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喚
摘 要:佛學在中國畫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首先佛學思想體系在中國畫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全面繼承傳統(tǒng),推陳出新。其次佛學更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佛學可以促進學生對中國畫的賞析。
關鍵詞:佛學;中國畫教學;影響
成年人中國畫教學不僅可以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方向進行培養(yǎng),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作為大學教師,針對成年人進行的中國畫教學,不妨嘗試將佛學引入到中國畫教學當中,讓佛學影響著學生的中國畫學習的思維,從而形成獨特的繪畫風格。
1 佛學思想體系在中國畫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全面繼承傳統(tǒng),推陳出新
1.1 佛學思想體系在中國畫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全面繼承傳統(tǒng)
魯迅先生說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國佛學文化是對釋迦牟尼與佛陀學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于佛教經(jīng)典的整理與注疏上。佛學探討之主題,系以人生解脫為中心,兼論及宇宙之問題二大部分。佛學蘊含了很多人生真諦,是承載中華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載體。因此,在保護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上意義深遠。而在中國畫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的延續(xù)看成是一種具有主體網(wǎng)絡結構的生命體系,即是一種縱向的發(fā)展過程,又有著與其他地域的傳統(tǒng)的橫向的區(qū)分。目前中國畫教學主要問題是對傳統(tǒng)主線的偏離。因此,教師要把握中國畫的傳統(tǒng)教學,還要保持一種回歸傳統(tǒng)本位的理念。中國佛學思想體系與中國畫的思想體系有互為融合之處,將佛學思想體系引入中國畫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全面繼承中國畫教學中的傳統(tǒng)本位。
1.2 佛學思想體系在中國畫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推陳出新
中國畫教學過程中,作為中國畫教師,不僅需要引導學生繼承傳統(tǒng),探索傳統(tǒng)中國畫的精髓,更重要的是要在這個過程中推陳出新,將時代的發(fā)展融入中國畫的畫法以及情感的表達中來。只有這樣,中國畫才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能代表時代。因此,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既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又是中國畫發(fā)展的需要。所以,在成年人中國畫教學階段,因為成年人有自身的已經(jīng)固定的一種思維模式,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大破大立,不但對傳統(tǒng)中國畫兼收并蓄,而且要深入探究,思考中國畫的創(chuàng)新。而佛學思想中不破不立的思想,可以促進學生的推陳出新。例如,中國畫傳神論的佛學淵源——《牟子理惑論》中的一些傳神論思想研究是中國繪畫傳統(tǒng)美學中有一個富有特色的重要亮點,幾乎占據(jù)中國繪畫理論舉足輕重的核心地位。作為最早的文人畫家的顧愷之(約344~405年)出身于士族,擅畫道釋肖像及歷史人物、禽獸、山水等,他不僅對傳統(tǒng)繪畫技法的成熟做出了重要貢獻,也為中國繪畫理論框架的構建奠定了基礎。
2 佛學更有利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
2.1 佛學可以提升學生的想象力
中國畫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佛教文化對激發(fā)作者的藝術想象力有著深刻的影響。教師在中國畫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灌輸相應的佛教文化,讓學生在中國畫的繪畫中從人物形象塑造這個角度以及繪畫情感的角度都能夠具有高妙的藝術想象力。學生在中國畫繪畫過程中,高妙的藝術想象力首先體現(xiàn)在塑造人物形象以及人與事物的關系上,并以此構筑作品的藝術世界?!洞蟪肆x章》(卷二十):“其神通者,就能彰名。所為神異,目之為神;作用無壅,謂之為通?!睂W生在繪畫過程中可以在佛教文化影響下的達成大膽、夸張、奇異、瑰麗的想象,使作品的意境達到了很高的層次。
2.2 佛學思想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從多個角度運用繪畫的形式反映社會
佛學思想體系中,涉及哲學、美學,從理學,以及社會學等各個角度,教師引導學生運用佛學思想去考慮繪畫,可以引導學生直接思考中國畫核心本質。從實踐的角度看,中國畫的各種形式風格和技法語言中蘊含著大量的佛學思想,教師引導學生運用佛學思想進行繪畫,可以讓學生推演出新的表現(xiàn)語言和樣式,重新在世界美術范圍中確認自我、界定自我。
3 佛學可以促進學生對中國畫的賞析
畢加索曾說:中國繪畫是東方繪畫中的奇葩。中國畫經(jīng)歷了漫長的時間的考驗,其中意境深遠的山水畫、傳神寫照的人物畫、意味雋永的花鳥畫構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畫,形成了完整獨立的藝術體系。佛學思想可以幫助學生去領悟、去解讀、去品讀、去學習、去賞析中國畫,讓學生從佛學的角度了解和認識中國畫,熟知其特點和藝術規(guī)律,真正把握住中國畫的精髓。成年人中國畫教學注重對學生原有思想的轉變,讓學生更好地在中國畫鑒賞的過程中提升自我對中國畫的認知,形成獨特的中國畫繪畫風格,用佛學的思想去賞析中國畫,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內涵,對學生的人格形成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使身心得到凈化,從而使自我的中國畫繪畫更上層樓。
在中國畫的教學過程中,佛學思想作為傳統(tǒng)的思想文化精髓,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而且在中國畫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文化傳承,可以幫助學生在繼承的基礎上開拓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韓瑋.中國畫的構圖藝術[M].山東:山東美術出版社,2010:20-21.
[2] 宗炳(劉宋).明佛論(一名《神不滅論》)[M].
[3] 余日昌.實相本體與涅槃境界(梳論竺道生開創(chuàng)的中國佛教本體理論)/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M].
[4] 郭建平.“風雨舟行圖”——從“高遠”到“平遠”[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