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光 孟娜
24例24顆第三磨牙自體牙移植5年追蹤觀察
王明光 孟娜
將自身的第三磨牙(上頜或下頜)拔除并經過適當處理后 , 移植到下頜第一或第二磨牙拔牙位置并固定在鄰牙上使移植牙與牙槽骨壁愈合, 從而行使正常咀嚼功能的一種方法[1]。適用于患者同時存在兩種情況即第三磨牙牙冠形態好, 牙根無明顯變異;第一或第二磨牙無法保留需拔除[2]。作者對24例24顆第三磨牙自體牙移植5年追蹤觀察, 其結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自2003~2013年收治的患者24例, 男10例,女14例。年齡28~49歲。其中, 下頜第一磨牙殘根無法保留需拔除, 下頜第三磨牙垂直阻生6例;下頜第二磨牙殘冠無法保留需拔除, 下頜第三磨牙正常萌出8例;下頜第二磨牙牙冠縱折伴有松動需拔除, 上頜第三磨牙頰向錯位5例;下頜第二磨牙殘根無法保留需拔除, 上頜第三磨牙正常萌出5例。所有病例無拔牙禁忌證, 均無嚴重牙周病, 術前均拍攝根尖片、曲面斷層片。
1.2 治療方法
1.2.1 首先拔除無法保留的牙齒及殘根, 用大刮匙刮除牙槽窩內的炎性肉芽組織。
1.2.2 局麻下拔除所移植牙, 牙齒拔除后, 用生理鹽水紗布包裹牙根及牙冠并暴露頜面, 手指夾持在牙冠上而不是在牙根上(應盡可能保護牙根表面的牙周膜)頜面開髓、拔髓、擴根、沖洗、吸干、消毒、根管充填后待用。(開髓孔暫時用氧化鋅粘固粉封閉, 待拆除結扎鋼絲后再做樹脂永久性充填)。
1.2.3 用高速渦輪鉆修整拔牙窩, 使移植牙牙根與拔牙窩相匹配。如果移植牙冠過大, 可調磨近中面或遠中面, 移植牙就位后, 用0.5 mm不銹鋼絲固定在鄰牙頰側牙冠上并調磨頜面與對頜牙無咬頜接觸, 固定4周后, 拆除不銹鋼絲。
1.2.4 手術應盡可能做到無菌操作, 術后給予足量抗生素,囑患者不能使用所移植牙。
2.1 臨床效果 見圖1~4。

圖1 術前全景

圖2 4周后口內頰面觀(張口位)

圖3 口內頰面觀(閉口位)
所移植的24顆牙齒, 均獲得良好臨床效果, 咬頜功能正常, 牙齦附著正常。
2.2 X光片檢查 根尖無X線透射區。見圖5~8。

圖6 術中片

圖7 術中根管充填后

圖8 固定4周后X線透效果
3.1 關于自體牙移植后的組織學愈合情況, 文獻報道很少[3,4]。一般認為牙移植后有三種愈合方式:①牙周膜愈合, 即斷裂的牙周膜(一端附著在牙根上, 另一端附著在牙槽骨壁上)發生一期愈合。X光片顯示:牙周膜的外形恢復;②骨性愈合(骨性粘連):牙周膜不能愈合, 牙根面發生吸收, 牙根吸收是最常見的并發癥, 首先表現為根尖周X線透射區, 牙根吸收一般無痛也無明顯的松動, 牙槽骨壁上有肉芽組織增生并長入牙根面的吸收處并發生鈣化, 形成骨組織, 使牙根與牙槽骨形成骨性愈合;③纖維性愈合:其過程與骨性愈合基本相同, 但最后不發生骨化, 僅為纖維性愈合[5]。
3.2 根據目前對于恒牙移植的新觀點, 在移植操作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牙根的保護, 盡可能保留根面附著的牙周膜, 保存牙周膜是防止和控制牙根吸收以及防止骨粘連的重要因素。通過觀察得到的初步結論是:具有完整牙周膜的牙齒,移植的效果最好;牙齒離體時間越長, 越易發生牙根吸收。以使這些牙周膜有再生能力, 從而保護根面不被吸收。丁鴻才用猴做再植牙動物實驗觀察, 發現牙再植后早期普遍有牙根尖的吸收過程, 范圍多局限于牙根之下3/2。這是暫時的現象, 經過一定時期, 吸收停止, 并迅速形成新牙骨質以補償吸收區, 牙周膜纖維可重新附著在新牙骨質上, 而獲得一期愈合。只有在感染或搔刮根面等因素影響下, 才形成骨性愈合, 牙根持續性吸收。在手術中牙根用生理鹽水紗布包裹,手法盡可能輕柔, 以免牙周纖維遭到破壞[6]。
3.3 根據24例自體牙移植病例觀察 24顆移植牙正常行使咀嚼功能均超過5年, 其中有5例已使用10年。通過以上臨床分析可以得到一點啟示:患者如果同時存在無法保留的牙根或殘冠并且第三磨牙形態完好, 牙根無明顯變異, 首先考慮進行自體牙移植, 這種手術能夠很好的恢復咀嚼功能,不存在同種異體牙移植的免疫反應問題, 患者容易接受, 可以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1] 蔣欣泉.自體牙移植新進展.口腔醫學, 1999, 19(3):164.
[2] 楊蕓, 白玉興.自體牙移植臨床應用進展.北京口腔醫學, 2007, 14(3):177-178.
[3] 丁鴻才.再植牙動物實驗的觀察報告.中華口腔科雜志, 1964, 10(1):22.
[4] 戎誠興.生物科學基礎-口腔醫學基礎理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3:523-539.
[5] 張錫澤, 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6:123.
[6] 劉衛平, 宋光保, 周磊.種植技術在自體牙移植的臨床應用研究.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 2006, 10(1):33-36.
2014-04-22]
277100 棗莊市口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