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淑 張廣建 閆清華 張瓊月
(吉林省延邊大附屬醫(yī)院疼痛科,吉林延吉 133000)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椎間盤髓核突破后縱韌帶稱為非包容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未突破后縱韌帶者為包容性腰椎間盤突出癥[1]。多數學者認為,椎間盤造影檢查腰椎間盤突出癥較腰椎MRI檢查更具有臨床價值[2]。2012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經MRI檢查、椎間盤造影確診的包容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210例,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導下行腰椎間盤射頻消融和醫(yī)用臭氧治療,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6月—2013年9月我院經MRI檢查、椎間盤造影確診的包容性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210例,其中男性(172)例,女性(38)例;年齡32~61歲,平均(46.3±13.9)歲;病程3~19個月,平均5.4個月。共263個責任椎間盤,其中L4/L5 197個,為L5/S1 66個。210例患者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為4~7分。按住院順序編號分為射頻消融組(A組)、醫(yī)用臭氧組(B組)和射頻消融聯合醫(yī)用臭氧組(C組),每組70例。所有患者均無介入手術禁忌癥,術前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患者取俯臥位,腹下墊枕,調整椎體椎板水平。DSA斜位照射,使患者病變椎間盤水平的上關節(jié)突調至椎體后1/5~1/4處,于椎間隙上關節(jié)突前方標記進針點;L5/S1椎間盤病變需斜位調節(jié)至由L5下椎板、上關節(jié)突和髂嵴構成的“倒三角形”。常規(guī)消毒,鋪巾,用1%鹽酸利多卡因對進針區(qū)局部麻醉,球-管位透視下用22G射頻套管針(長15.0 cm,裸露端0.5 cm)穿刺,套管針尖正位達中點偏患側(根據突出部位),側位達椎間隙后1/5~1/4處。A組:粘貼負極板,用射頻控溫熱凝器(型號:R-2000B,北京北琪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測試無感覺異常和肌肉跳動。射頻消融參數:60、70、80 ℃各60 s,90 ℃120 s;B組:穿刺方法同A組,根據椎間盤的壓力注入50 μg/mL的醫(yī)用臭氧(德國佐斯曼高壓臭氧治療儀)3~5 mL;C組:聯合應用A、B兩組治療方法。治療后觀察10 min,確認無不良反應后回病房。術后1個月內佩戴腰圍保護手術處,避免久坐、彎腰、抬重物和外傷,隨訪180 d。
1.3 觀察指標 采用VAS評價3組患者術前和術后7 d、30 d、90 d、180 d的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問卷評價3組術前和術后7 d、30 d、90 d 180 d的腰痛程度。ODI評分包括10個方面:疼痛強度、提物、生活自理、坐位、站立、步行、睡眠、性生活、旅游、社會生活,每項0~5分。

2.1 治療效果 所有患者手術順利,術中及術后無并發(fā)癥,術后隨訪180 d,無失訪病例。C組治療后1個月腰椎MRI復查顯示,突出部位較術前明顯縮小(見圖1~4)。
2.2 3組患者治療前后的VAS比較 與術前相比,3組患者術后7 d、30 d、90 d、180 d的平均VAS均顯著降低(P<0.01); C組術后7 d、30 d、90 d、180 d的平均VAS均顯著低于A組和B組 (P<0.05)。見表1。

圖1 術前L4/L5椎間盤橫斷位

圖2 術后1個月L4/L5椎間盤橫斷位

圖3 術前L4/L5椎間盤矢狀位

圖4 術后1個月L4/L5椎間盤矢狀位
2.3 3組患者治療前后的ODI評分比較 與術前相比,3組患者術后7 d、30 d、90 d、180 d的平均ODI評分均顯著降低(P<0.01); C組術后30 d、90 d、180 d的平均ODI評分顯著低于A組和B組(P<0.05),見表2。

表1 3組患者治療前、后平均VAS的變化 (分)

表2 3組患者治療前、后平均ODI評分的變化 (分)
包容性腰椎間盤突出癥常表現為腰及下肢疼痛,這是由于物理壓迫、化學性炎性反應等因素影響了脊神經根的營養(yǎng)支持和神經傳導,導致神經損傷[3]。
近年來,椎間盤突出物內射頻消融治療和醫(yī)用臭氧治療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較多,而對于單純椎間盤射頻消融治療、醫(yī)用臭氧治療和二者聯合應用之間的療效比較的研究尚少。射頻消融治療是在影像引導下,將射頻針準確刺入椎間盤突出物內,通過連接射頻控溫熱凝器和中性電極(負極板)形成一個環(huán)路,產熱電極作用于突出的椎間盤組織,使突出的內髓核變性、固縮,椎間盤體積和壓力減小,進而,突出物與神經根之間產生一定的位移,由此緩解了神經根癥狀。
醫(yī)用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可以使椎間盤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分解,突出的髓核脫水、萎縮,由此椎間盤內壓力下降,椎間盤回縮,神經根受到的壓迫刺激減少,腰椎間盤突出癥得以改善[4]。射頻消融聯合臭氧注射不僅可以提高椎間盤消融減壓的程度,而且為包容性突出物的回縮提供了足夠的空間,有效解除了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另外,臭氧可作用于長入椎間盤纖維環(huán)內的竇椎神經末梢,抑制無髓傷害感受器纖維,激活抗傷害系統(tǒng),刺激抑制性中間神經元,釋放腦啡肽,產生鎮(zhèn)痛作用,因此,對包容性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腰痛能起到較好的鎮(zhèn)痛作用[5]。當前,醫(yī)用臭氧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已成為一種新的介入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創(chuàng)傷小、給藥方便、起效快、安全、有效、并發(fā)癥少,因而具有其他經皮微創(chuàng)椎間盤治療技術所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6]。
本研究結果顯示,射頻消融聯合醫(yī)用臭氧治療包容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優(yōu)于射頻消融治療或醫(yī)用臭氧治療。
[1]Alexandre A,Corò L,Azuelos A.Percutaneous nucleoplasty for discoradicular conflict[J].Acta Neurochir,2005,92 (Suppl) :83-86.
[2]牟桂玲,劉延青.經皮CT椎間盤造影術確定髓核化學溶解方法[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0,16(4):212-214.
[3]Inoue N,Espinoza Orías AA.Biomechanics of intervertebral disk degeneration[J].Orthop Clin NorthAm,2011,42(4):487-499.
[4]Steppan J,Meaders T,Muto M,et al.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ozonetreatments for herniated lumbar discs[J].J Vasc Interv Radiol,2010,21(4):534 -548.
[5]Borrelli E.Mechanism of action of oxygen ozon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disc herniation and low back pain[J].Acta Neurochir Suppl,2011,108:123 -125.
[6]Postacchini F, Postacchini R.Operative manage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in the last century[J].Acta Neurochir Suppl,2011,108:17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