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頂山市解放軍152醫院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實施顯微外科手術護理的療效評價和認知
梅媛媛
河南省平頂山市解放軍152醫院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目的:探討顯微外科手術護理效果與臨床療效的影響,總結護理要點。方法以再植存活、功能障礙與癥狀表現評價184例顯微外科手術臨床療效,以護理不良事件、預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評價手術護理質量,對比手術護理質量好者、差者臨床療效。結果痊愈113例,有效60例,無效11例;護理質量好者120例,護理質量差者64例,護理質量好組痊愈率85.83%高于差組61.4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質量是顯微外科手術臨床療效影響因素,手術護理不良事件、預后不良事件可成為護理質量評價與療效預測指標,系統性護理質量評價體系尚有待建立。
顯微外科;手術護理;療效評價
顯微外科是利用光學放大設備進行精細手術的外科技術,也可以是獨立學科,主收治血管性疾病、神經性疾病、皮膚與肢體缺損,手術技術性強,療效影響因素較多,手術對護理質量要求較高,護理旨在維持甚至創造有利于手術的患者生理、心理狀態,規避影響手術安全、效果的不利因素,進而保障手術療效,任何一個環節疏忽都可能致不良后果,影響患者預后,給患者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釀成醫患糾紛[1]。如何評價顯微外科手術護理質量一直是護理管理的難題,手術護理質量對療效影響往往缺乏客觀、直接的聯系,手術護理質量的評定直接影響手術護理路徑的制定、落實,進而影響護理效果,筆者結合自身經驗,與我院顯微外科手術護理實際效果進行探討,總結護理實踐與管理經驗。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84例,收治于2012年11月~2014年1月,均于我院開展顯微外科手術,其中男113例,女71例,年齡11~80歲,平均(42.6±16.1)歲;斷指(趾)82例、皮膚撕脫傷73例、皮膚血管原發病變29例。
1.2 方法
(1)術前準備:①病房管理,多見急性創傷者如斷指,顯微手術時間較長,術前調節患者身心狀態非常必要,安排安靜、舒適、溫馨的病房環境,必要時給予營養支持,室溫維持在20℃~25℃,以便于患者適應手術室溫度,避免抽搐、寒戰等不良反應發生;②若為冬季,可給予全身加溫,局部照射升溫,確保目標肢體機體狀態可滿足手術需要,避免血管痙攣等不良反應發生;③做好事前宣教,以利于術后護理管理,同時使患者對手術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減少心理負擔;④嚴禁吸煙,控制人員進出,避免患者情緒劇烈變化[2]。
(2)患者準備:①若安排急診手術,術前需立即進行清創、術區清潔工作,建立靜脈通道,爭取患者配合,快速完成驗血、血常規、藥敏反應等常規檢查工作;②若擇期手術,應做好患肢包裹保護工作,斷指者多需取皮瓣,應做好術前皮膚清潔工作;③術前有意識的保護供受區血管組織,避免同側輸血、抽血操作,擇期患者有條件者做好靜脈充盈訓練,使靜脈維持柔軟、擴張狀態,為手術創造良好的血管條件;④做好術前訓練工作,部分患者僅進行局部麻醉,取特殊體位,術前應做好訓練指導工作,以提升患者術中配合能力,耐力。
(3)術中護理:①急診手術,需配合醫師做好傷情查看工作;②遵醫囑執行體征監測、靜脈輸液工作;③做好手術室環境管理,清點器械、特殊藥物;④因手術時間較長,做好體位護理,酌情給予尿管;⑤嚴格落實無菌操作,保障手術無菌條件。
(4)術后護理:①術后1~5監護,定時評價再植或移植區域血流循環情況,行毛細血管充盈實驗,測定膚溫,有條件者以半導體皮膚溫度計等儀器設備動態測量皮膚溫度,以及時發現異常。
1.3 評價標準
療效評價:①痊愈:斷指缺損再植存活,功能障礙消失;②有效:斷指缺損再植存活,遺留明顯功能障礙,如溫度感覺障礙、活動屈曲受限等;③無效:再植失敗,或患者死亡,或原發病變臨床表現仍未獲顯著改善[2]。
護理質量:①好,未發生護理不良事件,未發生血管痙攣、寒戰、膚溫劇烈變化等不良事件;②差,發生護理不良事件,或血管痙攣、寒戰、膚溫劇烈變化等不良事件。
1.4 統計學處理
184例患者:痊愈113例,有效60例,無效11例。護理質量好者120例,護理質量差者64例,其中發生護理不良事件34例,其中術前訪視與宣教不到位11例次,醫囑遺漏或落實時間、質量不合理14例次,圍手術期溫度護理不到位19例次,其它9例次,發生血管危象3例、術中血管痙攣15例次、術前供應區血管狀態不佳3例次、患者未遵醫3例次、其它5例次。護理質量好組痊愈率高于差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質量對臨床療效因素[n(%)]
顯微手外科手術操作技術性強,在開展手術期間,護士所能做的技術操作有限,但并不代表護理質量并不重要,恰恰相反,顯微外科操作局限于狹窄區域,作用目標為皮膚、血管、神經的微小組織,而供區循環狀態、患者機體反應、患者配合意識與自我管理能力等療效影響因素控制管理,都依賴于護理[3]。于圍手術期,創造、維持有利于患者恢復的身心狀態是護理的終極目標,護理不良事件、預后不良事件的發生直接影響患者預后,本次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護理質量較好組痊愈率高于差組,傷情因素成為療效主要因素。
目前關于顯微外科手術護理質量研究較少,本次研究亦未得出不良事件發生率、危害對臨床療效的直接影響,無法建立系統的手術護理質量評價標準,療效影響因素較多,而單純以臨床療效作為護理質量評價標準,難免有失偏頗,以護理不良事件、預后不良事件作為護理質量評價依據具有一定可行性。
[1]李維,江敏.斷指再植術后血管危象誘發因素分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2,24(4):70-72.
[2]張靜,李金翠,王恩華.顯微外科手術后患者護理安全管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20):4899.
[3]聶柔佳.斷指患者再植成活的影響因素分析[D].吉林:吉林大學,2013:13-15.
R473.6
B
1009-6019(2014)12-02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