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 山西 忻州 034100
骨科手術中椎管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評估
劉孟蓓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麻醉科 山西 忻州 034100
目的:探討椎管麻醉在骨科手術中應用的效果與安全性。方法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進行骨科手術的100例患者,將其隨機均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全身麻醉,觀察組采用椎管麻醉,比較其麻醉和手術效果。結果對照組的阻滯時間、語言陳述時間、睜眼時間、麻醉藥用量、Bromage運動分級均高于觀察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骨科手術中,與全身麻醉相比,椎管麻醉用藥劑量小,患者受到的刺激較輕,避免術后發生后遺癥,使患者更加有效、安全的完成手術。
骨科手術;椎管麻醉;效果
椎管麻醉是將麻醉藥物注入椎管內的硬膜外腔與蛛網膜下腔,從而產生阻滯效應,在近幾年骨科手術中應用比較廣泛[1]。我院對此骨科手術中椎管麻醉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現進行以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進行骨科手術的患者100例,包括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齡17~60歲,平均(50±1.4)歲。本次研究中選擇的骨科手術患者均行關節置換術與下肢復位及內固定術,且在檢查中沒有明顯的外傷感染和記住變形,患者偶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無精神類疾病,且沒有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性別、年齡、病情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在兩組患者中無顯著差異,P>0.05,可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選擇維庫溴銨0.1mg/kg,丙泊酚(1.5~2.0)mg/kg,芬太尼3~4mg/kg,咪唑安定0.05mg/kg進行靜脈注射,將麻醉機接通通氣,設定合適的呼吸參數,協助氨氟醚調整麻醉深度。
觀察組患者麻醉前采用(300~500)mL平衡液靜脈滴注,患肢保持上側臥位,使用一點穿刺法進行硬膜外穿刺,將3.5cm硬膜外導管放置于頭端,成功置管后將導管固定,使患者翻身保持平臥位,之后以患者的體質為依據將2%的利多卡因與1.192%羅哌卡因(1:1)以其需要進行追加注入。手術之后使用微量止痛泵進行鎮痛,將(0.5~0.8)mg/mL的0.12%芬太尼與地佐辛(15~40)mg合劑進行輸注,以2mL/h的速度給藥,患者以0.5ml/15min進行自控給藥。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運動阻滯起效時間、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阻滯完善時間、維持止痛時間、最大阻滯平面、運動恢復時間等進行觀察和記錄。并測試、記錄患者的Bromage運動分級:無阻滯為0級,不能抬大腿為1級,不能活動膝關節為2級,不能活動踝關節為3級。對患者的麻醉藥用量、手術時間、語言陳述時間、睜眼時間、麻醉后遺癥情況等進行觀察記錄,并測定患者術后與術后24h內的認知功能,使用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如果評分與手術前相比低2分或以上,則可判斷為認知能力降低[2]。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時采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11.0,采用(均數±平均差)的方式表示計量資料,并采用t進行檢驗,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如果P<0.05,則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阻滯效果對比
全部患者均順利完成麻醉,觀察組患者在椎管麻醉過程中椎管內順利進行穿刺和置管,獲得滿意的麻醉效果。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阻滯效果對比 (min)
2.2 兩組患者Bromage運動分級情況
對照組患者Bromage運動分級情況差異顯著。具體數據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Bromage運動分級情況 [例(%)]
2.3 兩組患者的其他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手術前的MMSE評分差異不大,在手術之后隨著時間推移,評分均有所下降,但對照組始終高于觀察組。具體數據見表3。
通過多個途徑使麻醉藥物進入受術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發揮抑制作用,進而使其消失全身痛感與神志的方式就是全身麻醉,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關系到抑制的程度,具有很強的可控性。當麻醉藥在體內被破壞后或已被排出體外,手術者能逐漸恢復神志,也不會出現后遺癥,但可能出現通氣量不足[3]。呼吸道梗阻、心律不齊、低血壓、嘔吐和惡心等多種癥狀,經休養即可消除。但是該方式因藥性緩和,使阻滯效應過慢,需大劑量使用,對患者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而椎管麻醉是在椎管的各腔隙內注射局部麻醉藥物,使被脊神經支配著的區域出現麻醉阻滯,例如硬脊膜外腔與蛛網膜下腔的阻滯麻醉[4]。該方式是對脊神經造成阻滯,使運動、感覺與交感神經纖維受到阻止。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均未出現麻醉后遺癥,且有較快的阻滯效應,受到的藥代謝能力較小,所以只有很小的毒副作用,且有完善的鎮痛,能保持清醒的神志,很少擾亂其生理,不會限制手術時間[5]。
總之,在骨科手術中,患者采用椎管麻醉的蘇醒時間少于全身麻醉,術后容易管理,且不需要大劑量用藥,使發生POCD的幾率降低。另外,椎管麻醉患者受到的刺激較少,避免術后發生后遺癥,盡可能降低麻醉導致的認知功能障礙,使患者更加有效、安全的完成手術。
[1]趙慧琴,肖旺頻,周紅梅,等.椎管內麻醉后暫時性神經病學綜合征31例[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0(1):84-85.
[2]周光贊,孫柜剛.全身麻醉與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比較[J].浙江創傷外科,2012,19(5):705-706.
[3]馮傳漢,張鐵良.臨床骨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4]XIA Jun,Walso soldiers,HUANG Gangyong.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hip fracture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J].Surgery,2012,(10):591-593.
[5]李玉玲.舒芬太尼聯合咪達唑侖在jcu重癥患者鎮痛鎮靜應用的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35):245.
R687
B
1009-6019(2014)12-00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