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華
互動配合護理在高齡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護理中的應用
吳麗華
目的 探討互動配合護理模式在高齡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100例確診為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的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對照組50例應用常規護理模式, 觀察組50例患者應用互動配合護理模式, 觀察兩組患者不同階段的再出血情況。結果觀察組重復二次住院的人數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互動配合護理可以顯著降低高齡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患者的再出血和二次住院率。
互動配合護理;高齡患者;肝硬化;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 指非靜脈曲張性疾患引起的出血, 尤其是≥70歲老年患者, 由于全身器官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 又常有伴發疾病同時存在, 護理工作量相對較大[1]。互動配合護理模式, 是在不額外添加護理人員的基礎上, 通過培養、支持患者及家屬的健康護理的能力, 以患者及家屬自我護理為中心的將抗護理模式。因此針對此部分人群采取互動配合護理, 從而改善其預后, 防止再出血, 降低死亡率顯得尤其重要。本院三年來結合高齡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患者的特點, 采用互動配合護理模式幫助患者及家屬掌握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知識, 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 結果有效的降低了不同階段再出血和二次住院率, 就此將本研究的一些方法、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 確診為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的患者, 年齡均在70歲以上。共100例, 其中男53例, 女47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觀察組50例, 其中男27例, 女23例;平均年齡(74.22±2.18)歲。對照組50例, 其中男26例, 女24例;平均年齡(73.86±3.46)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觀察組應用互動配合護理模式,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模式。互動配合護理模式概念及目標:以臨床責任制護理為基礎, 充分發揮患者的自我護理、家屬參與護理的健康護理模式。其目標:發揮護士作為協調者的角色, 可以充分利用現有人力資源;發揮患者與家屬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參與護理的能力和護理質量。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護理。
1.2.1 由于高齡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 長期受疾病折磨, 本身就容易產生絕望和孤獨情緒, 面對突然出現的大量嘔血、便血, 易產生如抑郁、悲觀、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 有的甚至拒絕治療。護理人員在處理出血時, 既要在技術上展現來出沉著冷靜、操作熟練、訓練有素, 又要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無微不至的關懷, 使患者產生安全感;平時護理時多與患者溝通, 了解情況, 生活上關心照顧患者, 多給患者帶去溫暖, 耐心解釋各種不適癥狀產生的原因。并教會患者及家屬,平時如何預防再次出血, 降低出血風險, 以及突發出血時的急救措施。
1.2.2 飲食護理 合理規范的飲食不僅能夠促進疾病的康復, 而且還有助于防止再出血, 相反, 不合理的飲食往往容易加重病情, 誘發再出血。活動性出血期間應禁食3~5 d;出血停止初期以流食為主;最后過渡為普食。飲食當避免食用生、冷、硬、辣等食物, 以無渣、高熱量、高維生素、適當蛋白質飲食為宜, 重點向患者及家屬闡述能夠誘發或加重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險性的食物種類, 并適當舉例, 以加深其印象[2]。
1.2.3 再出血的長期預防及健康教育 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常見的誘發因素較多。高齡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 多存在恐慌與焦慮心情, 這種負面情緒對于病情來講, 一方面不利于免疫功能的調動, 另一方面又存在誘發再次出血的風險, 致使病情加重, 因此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使其緊張情緒得到緩解, 并對其無微不至的關懷, 重塑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針對其病情講解一些常識性預防與治療的相關知識。幫助即將出院的患者找到出血的誘因,囑其出院后繼續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合理飲食、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只要就醫及時, 及時救治, 往往有很高的搶救成功率。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重復二次住院的人數;觀察兩組患者不同階段再次出血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形式表示, 實施χ2檢驗, 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重復一次住院的人數有低于對照組的趨勢, 但經卡方檢驗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重復二次住院的人數和不同階段再次的出血情況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2。

表1 兩組患者重復二次住院人數比較(n, %)

表2 兩組患者不同階段的再出血情況的比較[n(%)]
伴隨醫學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 高齡患者已成為醫院的主要人群[3]。老年人生理機能退化、機體的總體功能下降, 并且多具有慢性病多、病情重、病程長、用藥復雜等特點, 都加大了誘發出血的風險, 傳統的疾病健康教育在現有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下, 很難對疾病進行綜合防治的要求。因此, 在醫院對高齡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的護理中應用互動配合護理模式, 通過調動患者及家屬的護理能力, 從而提高了整體護理的效果, 使患者在住院期間, 了解到引起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的原因, 其他如飲食不當、過度勞累、精神刺激等均容易誘發出血[4]。所以, 在給這些高齡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 讓其對本病進行了解是十分重要的。通過互動配合護理, 使患者盡快進人治療狀態, 積極配合治療從而使病情得到盡快的控制, 從而降低再次住院率[5]。患者對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有了更多的了解, 便會對本病不感到畏懼和可怕, 又會重視對本病的治療及預防, 本次回顧性研究也證實了通過在高齡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的患者進行有效的互動配合護理, 不僅使整體的護理效果得到了提高, 還降低了出血的復發率, 提高了治愈率。
綜上所述, 關于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的互動配合護理對于防止再次出血和降低二次出血入院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為家庭治療和護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這也是一種值得推廣、臨床行之有效的護理手段。
[1] 李兆申.重視急性肝硬化上消化道靜脈曲張出血的規范化診治.中華內科雜志, 2012, 44(1): 3-4.
[2] 岑桂珍.20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全科護理, 2009, 7(12):1109.
[3] Biondi-Zoccai GG, Lotrionte M, Agostoni P, et al.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the haz ards of discontinuing or not adhering to aspirin among 50, 279patients at risk for coronaryartery disease.Eur Heart, 2011, 27(22):2667-2674.
[4] 陳芳.實施互動配合護理提高護理質量.中國醫藥導報, 2013, 4(4):71-72.
[5] 嚴琳.臨床互動配合護理路徑在消化性潰瘍急性大出血患者中的應用.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38(8):25-26.
2014-04-23]
273500 山東省兗州礦業集團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