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斌 林 堅 劉 揚 詹水涌
淚道引流管在淚小管斷裂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林少斌 林 堅 劉 揚 詹水涌
目的 探討淚道引流管治療淚小管斷裂的臨床效果。方法 收集68例淚小管斷裂的患者資料,既往34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導管治療的患者作為對照組,近期采用淚道引流管治療的患者作為實驗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插管情況。結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100%)明顯優于對照組(71.43%),且實驗組患者一次插管的成功率(94.12%)也明顯高于對照組(67.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淚道引流管是治療淚小管斷裂更好的材料和方式,可提高治愈率,并減輕患者疼痛,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淚道引流管;淚小管斷裂;鼻內鏡;應用效果
淚小管斷裂是眼科中常見的眼外傷,多由于運動、打架、交通事故等而引發,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或治療不夠徹底,會導致溢淚或者是眼瞼外翻,會影響患者的美觀,對患者造成經濟和生活的負擔[1]。手術修復淚小管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而隨著淚道手術的不斷進步,以往的硬膜外麻醉導管方法治療由于硬膜外管彈性差,術后留在面部的末端易脫出等缺陷使患者較難接受[2],本院對2009年3月~2014年1月的34例淚小管斷裂患者通過引流管置管術治療后取得較滿意結果,現相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09年3月~2014年1月期間收治的確診為淚小管斷裂的患者34例作為實驗組,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19~67歲,平均年齡(31.4±4.6)歲,左眼16例,右眼18例,受傷原因:車禍10例,打架斗毆12例,摔傷6例,銳器傷4例,爆炸2例,就診時間為傷后2~12 h;選擇既往使用硬膜外麻醉導管治療的34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受傷原因等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實驗組的患者給予淚道引流管方法進行治療,常規的消毒,清創并充分地止血,眶下神經阻滯麻醉,采用顯微鏡下直視法、注液法和上淚小管環鉤法尋找鼻側斷端,將引流管探針(山東福瑞達:SC-LY Fr2)自下淚小點伸入,經過淚小管顳側斷端和鼻側斷端進入淚囊,應用探通淚道的手法將探針插入鼻淚管,在鼻內窺鏡直視下將淚道引流管探針拉出鼻腔,同樣的方法,經上淚小點-上淚小管-淚囊-鼻淚管將淚道引流管探針沿此通路拉出至鼻腔,去除多余的管道,將硅膠管兩端結扎固定,藏于鼻腔內,將兩側淚小管斷端用6-0縫線在淚小管兩斷端的前壁、后壁、上壁做褥式縫合依次縫合眼輪匝肌和皮膚。
對照組手術方法與實驗組相同。手術后1周內進行抗炎治療,3個月拔管,拔管后進行淚道沖洗并進行記錄。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插管成功率。
1.3 療效評判標準 按照治療效果分為三個等級:①痊愈:淚道沖洗通暢,長期無溢淚;②好轉:淚道沖洗較為通暢,輕度溢淚;③無效:淚道沖洗不通暢,伴有溢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且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分析 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2.36%,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2.2 兩組患者插管成功情況比較分析 實驗組患者一次插管的成功率為94.12%,對照組為67.65%,兩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有明顯差異,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插管成功情況比較
淚小管斷裂是眼科的常見疾病,通常合并有眼瞼、面部的創傷,手術是治療該疾病的重要方法,早期進行淚小管的修復是保證治療后通暢的關鍵,如果不及時手術治療,淚小管炎癥反應會導致粘連加重而使患者長期溢淚無法恢復,對患者產生長期的影響[3]。淚小管斷裂吻合有很多種手術方法,但都要遵循幾個方面,找到斷端、支撐淚小管、斷端無張力吻合。選擇顯微鏡下手術能更加容易、正確的判斷斷端的位置,增加手術的成功率;而選擇有效的支撐物對手術的治療效果也有重要的影響,以往的手術采用的是硬膜外麻醉導管作為支撐物,硬膜外導管取材比較容易,價格廉價,有標尺刻度能更直接地反應尺寸,但是其管徑較大,質地硬,不易固定容易脫落的缺陷,并且在手術中對淚小點的切割力較大,容易導致下瞼外翻或者淚小點撕裂,而淚道引流管是硅膠材質,本身比較柔軟且具有彈性,并且與組織有更好的相容性,對組織黏膜刺激小,淚小管上皮細胞可以沿著淚道引流管的管壁生長修復,能夠減少手術后留下的瘢痕,具有較好的美容效果,并且淚道引流管有利于淚小管斷端愈合,并且對淚小點的切割力較低,不易造成淚小點的撕裂,同時淚道引流管的操作簡便,能夠減少二次插管的的次數,明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了患者所承受的痛苦,而在術后只存在上下淚小點小段硅膠管暴露在外,游離端在鼻腔或者經鼻側皮膚打結,固定較牢靠,不易脫落[4]。在此次研究中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分析,實驗組中的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達到100%,具有較高的治療效果,而對照組的有效率為82.36%,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實驗組患者在手術中插管基本上均為一次性成功,成功率高達94.12%,顯著高于對照組(67.6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次實驗說明說明淚道引流管應用于淚小管斷裂的手術比硬膜外麻醉導管有更加滿意的效果,并且插管更加簡單容易,此結果與其他研究結果相似[5]。綜上所述,淚道引流管在淚小管斷裂治療中有理想的治療效果,并且外觀美容效果好,值得臨床的推薦與應用。但是相比硬膜外導管,淚道引流管的價格高昂,在今后科學發展的過程中如何降低成本或是發現更好的材料,值得繼續深入研究。
[1] 許育新,陶黎明.淚小管斷裂吻合術鼻側斷端尋找方法的臨床應用.臨床眼科雜志,2013 (1):75-76.
[2] 宋宏錦,許福榮,陳運信,等.淚道引流管在淚小管斷裂治療中的應用.吉林醫學,2012,33(18):3847-3848.
[3] 龍正勤.淚道引流管在淚小管斷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1):68-69,80.
[4] 范文燕,周玉萍,王玉萍,等.新型淚道引流裝置治療淚道阻塞及淚小管斷裂體會.國際眼科雜志,2010,10(7):1433-1434.
[5] 黎雄豪,鄭仲,習淑文,等.改良淚小管斷裂即時吻合療效觀察.國際眼科雜志,2013,13(10):2143-2145.
516500 廣東省陸豐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