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清玄
過年時節
◎ 林清玄

每當年節一到,我就會憶起幼年過年的種種無憂無慮的情景。過了20歲以后,過年顯著不同了。我會在圍爐過后的夜里一個人悶悶地飲著燒酒,想起一年來的種種。我開始有了人世的挫折:面臨情感的變異,知道除去快樂,還有憂心。有時看到父母趕在除夕前還到處去張羅過年的開銷,或者眼看收成不好,農人們還強顏歡笑準備過一個新年,我懂得年也有難過的時候。
過了30,年歲真是連再重的壓歲錢也壓不住了。過年時節恰正是前塵往事涌上心頭的時節。我開始知道了命運,有許多喜愛的事,時機一到,必須割舍,有許多痛恨的事也會自然消失。走快走慢都無妨,年還是一個接一個來,生命還是一點一滴地變得更滄桑。
去年吃過年夜飯,我在書房里走來走去,想找一本書看。不知為何,我隨手拿起了一本佛經,經中講到釋迦牟尼說法時,曾舉過一個例子:“有人在旅行時遇到一片大水,這邊岸上充滿危機,水的對岸則安全無險。他想,此水甚大,此岸無船可渡、無橋可行,我不妨采集草木枝葉,自做一筏,當得安登彼岸。于是那人自做了一只木筏,安然抵達對岸。這時他又想,此筏對我大有助益,我不妨將它頂在頭上,或負于背上,隨我行走。”
佛陀說:“筏原是用來濟渡的,不是用來背負的。世人呀!你們應該明白好的東西尚應舍棄,何況是不好的東西呢?”
涅槃不遠。如果能在年節時候,少一點懷念,少一點憶舊,少一點追悔,少一點婆婆媽媽,那么穿過峭壁、踩過溪流,開闊的天空就在眼前了。
(摘自《林清玄散文集》中國文學出版社 圖/豆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