可。
5從核心研究機構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的社會地位
對收集整理所研究的文獻作者所在的單位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可以在整體上把握和分析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領域的核心科研研究機構。核心研究機構是根據核心作者的身份進行界定的。統計數據信息顯示,哈爾濱師范大學的發文量為6篇,即最高產數n =6,核心研究機構的最低論文數m=0.749 。所以m等于1.835,約等于2。因此,發文量2篇以上(包括2篇)的研究機構可以被定為核心研究機構。通過研究機構發文量和論文被引頻次加權統計,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核心機構共計25家,在此選取前10家排序如表5所示。
表5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領域核心研究機構表
序號核心研究機構名稱發文量(篇)被引量(篇)總被引頻次
1哈爾濱師范大學66106
2廣東技術師范學院3239
3西南政法大學3322
4石家莊學院445
5四川職業技術學院2228
6浙江師范大學2226
7西南大學2221
8寶雞文理學院2222
9福建師范大學2210
10安徽大學2215
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25家核心研究機構分布在全國各地。除了哈爾濱師范大學占據顯眼位置以外,廣東省涉及4家機構,河北3家,陜西3家,重慶2家,浙江2家,江蘇2家,其他相關省份各1家。可以看到,機構所在地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來自于當地高校圖書館服務體系改革實踐的需要。因此,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來自于社會的需要,也體現了其指導高校圖書館社會實踐的重要地位與價值。
6從基金資助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成果的學術水平與學術內容
文獻的基金資助數量是評價研究群體科研能力及水平的一項重要標準,獲得基金的文獻占總文獻數量比例的大小可以反映出一個研究領域受到政府資助、社會關注的總體情況,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文獻的重要性和導向性。中國學術期刊網(CNKI)中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的統計顯示,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領域的166篇文獻僅僅只有4項基金資助,具體情況如表6所示。
表6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基金資助表
序號資助基金文獻數量(篇) 占研究文獻比例(%)
1甘肅自然科學基金10.6
2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10.6
3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10.6
4山東軟科學研究計劃10.6
合計42.4
表6數據顯示,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受到國家、政府高度關注不高,基金項目共占所有研究成果的2.4%,這充分說明該領域的研究社會關注度和國家重視程度較低。而在我國要獲得基金資助的條件要求較高,其中研究者的學術背景與學術水平是資助的關鍵因素,這說明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領域的研究者的學術背景等因素不高,還處于起步摸索的發展階段。
7從作者合作度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的團隊構成
研究學術期刊的作者合作度與合作率有重要的使用意義和理論價值,它可以比較準確地評價一個學科完成一項科學研究課題的所需的平均人數,為制定科學研究規劃、選擇科研人數提供科學依據。
“合作度”是指一定時期內相關文獻的作者總數與論文總數之比,而“合作率”是指一定時期內相關領域內的合作論文數與論文總數的百分比。這兩個指標反映的是一定時期相關領域內研究者的合作情況。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作者群的合作情況如表8所示。
表8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作者合作度統計總分析表
合著/專著文獻(篇)百分比(%)
合著3521.08
專著13178.92
合計166100.00
35篇合作成果中,又包括2人及其以上合作情況,具體如表9所示。
表9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文獻合作度統計細分析表
1人2人2人以上文獻量(篇)作者數(人)合作度合作率(%)
131篇25篇10篇1662021.2221.08
表8和表9數據顯示,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文獻的合作率為21.08%,166項研究成果中兩人合作文獻25篇,兩人以上合作文獻10篇。其中,跨單位、跨地區合作比例超過30%。這說明該研究領域團隊合作意識較高,合作成果相對比較多,合作研究具有主流發展趨勢。因為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是對我國高校圖書館發展過程中面臨重大而又嚴峻挑戰的積極回應,其涉及的研究問題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具有不斷拓展與不斷發展的趨勢,研究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和大量數據靠“單干”無法及時解決與有效分析,而要通過學科之間、地區之間的研究者分工合作,協同作戰。因此,團隊協同合作是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的必然趨勢。
8從研究主題看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研究重點
通過對文獻關鍵詞出現頻次的統計分析,可以了解某一學科領域研究的主題分布及重點內容,并掌握該領域的發展走向。本文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對文獻的所有關鍵詞通過txt文檔和標點符號“;”的轉換后,整體導入Excel,運用Excel的分類統計功能,呈現關鍵詞計數降序排列表。
根據Donohue與1973年提出的高頻詞低頻詞界分公式:T=(-1+ ) [2], I1是關鍵詞詞頻為1的個數,統計得出I1=186。因此T=18.79,閥值為19,即核心關鍵詞僅僅只有高校圖書館(141次)、社區服務(53次)、社區(24次)、社區圖書館(19次)。這顯然不能反映研究的根本問題,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載文量還不足以反映本領域的研究熱點,本文取詞頻大于3次的關鍵詞作為高頻關鍵詞,如表10所示。
表10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高頻關鍵詞統計表
序號關鍵詞詞頻序號關鍵詞詞頻序號關鍵詞詞頻
1高校圖書館14111虛擬社區821社區居民3
2社區服務5312服務822共建3
3社區2413社區教育723高校3
4社區圖書館1914資源共享724服務模式3
5圖書館1715虛擬學習社區625讀者服務3
6信息服務1616學習型社會426文獻服務3
7文化建設1517虛擬社區827文獻資源3
8社區文化1318服務社區428學科服務3
9社區文化建設1119社區信息服務3---
10城市社區820社區圖書館建設3---
表10高頻關鍵詞表顯示,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與“高校圖書館”“社區服務”“社區”“社區圖書館”“圖書館”“信息服務”“文化建設”“社區文化”等密切相關。這些關鍵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的熱點及重點領域。
9討論與建議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社區建設新形勢的發展,高校圖書館傳統、被動的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方式方法,已經落后于社區居民對于信息的需求和社區文化建設的蓬勃發展,只有在現有的方式方法基礎上,實行新舉措,變被動為主動,有物理空間轉向網絡空間,才能使高校圖書館真正參與到社區文化建設中。“變被動為主動”就是“走出去,請進來”,“由物理空間轉向網絡空間”就是圖書館依托網絡技術實現網絡服務與交流,使高校圖書館切實可行的參與社區文化建設[3]。具體建議有:
(1)地方政府牽頭,組建高校圖書館參與城市社區文化建設領導小組,建立高校圖書館參與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的機制和一套可實施的具體規章制度。
(2)提高、強化高校圖書館館員的社區文化建設和服務意識,培養一支具備創新意識、高素質的社區文化建設服務隊伍。比如在社區開展“圖書漂流”活動;引入“活體圖書館”活動;利用RSS的推送功能等。
(3)了解社區居民的特定需求,便于開展有針對性的社區文化服務活動。比如創建針對社區、貼近居民的博客;用即時通訊與社區居民互通信息、傳送文獻;引導社區居民參與維基等。
綜上所述,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是我國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重要內容與必然趨勢,其研究進程與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同步,研究成果既是我國高校圖書館發展與社會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與必然要求,也能夠為我國高校圖書館發展與社會文化發展提供重要參考。因此,從計量學視角考察分析現有研究成果,不僅可以清楚了解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總體研究狀況,還可以直觀呈現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系統內部的相關關系,對拓展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研究不僅可以提供重要信息咨詢,而且還可以提供重要的方法論借鑒。
[參考文獻]
[1] 邱均平.信息計量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192-195.
[2] 王憲磊.信息管理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333.
[3] 高芷峴.試論高校圖書館參與社區文化建設的新舉措[J].新世紀圖書館,2013(7):53-56.
[收稿日期]2014-01-26
[作者簡介]孫掌印(1985—),男,館員,碩士,蘇州大學圖書館;儲開穩(1966—),男,副研究館員,本科,蘇州大學圖書館。
[說明]本文系蘇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課題“蘇州市高校圖書館參與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研究”(課題編號:110102453)系列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