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寧 郭 軍 陳海明
兒童重癥監護室意外傷害相關因素分析
李 寧 郭 軍 陳海明
目的 探討重癥監護室收治的兒童意外傷害病例的相關因素。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大連市兒童醫院重癥監護室救治的157例意外傷害患兒臨床資料。結果 3~6歲意外傷害患兒入住PICU比例最高,兒童監護室意外傷害類型及順位為車外傷、中毒、跌落傷,PICU平均住院日最高的意外傷害類型為車外傷。結論 要降低兒童期意外傷害的發生率與病死率應以預防為主。
兒童;意外傷害;相關因素
1.1 一般資料 本院PICU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7例0~14歲意外傷害患者。意外傷害診斷標準及患者年齡的分期以《實用兒科學》(第7版)為標準。
1.2 方法 資料分析應用統計軟件SPSS 13.0,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本情況 ① 性別:157例中意外傷害患者中男性92例,女性65例,其中車外傷男性37例,女性31例,誤服或中毒男性30例,女性23例,墜落傷男性15例,女性8例,其他男性7例,女性6例,性別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②年齡分布:嬰幼兒組(0~3歲)38例(24.20%);學齡前組(3~6歲)78例(49.68%);學齡組(6~12歲)31例, (19.75%);少兒組(12~14歲)10例(6.37%)年齡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學齡前組發生意外傷害率最高。
2.2 意外傷害的類型和PICU平均住院日情況見表1。

表1 意外傷害的類型、年齡分布和PICU平均住院日
3.1 本文數據分析提示因意外傷害入兒童重癥監護室的患兒以學齡前組占首位,其次為嬰幼兒組,其原因歸納為以下兩點:第一,這兩組患兒活動范圍大不宜看管發生意外傷害幾率高。第二,這兩組患兒年齡組低器官發育不完善抗打擊能力差,一旦發生意外傷害病情危重居多。意外傷害發生的類型及順位為車外傷、中毒、跌落傷,車禍傷比以往文獻報道所占比例明顯增高,考慮與社會發展及城市機動車明顯增多有關。
3.2 目前,意外傷害已成為威脅我國兒童健康和生命的首要原因,無論農村還是城市,0~14歲兒童傷害死亡均占第1位[1],患兒多以急救車轉入上級醫院,有時已經延誤了最佳救治時間,國外強調創傷后的手術“黃金1小時”[2],因此社區醫院和鄉鎮醫院等的急診急救人員應該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參加專業培訓,提高急救意識和業務技能,這樣才能意外傷害兒童的降低致殘率及死亡率。
3.3 防止意外傷害是降低我國兒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3]。發生兒童意外傷害的常見原因為:家長疏于看管致患兒墜床、墜樓等摔傷,機動車內無兒童安全座椅、居住在馬路附近的房屋、家庭藥物未妥善保管、患兒情緒受挫后自殘行為發生。意外傷害的發生不僅是個人行為,還有復雜的環境因素和社會因素[4]。社會、家庭和學校應共同關注兒童身心健康,增強安全意識,以預防為本,減少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
[1] 許珊丹,陳冬峨,嚴亞瓊,等.兒童意外傷害239例分析.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5,13(3):252.
[2] 李璧如,王瑩,趙醴.急救綠色通道在急診醫學中的應用.小兒急救醫學,2002,9(1):24-26.
[3] 寧秀娟.兒童意外傷害60例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9,(24): 3380-3381.
[4] 李一辰,滕紅紅,袁雪.1992~2001年北京市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監測分析.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3,11(4):234.
116001 大連市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