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摘 要:人生的起點我們自己無法決定,每個人得起點都不同,但是事實讓我看見成功的人起點不一定都是高的,我的起點低,我也希望我有著和別人一樣高的成就,所以下面開始我的藝術人生,人生的藝術。
關鍵詞:藝術;動畫;我的人生
出身貧寒,家境貧寒,可是藝術不貧寒,我的人生不會貧寒。對于藝術的向往與追求是我這一生不能停下的,誰都有夢想,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動漫制作人,喜歡美術,喜歡動畫。從我成長的開始,動畫就一直陪伴著我,黑貓警長,葫蘆娃,當然日本的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都像烙印一樣印在我的內心深處。唯美的場景,讓人捧腹的故事情節,和經典的人物,目前為止依然記憶猶新,兒時的動畫影片造就了選擇的我,也在我的心底蒙上了一層對未來的面紗,總想去揭開我的未來到底是什么樣子,就為了那份憧憬為了那個短短的幾個動作,為了你阿芬對動畫的熱愛,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美術學動漫設計,也開始了我的動畫之旅。11歲開始我就接觸美術,畫圓畫方,畫直線,每一筆都是那么基礎,每一筆都是那么無趣,但是我從畫畫的第一筆開始就喜歡就摯愛,所以現在23歲了從開始畫畫的直線,到現在的素描,包括對動漫劇本的人物分鏡頭,每一幅畫我都留著,留在家里嗎,留在心里。
1 我的藝術來源
關于畫畫想說的實在太多,但是真正提筆,又不知該任何說起,可能是冥冥注定中我就和動漫有著解不開的情緣,在求學的道路上可謂是一波三折,不順利,不景氣,家里也不支持,但是就是對動畫的這番熱愛,我義無反顧地成了一名學習者。慢慢地,我成了畫室的佼佼者,老師的“另眼相看”,讓我的學習之路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每一張畫的用心,上進讓我的藝術之路少了許多的曲折。可是每當畫速寫的時候是我比較頭疼的事兒,不是我對于速寫的理解不夠,也不是對速寫的練習欠佳。是骨子里對速寫的比例拿捏不好,站7坐5盤3.5的比例沒有一次是那么順心,沒有一次是讓老師不說的,但是也沒有一次不讓老師笑出來的,大大的腦袋刻畫的是那么生動,細細的脖子連接著生命,也連接著小小的身體,雖然比例嚴重不對但是對于人物的刻畫和相似度,會讓人捧腹較好,最讓人的喜歡的時候,真的會讓同學們趨之若鶩。但是畢竟不是應試的要求,每一次考試的成績的都不會很理想。老師說你高考報志愿去報動漫專業吧,你那么卡通,那么動畫。簡單的一句話讓我對我的未來產生了無限的美好的幻想,我的動漫專業,我的藝術人生。
2 藝術在路上
很快高考的日子來了,我是美術生,所以對于文化課不是那么擅長,文化課也是成了我的藝術之路的荊棘,成了不可逾越的坎,考前的復習也是讓我忙腦子的文化,看著數理化的數字讓我腦袋大了,壓力,老師的諄諄教導,和家長的著急,和不知所措,也讓我的內心真正地意識到了高考對于我的重要性。可是天生我才必有用這句話真的讓我很慚愧。很快的高考的日子過去了,成績不吉利的數字很快在我生活圈子里散開,不高不低的分數,讓我的報考成了家里最重要的事情。在不斷的希望和不斷被打斷的過程中我的報考結束了。一本吉林藝術學院,二本哈爾濱商業大學,三本渤海大學文理學院。果然在大家的期盼中,無數人的眼光中,我如愿地進入了我的大學——渤海大學文理學院(美術學)動漫設計。其實每個人都是藝術的天才,關鍵在于你有沒有一雙會發現藝術的眼睛。隨筆帶過的一條線,不小心涂上的一塊污漬,隨口哼出的曲調——也不知道是出自哪一首曲子的,只是覺得可以抒發自己的感情罷了。這不經意間的種種或許便是藝術的體現。只是對于我來說動漫就是我的藝術,不僅僅是因為他的類別是藝術的行列,而是絕大部分是他是我的人生,是我生活的中心,也是我最熱愛的。藝術不僅僅是好看或者是好聽的,正因為它是人情感的表達,于是便有了喜怒哀樂。當你的情感與藝術所表達的情感一致時,你便能感覺到其中的真諦——自然而又和諧。此時,你便能感到藝術的存在。
3 我對于藝術的詮釋
藝術,從另一種角度來說,也可以看作是人們對于生命的本質表述,因為,人類的史也可以看成是人類追究藝術的歷史。對于藝術本身而言他的存在讓更多的人為之瘋狂喜愛。該說我的大學我的藝術之路的最美階段,美麗的大學,美麗的動漫之城。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特點,每一所大學也有屬于自己的特色,但是對于這些特色而言喜歡他的人就是最美的,不喜歡的特色也可以一概而論了。認為我的大學就是我的動漫。動漫是一個神奇的學術名詞,簡單搞笑的人物特點,無論是表達主題還是博君一笑都能做到動漫帶給大家最初的效果。簡單明了,華而不滑稽。這也是我喜歡他的只要原因,動漫產業是一個三維行業。用現代的Maya軟件做到我們自己想要的模型,給予動作,場景,把自己的內心世界,用另外一種三維的世界表達出來,我們能做到的是,打開觀眾內心最初的藝術體驗,讓他在觀看的同時享受最美的最舒適的藝術體驗。藝術的產生來自于人類的產生。不可否認人類創造了藝術,雖然藝術的來源是我們自己,自然和人們。但若是除了人類創造那也就無所謂什么是藝術了。人類出現以后發現世界有丑陋和美麗,于是他們把美麗的事物境與作品很難使群眾融入藝術的氛圍,大賽的嚴肅性與程序上的雷同,使群眾缺乏觀看的興趣。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群眾觀賞的情緒與觀賞欲的激發。因此,各種各樣的文化大賽應走一條新型文化道路。
3.3 完善城市文化
廣場文化中心標記是現實城市文化環境和綜合文化能力。市場經濟時代不斷發展,廣場文化也曾出現繁榮昌盛的局面,當時,城市居民精神活動的主要場所是廣場,為當時的群眾文化創造了良好文化氛圍。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廣場文化之前繁榮昌盛的景象不復存在,但依舊是人們生活的主要模式,廣場文化以四種模式存在:街頭文化、健身休閑文化、娛樂演出和廣場美化。要想完善廣場文化應注意以下兩發面的因素:(1)避免廣場文化中政治、經濟色彩的指導,控制太多功利性。廣場文化的對象應是緩解人們在日常工作、學習中的疲勞和壓力的場合,使人們可以領會廣場建設的目的。(2)充分發揮導向性與激勵性的特點,以社會文化為指導,消除我國精神文明的陳舊的和退步的精神,弘揚新文化發展理念。[3]
4 結束語
只有以新文化為群眾文化發展的指導方向,充分發揮新精神文化來改變傳統呆板的文化制度,才可以使廣大群眾接受和喜歡群眾文化事業。
參考文獻:
[1] 孫玉鳳.新形勢下如何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華章,2010,6(22):44-45.
[2] 江林娜.淺議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創新[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0,8(04):150-151.
[3] 高福江.新時期對群眾文化建設管理創新的路徑取向[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07):99-100.
作者簡介:盧翎平(1962—),女,黃巖人,本科,副研究館員,從事群眾文化管理的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