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明+宗義湘+孫玉竹+徐勝利
摘要:根據新理念的指導,從“小麥生產”轉換到“小麥經濟”,探討影響河北省小麥產業發展的相關問題?借鑒河南省發展小麥經濟的經驗,全面系統地提出發展小麥經濟的對策建議,以期提升河北省小麥產業化經營水平,實現小麥資源優勢向小麥經濟優勢的轉變?
關鍵詞:小麥經濟;小麥生產;小麥加工;小麥產業化;河北省
中圖分類號:S-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1-2707-04
The Problems of Developing Wheat Economy in Hebei Province
YANG Yong-ming,ZONG Yi-xiang,SUN Yu-zhu,XU Sheng-l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 071001,Hebei,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guidance of the new concept from the "wheat production" to "wheat economy", the relevant problems affecting development of wheat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wheat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the advices on developing wheat economic in Hebei province were put forwar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wheat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alize the changes from wheat resource advantage to wheat economic advantage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wheat economy;wheat production;wheat processing;wheat industrialization;Hebei province
基金項目: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HB12YJ092);河北省科技廳三農軟科學基地重點項目(134576219D);河北省高校百名優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Ⅱ);河北省“三農問題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1小麥經濟的含義
1.1小麥經濟概念的提出
河南省委?省政府于1998年首次提出要利用河南省小麥生產優勢,發展“小麥經濟”?全省大力推廣優質專用小麥的種植,全面提升小麥質量,促進小麥生產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以增加農民收入[1]?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03年在河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繼續抓好“兩個基地”建設,做好“小麥經濟”,推進優質小麥的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和產業化經營,改良品種,提高質量;支持小麥加工龍頭企業開展精深加工,搞好產銷銜接,擴大小麥的省外銷售和出口?近年來,河南省延津縣在中國率先提出發展“小麥經濟”的戰略思路,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小麥發展道路?
1.2小麥經濟的具體內涵
農業經濟可以劃分為糧食經濟和畜牧經濟,小麥經濟是農村糧食經濟的發展細化?把糧食作物中的一種作為專項經濟來研究,并作為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目標,這在以前是罕見的?小麥經濟的概念是對傳統的產品經濟觀念的突破與創新,是在新理念指導下發展小麥產業的實踐探索,從小麥生產到小麥經濟,小麥產業不再是簡單的種麥-收麥-賣麥的食品原料生產,而是從原料生產到精?深加工,市場營銷等一系列的商品經濟運營?其內涵[2]可以概括為:小麥經濟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綜合效益為目的,以小麥區域生產優勢為基礎,以流通?加工?轉化?科研和各類社會化服務為手段,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為形式,以延長產業鏈的產業化經營為途徑,向小麥產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不斷發展壯大小麥產業,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的經濟活動?小麥經濟的內涵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外延也在不斷擴大,小麥經濟的產業鏈條將不斷拉長,相關產業之間依賴性增強,形成以小麥生產和加工為核心的多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條,最終形成小麥經濟的產業化經營?
2河北省發展小麥經濟的基礎?意義
2.1發展小麥經濟的基礎
2.1.1河北省小麥生產?發展現狀河北省是僅次于河南?山東的小麥生產大省?2012年小麥總產量高達133.77億千克,比上年增加6.16億多千克,實現了連續9年增產,單產創河北省歷史記錄,達到5 606 kg/hm2,比上年提高225 kg/hm2?但是河北省小麥生產方式多為一家一戶的分散種植,小麥品質參差不齊,即使在優質小麥種植率較高的石家莊藁城市?邯鄲大名縣地區,也有幾個至十幾個不同的優質小麥品種,從而導致品種混亂,整體品質下降?小麥生產科技水平仍然偏低,實現的高產是以水資源?肥料的嚴重浪費和農地絕對數量上的優勢為代價的?糧食收儲企業出現普通小麥大量積壓和價格上漲受限,而企業急需的大量優質小麥卻供不應求?河北省小麥面粉加工業發展迅速,邯鄲大名縣五得利面粉[3]集團目前擁有6省14地14個子公司,30個大型制粉車間,日處理小麥能力達26 000 t,是中國加工能力最大的面粉加工企業;邢臺今麥郎面業面粉日加工量達5 000 t;益海嘉里石家莊分公司自2007年12月底建成投產以來,目前已經形成了日產1 000 t的面粉生產線?河南省小麥資源優勢還遠未轉化為經濟優勢,小麥產量還有很大上升空間,小麥綜合效益還未顯現?
2.1.2以河南省小麥經濟發展歷程為借鑒河南省自1998年開始發展小麥經濟起,以“優質化?專用化?多樣化”的市場需求為導向,對小麥生產結構實施大規模調整,做到單獨種植?收儲?銷售,保證小麥品質的一致性和穩定性,使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2002年河南省將國產小麥首次以食用小麥出口到印度尼西亞?泰國等國家,改變了以往只能出口飼料小麥的局面?2004年河南省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174.7 萬hm2,訂單種植面積占比70%?2008年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已擴大到347.2萬hm2,占麥播總面積的66.5%,居中國第一位?目前河南省已形成了豫北?豫中優質強筋小麥種植區,豫東南?豫西南優質中筋小麥種植區,豫南淮河兩岸優質弱筋小麥種植區[4]?近幾年,河南省培育和發展了一批生產型?加工型?專業市場型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形成種子原種化?種植規?;?生產標準化?供銷集團化?管理統一化?產品品牌化?經營市場化的小麥產業化經營格局?
2.2發展小麥經濟的意義
2.2.1有利于農民增產增收,更好解決三農問題小麥產業經濟在河北省農業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農民人均收人的30%左右來自小麥,小麥持續健康發展,關系到農民增收,事關全省經濟發展大局?發展小麥經濟,實行規?;N植?標準化生產?統一管理,適時適量進行灌溉和施肥,將可以大大降低一家一戶種植所造成的生產成本浪費?統一收儲?銷售,提高小麥的品質,從而提高小麥銷售價格?提高小麥的加工附加值,有利于把小麥收益留在農村,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整體效益?2011年據藁城市農業局統計,優質強筋小麥平均價格比普通小麥高10%~20%,優質強筋小麥價格為2.50元/kg,而普通小麥價格為2.08元/kg,同樣面積的麥地,種優質麥比普通小麥多收入一二百元?著力發展小麥經濟,對于農業發展?農村進步?農民增產增收都有著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對于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有著深遠的經濟和社會意義[5]?
2.2.2有利于提高小麥品質,促進小麥產業化發展由于河北省小麥規?;a?經營水平低,小麥品質低,產品加工產業鏈短,因此產業化發展進程緩慢?發展小麥經濟,利用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的規模優勢,實行優質專用小麥區域化布局?規?;a?產業化經營,能夠保證所生產小麥品質的優質性?穩定性和多樣性,提供符合小麥加工企業市場需求的各種優質小麥?加快優質專用小麥產業化發展,以工業化理念拉長和完善優質專用小麥產業化鏈條,深加工?精加工,使優質專用小麥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有效銜接,實現優質專用小麥多層次轉化增值,促進優質專用小麥向更高層次發展[6]?這對于實現河北省優質專用小麥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提高小麥的市場競爭力,保持河北省小麥在中國的優勢地位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2.2.3有利于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隨著小麥經濟的發展,小麥產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將有利于社會各行業綜合效益得到改善?與之相關的倉儲物流業?食品加工業?商貿銷售業?包裝業?餐飲服務業?釀酒?制藥等行業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協調發展?這一方面是發展小麥經濟的結果,另一方面又刺激了小麥經濟的發展,對促進全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3發展小麥經濟所遇到的問題
3.1小麥品質不能適應市場需要
長期以來,河北省小麥生產以中筋普通小麥為主,較為缺乏的是強筋和弱筋小麥?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和我國小麥食品加工業的需求變化,面包?糕點的需求量日益劇增,制作優質面包所需的硬質?高蛋白?強筋型小麥及制做優質餅干?糕點所需的軟質?低蛋白?弱筋型小麥原料在省內極缺,多數小麥品種適于手工饅頭和面條的制作[7]?所以河北省省內生產面包?餅干?糕點等食品的小麥還需要從河南省購買?而隨著國內對普通小麥需求的減少,造成了普通小麥滯銷?賣難,出現了結構性過剩問題?
河北省小麥育種一直以來主要以產量為目標,進而忽視了對品質性狀的選擇;種植戶為了減少種子成本,對優質小麥更新換代不積極,多年種植自留種子,導致品種逐年下降;小麥生產上沒有絕對主導品種,品種仍呈現多?亂?雜的格局?全省約有240萬hm2小麥,種植優質麥品種高達30多個,但農戶種植過程中相鄰地塊品種混雜,出現相互授粉和雜交,導致小麥品質參差不齊?
3.2種植規模小,生產成本高?收益低,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
河北省小麥生產一直沿襲一家一戶式的耕種方式,管理?收儲和銷售也都由每戶獨自進行?由于不能形成連片規模種植,后續管理如灌溉?施肥?施藥等環節無法做到協同一致,最終影響企業無法實現規模化收購和加工,不能形成規模效益?
農民科技文化素質不高,先進管理技術得不到及時推廣應用,很多農民把大水漫灌?過量化肥看做高產豐收的必要條件;機械化水平落后,多采用傳統人工生產管理,加上近幾年化肥?柴油等農資價格快速上漲,從而使得總體生產成本被人為加大?因形不成規?;a,小麥品質混雜,在銷售價格上也大打折扣,只能按照普通小麥價格出售?
由于種植小麥的投入產出比不高,與種植其他作物相比缺乏競爭力,農民種植小麥的積極性降低,有的開始轉變為種植花生?甘薯?棉花?大豆等經濟作物?由于耕地資源有限,小麥的種植面積勢必逐步減少,這對河北省建成小麥產業經濟強省的發展目標將產生不利影響?
3.3小麥加工鏈條短?精深加工不足
加工工藝?設備落后,并且以傳統手工加工為主,只有一些大中型面粉加工企業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生產高中檔專用面粉,而大多小型面粉加工企業只能加工普通面粉,只是經過簡單的初加工就投入市場?加工業鏈條較短,小麥資源有效利用低,產品結構不合理,都是初級產品,沒有深加工,產品附加值較低,且加工中產生的副產品綜合利用差?河北省大多數淀粉生產企業將生產中的廢水?廢渣均作為廢棄物丟掉,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污染環境,而發達國家的做法是將其經酵母發酵生產出單細胞蛋白,從而大大提高了增加值?加工企業普遍規模小,產品多樣化不夠,加工龍頭企業屈指可數,小麥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緩慢,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力不強,沒有充分利用小麥資源優勢,進而發展成小麥經濟優勢?
3.4小麥產業化經營水平低
生產領域產業化水平低,生產的區域化?規模化程度低,小麥品種數目多,生產處于自發無計劃的狀態中,很難形成一村?一縣一個優良品種的連片規?;N植?不能做到種植品種統一?產中管理統一?產后收貯統一,小麥的優質性?穩定性得不到有效保證,就不能與小麥加工處理企業建立訂單種植,難以保障小麥順暢銷售?
在流通領域,收獲過程中尚未做到優質小麥專收?專打?專存?專運,結果使優質麥和普通麥混收?混運?混存現象普遍存在,進而影響加工企業對專用小麥的收購利用?在價格方面,迄今為止在各地區?各品種和各企業間還未形成合理的價格體系?
在消費領域,河北省小麥的消費利用還多停留在面食的初級品,小麥面粉食品企業數目?規模與河南省?山東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河北省目前較具規模的小麥處理企業只有河北五得利面粉集團公司?河北華龍集團甲家面粉有限公司,秦皇島驪驊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梅花味精,邯雪面粉有限公司等幾家大型面粉食品加工企業,生產相關高附加值產品(釀酒?制藥等)的企業還少之甚少?
政府?專業組織協調不力,未能提供小麥產業化市場運營的良好保障?目前,政府和相關的小麥產業組織機構對各地適宜品種的區域化?規?;l展指導和宏觀調控;對田間地頭式的小麥生產技術缺乏推廣應用;小麥加工處理企業消費當地小麥缺乏鼓勵引導等?
4解決小麥經濟發展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堅持貫徹河北省糧食生產的省長負責制度,繼續加大政府機構對小麥產業的鼓勵引導作用;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培育優質小麥品種;加大優質小麥生產與加工基地建設,生產與加工結合,以加工帶動種植業結構調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逐步形成不同區域?各具特色的優質小麥生產和加工格局,使小麥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最終促進河北省小麥經濟的全面發展?
4.1加大政策扶持
省政府要從源頭上加大對科研單位進行補貼,提高小麥品質?認真貫徹落實良種推廣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各項強農?惠農措施,通過直接給開展訂單種植的農戶進行補貼的方式,調動廣大農民使用良種的積極性?加強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繼續落實好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保護種糧農民利益,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在技術?資金以及產前?產中?產后等服務環節給予大力幫助和支持,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充分利用好省內五得利?今麥郎等幾個大型龍頭企業的小麥轉化能力的同時,引進省外重點大型食品加工企業如中糧集團?益海嘉里集團?鄭州金苑面業?山東永樂等,在用地?財政?金融?稅務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刺激小麥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4.2做好小麥品種改良?推廣工作,符合市場需求
根據河北省小麥市場對不同筋力類型小麥的需求,分別生產優質專用面包小麥?糕點餅干小麥和面條饅頭小麥?為提高面條和饅頭的加工品質,應繼續保持在中筋小麥上的優勢,對現有品種加以改良,進一步改善有關淀粉的特性;針對加工為餅干?糕點等軟質類的小麥面粉的要求,則要降低小麥蛋白質含量和面筋的強度,研發?引進優質弱筋小麥品種?對于烘烤面包用的硬質類的面粉需求,要做好優質強筋小麥的篩選和擴繁工作?
要充分發揮農業科研技術成果應用推廣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做好農業科技的普及推廣[8]?通過建立完善的良種繁育和推廣體系?規?;姆N植方式?配套的栽培技術等,促進符合市場要求的優質小麥生產?利用河北省科研隊伍(農業科學院?各地區農研所?河北農業大學等一大批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在龍頭企業設立的研究所)組成專家組,指導農民進行科學農業生產,因地制宜研發一批優質高產?節水?節肥?抗蟲配套栽培技術,生產出在主要品質指標上能完全替代進口(加拿大小麥?美國小麥)的優質高產小麥?
4.3建設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發展規模效益,提高投入產出比
河北省政府2011年下發《河北省優質專用小麥發展規劃(2011-2015)》[9]要求到2015年,全省優質專用小麥播種面積達到213萬hm2,占全省小麥播種面積的90%左右,總產量達到1 250萬t左右?
發展優質小麥生產基地,重點在于研究優質高產小麥栽培技術,節約生產資料,降低生產成本,逐步提高小麥規?;a水平和科技含量?農民通過與企業簽訂長期訂單合同,形成小麥規?;洜I,把千家萬戶無序的小生產轉變為有計劃?有組織的規模生產,提高小麥的產量和品質[10]?保障種子?化肥?柴油等農資直供直銷,降低流通成本,應用先進的田間管理技術,進行科學化的施肥?澆水,減少成本浪費,獲得規模效益?逐步使河北省小麥生產的增產增收從原來的粗放式的增長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
逐步實現優質小麥生產的專用化和區域化規模種植,提高小麥品質的穩定性,從而有利于食品加工企業專儲專收,提高小麥的專用經濟價值?
4.4延長小麥加工產業鏈條,發展壯大面粉?食品龍頭加工企業
針對河北省小麥加工產品多為面粉初加工,應優化小麥加工企業產品結構,開發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產品,改進產品加工技術,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11]?加工生產各種食品(方便面?餃子?面條?速凍食品)專用面粉,發掘面制食品新工藝,新食品種類,研發小麥新用途比如化工?制藥等?充分做好小麥副產品的加工利用,如麥鼓?小麥胚芽等的綜合應用?最終完成由傳統小麥商品賣糧?賣面到現代小麥經濟賣食品的轉換?小麥加工企業在產業發展中起著市場銷售與組織生產之間的橋梁作用,因此只有加快發展加工企業,才能解決產業鏈中小麥生產與需求間的突出問題?首先,在資金上鼓勵集體?個人或合資等多種投資方式參與到小麥加工企業的籌建?其次,鞏固和發展現有面粉食品加工企業,利用在資金?技術上的優勢,通過改造?重組現有面粉和食品加工企業,迅速擴大產業規模?再次,重點培養一批規模大?管理技術先進?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影響大的小麥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創出自己的品牌,形成主導產品明確?產品結構合理?市場競爭能力強?效益高的經營加工群體,作為帶動河北省小麥經濟發展的“龍頭”企業?
4.5提高小麥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小麥經濟可持續發展
提高小麥產業化經營水平是促進河北省由農業大省向經濟強省轉換的重要措施和途徑?通過提升訂單農業水平,穩步推進原料基地建設;以小麥加工企業為先導,全方位開發小麥的多種應用價值;加強政策引導,完善小麥市場流通機制,促進河北省小麥經濟“從田間地頭到餐桌”完整產業鏈的經營水平?阻礙當前小麥產業化發展的關鍵問題是產后銷售?加工等環節銜接不緊密的問題?應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拓寬市場流通渠道,規范市場秩序,實現生產?流通?加工?銷售一體化?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形成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促進小麥產業規模化的快速發展?建立健全市場營銷體系,實施品牌戰略,打造縣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靠品牌和精深加工產品擴展市場,靠市場帶動加工企業發展壯大,靠加工帶動優質小麥規模化?區域化生產[12],實現優質小麥產業化經營水平的提高,實現小麥經濟的良性循環?持續發展,真正把河北省小麥生產的資源優勢轉變為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
參考文獻:
[1] 胡明忠.河南省小麥經濟發展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6.
[2] 李可.詮釋“小麥經濟”的內涵—一項工業化理念與產業化經營的成功嫁接[J].現代商貿工業,2004(4):4-6.
[3] 王 向.五方得利:五得利面粉的品牌之路[J].農產品加工.2012(3):40-41.
[4] 晏濤,婁源功,秦建軍.發展小麥經濟與解決“三農”問題研究——以河南省為例[J].農技服務,2007(10):107-108.
[5] 袁全意,王偉莉.從“新鄉強筋小麥”到“新鄉小麥經濟”—淺析新鄉強筋小麥的發展進程[J].農業科技通訊,2013(5):27-30.
[6] 鄭天存.發展小麥經濟及其產業化的思考和建議[J].河南農業,2003(8):12.
[7] 王燕青,程聯芳.小麥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對策[J].大麥與谷類科學.2011(4):80-81.
[8] 李叢民,趙邦宏,宗義湘.河北省小麥玉米產業發展與豐產技術評價[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9] 河北省統計局.河北省農村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10] 成立群,歐行奇,郭小玲,等.新鄉市優質強筋小麥生產的發展與思考[J].種子,2005(9):70-73.
[11] 李里特.從小麥產業看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趨勢[J].中國國家農產品加工信息,2006(2):12-15.
[12] 朱止民,李培富.實施產業化經營,做大做強小麥經濟——延津縣發展小麥經濟的實踐與思考[J].河南農業科學,200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