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瀟+黃玲+汪發元
摘要:隨著中國農村經濟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以農業創業培訓作為切入點支持產業發展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已勢在必行?本研究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對長江大學農業創業培訓進行調研,了解農業創業培訓的現狀,分析目前農業創業培訓中存在的問題,為優化農業創業培訓提出建議?
關鍵詞:農業;創業培訓;優化
中圖分類號:G72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0439-8114(2014)11-2725-04
Optimizating Rural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Taking the training of R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Yangz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PEI Xiao,HUANG Ling,WANG Fa-yuan
(School of Management,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434023,Hubei,China)
Abstract: As rural economy of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transformation stage, it is imperative to set agri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as an entry point to support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as an opportunity, a survey of Yangtze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was conducted. The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were analyzed. Some advices on optimizing rural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optimization
基金項目:湖北省農業科技攻關項目“農民創業培訓模式及績效考核研究”(項目編號:2013LK001)
農業創業是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新農村建設,實現城市和農村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農業創業培訓是以提升農民創業理念,增強創業意識為重點,提高農民創業能力為核心的一種培訓形式[1]?目標是激發培訓者的創業意識,使其掌握創辦農業企業的基本技能,通過提供政策?融資?信息咨詢等綜合服務,使培訓者實現自主創業,并努力形成以培訓促產業?以創業興產業?以產業促增收的良性循環[2]?目前,中國農村經濟已進入轉型發展的新階段,以農業創業培訓作為切入點支持農業產業發展進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已勢在必行?近幾年,中國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創業培訓,已取得顯著成效,然而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管理難度較大?學習效果有待提高等?因此,優化農業創業培訓是現階段急需解決的問題,對促進中國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村生活水平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長江大學舉辦農業創業培訓班,旨在通過農業創業培訓,使學員樹立經營理念?增強創業意識?掌握創業技巧?提高創業能力,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本研究通過對長江大學舉辦的農業創業培訓班進行調研,分析農業創業培訓現狀,發現農業創業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建議?
1農業創業培訓現狀
長江大學受湖北省農業廳委托,從2008年開始舉辦農業創業培訓班,迄今為止已培訓1 800余人,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對2013年舉辦的農業創業培訓班學員發放問卷,從創業培訓的了解途徑?需求?內容以及管理等方面對農業創業培訓的現狀進行調查?
1.1農民對創業認知程度的分析
六年來,長江大學舉辦的農業創業培訓班學員逐年增加,農民的創業培訓意識逐步提高,但農民對創業培訓的認知程度仍然缺乏?通過問卷調查發現,農民對創業培訓的主要了解途徑包括媒體宣傳?鄉鎮干部宣傳等(表1)?其中通過壟上手機報了解創業培訓的占38.30%,通過荊州人民廣播電臺的“三農熱線”了解的占29.80%;通過鄉干部宣傳了解的占15.96%?
1.2創業培訓需求
創業培訓包括創業課程和技術課程?通過對學員的問卷調查進行分析,發現農民對創業技巧?創業理念與方法等課程也有迫切需求?因為許多農村經營主體對其所經營的產品技術已有一定的了解,需要進一步指導?最缺乏的是創業的理念?技巧及創業方法(表2)?
1.3創業培訓內容
創業培訓包括水產經營與管理?畜牧業經營與管理?種植業經營與管理?理事長和家庭農場主管理等內容?在培訓課程體系的設計上,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相結合,主要包括創業的理念?技巧和方法?其中理論課程占80%,技術課程占20%?
在科學調研的基礎上,學校制定了創業培訓實施方案,科學設置創業培訓課程體系,使課程實現模塊化設置,分為創業能力基礎?創業專業技能?創業實踐實訓?創業參觀交流四大模塊(圖1)?創業能力基礎模塊主要培養創業人員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理念,提升創業人員必備的基本創業能力,增加基礎創業知識,主要課程包括創業理論與實踐?創業計劃書撰寫?創業法律法規實務?市場營銷?企業管理等[3];創業專業技能模塊是為了增加創業人員在不同領域創業所必備的專業知識,提升專門技能及解決創業中遇到的專業難題的水平;創業專業技能模塊按專業進行課程設置,主要課程包括不同創業領域的專業新知識?新技術?新動態和新方法;創業實踐實訓模塊是為了強化學員創業的動手能力,掌握創業所從事專業的具體操作技巧和創業所需要的管理知識,提升相關管理能力?主要課程包括到實驗室進行創業模擬,到“孵化基地”進行跟班實踐,到相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創業參觀交流模塊是為了讓學員現場了解創業成功人士所創辦企業的模式?方法和經驗,相互取長補短,從而增強對創業的感性認識,提高創業的成功率?主要課程包括市場考察,參觀相關創業園?公司?合作社和示范基地等,與成功創業人士進行深入的交流探討?
1.4創業培訓管理
農民創業培訓按照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以及農民需求的多樣性設置糧油種植?蔬菜種植?果樹與花卉種植?畜牧養殖?淡水養殖?農產品儲運與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等7個產業,分別開班?采用集中培訓方式進行,每個班培訓時間為15 d?
對于農業創業培訓,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管理:組織管理?教學管理以及師資管理[4]?
1)在組織管理方面,創業培訓基地有著健全的組織機構,建立了獨立的人?財?物管理制度,設置主任1名,副主任2名?農業創業培訓基地實行主任負責制,主任主要負責規劃制定?建設決策?組織協調?經費籌措?項目實施與考核驗收等事務;副主任由具有培訓管理經驗的專家擔任[5],具體負責創業培訓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屆任期4年,采取“1+3”考核管理模式,即創業培訓基地主任受聘1年后,由長江大學對創業培訓基地的業績和主任工作進行試用考核,考核合格后續聘3年?培訓基地根據工作需要設立辦公室?培訓管理部?科技管理部?跟蹤服務部等相關部門,具體負責基地的日常管理以及工作協調與組織實施?對于開設的每個創業培訓班,實行班主任負責制[6],班主任的主要職責是協助培訓教師做好教學工作,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負責日常考勤及記錄等日常管理工作?
2)在教學管理方面,農民創業培訓應按照教學方案和課程計劃要求,組織實施教學活動,使用統一的創業培訓教材,嚴格按規定課時培訓?在保證理論知識授課課時的基礎上,邀請專業人員講解創業政策,創業成功者介紹創業經驗[7]?同時建立教學質量反饋制度,培訓教師完成授課任務后,學員需填寫《創業培訓教師授課信息反饋表》,反饋教學質量?
3)在師資管理方面,實行教師考評與激勵機制?建立單獨的創業培訓教師考核與評價體系,對創業培訓教師進行單獨考核與評價,將其在培訓工作中所作的貢獻視同教學科技成果對待,與本人獎酬金分配?榮譽表彰和職稱晉升直接掛鉤[8]?同時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大力支持培訓授課教師做好成果轉化工作,建立創業培訓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獎勵專項資金,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獎勵力度,促進新成果的推廣與應用,對有突出貢獻者給予宣傳表彰和物質獎勵?
2農業創業培訓存在的問題
1)農民工作的零散性與培訓學習的集中性相矛盾,導致管理難度加大?農民從事畜牧養殖?糧棉油種植等各種不同的農業生產工作,具有明顯的零散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農民集中一段時間進行系統學習?由于受到教學資源等限制,農業創業培訓只能在某段時間內集中進行,具有明顯的集中性?在培訓過程中,農民工作的零散性與培訓學習的集中性之間的矛盾較為突出,盡管將培訓工作安排在冬季等農閑時節,但還是有一部分農民因為工作的零散性,不得不請假回家處理相關緊急事宜,有的甚至因此中斷培訓學習,這些都導致管理難度加大?
2)創業領域的分散性與集中授課的統一性相矛盾,導致學習效果下降?參訓學員來自各地區?各產業,其創業領域涉及到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諸多產業,甚至有的領域極少有人涉足,其分散性特點相當突出?針對參訓學員創業領域的分散性,農業創業需要進行特色培訓?個別指導和專人服務等,一定程度上與集中授課的統一性相矛盾?盡管集中統一授課具有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促進學員之間交流等優勢,但在某種程度上也不能滿足學員創業特色化?差異性和分散性的實際需要,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更大發揮?
3)培訓教師的兼職性與跟蹤服務的常態性相矛盾,導致服務效果欠佳?農業創業培訓具有短期性和集中性的特點,加之受當前教學資源的局限,大部分培訓教師均有本職工作,特別是高校的專任教師每年有教學和科研任務,培訓教師的兼職性較為突出?而農業創業培訓除了培訓工作本身之外,還要進行后續跟蹤服務?同時,這種跟蹤服務具有常態性的突出特點,創業學員在創業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難題,需要有常態化的跟蹤服務予以支持?具體實踐發現,培訓教師的兼職性與跟蹤服務的常態性之間矛盾較為明顯,不利于服務質量和效果的提高?
3農業創業培訓優化建議
3.1加強政策宣傳,轉變農民觀念,調動創業者的主動性
農業創業培訓是近年來推出的惠農新工程,由于農村信息較閉塞,農民接受信息渠道有限,思想觀念較落后,導致農民對該項工程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其影響力和作用尚待進一步增強和發揮?相關工作人員應不斷創新宣傳方式,綜合運用多種宣傳形式,借助現代宣傳媒介,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9],讓更多農民朋友全面了解農業創業培訓的政策和重要作用,轉變農民創業觀念,充分調動其創業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踴躍參與到農業創業培訓之中,實現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真正從培訓中學到知識技能,提升創業能力,確保創業成功?
3.2加強需求調查,變換培訓方式,調動創業者的能動性
為了增強創業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需要立足于充分的農民培訓需求調查,全面系統地了解農民創業者的真實需求,為培訓內容的設置提供有效參考,確保培訓內容科學實用?同時培訓實踐也發現,多樣化和科學化的培訓方式有利于調動學員的能動性,大大增強培訓實效?為此需要轉換培訓方式,將課堂教學?課后討論?實地參觀?基地實習等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做好培訓教學工作,充分調動創業者的能動性,讓學員真正參與進來,確保培訓取得實效?
3.3加強協調力度,實行上下聯動,形成全省統一的規范機制
農業創業培訓的成功,離不開各部門的緊密配合?上下聯動,需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為了進一步規范農業創業培訓,大力提高創業培訓實效,相關工作者必須加強協調力度,形成全省統一的規范機制?首先,省農業廳應站在全省的高度,進行農業創業培訓工作的整體規劃和部署,建立全省統一的規范機制?在進行全省統一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各地區的實際情況,確保所做規劃的可行性?其次,遴選優秀教材在全省推廣?目前,各農業創業培訓單位自備教材,良莠不齊,存在培訓效果有限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農業創業培訓的持續發展?為此,應該做好培訓教材的遴選工作,選擇觀念先進?技術實用?分析全面?視角獨特?闡述簡潔的優秀培訓教材進行全省推廣,提高教材質量?再次,搞好教師調配工作,確保培訓師資?全省進行統一規劃,有效協調,通過“短期借調”的方式將實踐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扎實?講解深入淺出的優秀教師進行統一調配,提高各地的師資水平?此外,還應該進行規范的課程設計,確保其科學性和針對性,并將科學實用的課程設計進行全省試驗和推廣?
3.4加強實踐教學,做好跟蹤服務,形成理論實踐結合機制
農業創業培訓工作所針對的對象具有特殊性,他們往往科學文化水平較低,知識理解接受能力有限,思想觀念較為落后等?面對這些特殊情況,農業創業培訓工作者應不斷改進教學?工作方式方法,加強實踐教學,做好跟蹤服務,形成理論實踐相結合機制,以增強培訓效果?一是加強實踐教學,增強培訓實用性?調查發現,多數農民希望技術類課程的學習更務實,能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關?為此,加強實踐教學,調動農民培訓的積極性已刻不容緩?培訓中可以適當增加實用技術和實習實踐課程的比重,給農民傳授真正的實用技術?二是在不偏廢的基礎上適當減少理論教學[10]?理論教學具有理解難度較大?相對較枯燥等特點,一些農民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若安排過多的理論教學,不利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但理論教學也必不可少,它是理論基礎,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關鍵是要恰當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做到二者相互兼顧,相互促進?三是做好跟蹤服務工作,確保農業創業成功?可以通過組織專家定期給創業者提供咨詢指導服務,讓專家與其進行面對面交流?還可以搭建信息技術交流平臺,讓創業者及時與專家進行溝通互動,掌握新技術和新觀念等?
3.5加強扶持力度,建立創業引導基金,形成農民創業孵化基地
農民創業的成功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加強農業創業的扶持力度,形成農業創業孵化基地,對帶動區域經濟?促進社會發展意義重大?為此,應該加強支持力度,做好扶持工作,特別是資金上的扶持?首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扶持方案,明確扶持金額?對象及范圍;其次,建立創業引導基金,嚴格遵循基金申報?審批?發放程序,確保資金用到實處;最后,扶持資金由專人進行全程跟蹤?監督,確保專款專用?通過對創業基礎好?創業愿望強烈?創業能力強的學員進行強有力的扶持,促使其快速發展壯大,逐步建成農民創業孵化基地,充分發揮其孵化帶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焦曉波,關璞.創業型經濟的發展和中國農民創業問題理論研究動態[J].經濟體制改革,2012(1):29-33.
[2] 汪發元,鄧娜,陳險峰,等.農民創業培訓需求調查分析——以湖北省江漢平原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34):71-74.
[3] 趙曉燕,何炬.湖北省農民創業培訓的現狀及發展對策——以2009年創業培訓實施情況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6):399-402.
[4] 魏江,徐蕾,朱西湖,等.少數民族地區農民創業培訓體系構建——基于甘南?甘孜的調查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9(7):104-108.
[5] 曹慧芳,夏海鷹.“1+3”農民創業培訓模式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1(3):157-159.
[6] 王晶.對農民創業培訓的思考:以河南省為例[J].農業經濟,2011(9):57-58.
[7] 張廣花.優化農民培訓模式的實踐與對策——以徐州市農民創業培訓重點班為例[J].江西農業學報,2009(21):188-193.
[8] 羅軍,張葉平.農民創業培訓?創業選擇與創業績效的關系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3(2):197-201.
[9] 唐艷紅,曹康.農民創業培訓博弈分析——基于長株潭地區農民創業培訓調查[J].繼續教育研究,2012(8):28-30.
[10] 張曉東.農民創業培訓的實踐與發展對策[J].中國農機化,2010(1):114-116.
2)在教學管理方面,農民創業培訓應按照教學方案和課程計劃要求,組織實施教學活動,使用統一的創業培訓教材,嚴格按規定課時培訓?在保證理論知識授課課時的基礎上,邀請專業人員講解創業政策,創業成功者介紹創業經驗[7]?同時建立教學質量反饋制度,培訓教師完成授課任務后,學員需填寫《創業培訓教師授課信息反饋表》,反饋教學質量?
3)在師資管理方面,實行教師考評與激勵機制?建立單獨的創業培訓教師考核與評價體系,對創業培訓教師進行單獨考核與評價,將其在培訓工作中所作的貢獻視同教學科技成果對待,與本人獎酬金分配?榮譽表彰和職稱晉升直接掛鉤[8]?同時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大力支持培訓授課教師做好成果轉化工作,建立創業培訓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獎勵專項資金,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獎勵力度,促進新成果的推廣與應用,對有突出貢獻者給予宣傳表彰和物質獎勵?
2農業創業培訓存在的問題
1)農民工作的零散性與培訓學習的集中性相矛盾,導致管理難度加大?農民從事畜牧養殖?糧棉油種植等各種不同的農業生產工作,具有明顯的零散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農民集中一段時間進行系統學習?由于受到教學資源等限制,農業創業培訓只能在某段時間內集中進行,具有明顯的集中性?在培訓過程中,農民工作的零散性與培訓學習的集中性之間的矛盾較為突出,盡管將培訓工作安排在冬季等農閑時節,但還是有一部分農民因為工作的零散性,不得不請假回家處理相關緊急事宜,有的甚至因此中斷培訓學習,這些都導致管理難度加大?
2)創業領域的分散性與集中授課的統一性相矛盾,導致學習效果下降?參訓學員來自各地區?各產業,其創業領域涉及到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諸多產業,甚至有的領域極少有人涉足,其分散性特點相當突出?針對參訓學員創業領域的分散性,農業創業需要進行特色培訓?個別指導和專人服務等,一定程度上與集中授課的統一性相矛盾?盡管集中統一授課具有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促進學員之間交流等優勢,但在某種程度上也不能滿足學員創業特色化?差異性和分散性的實際需要,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更大發揮?
3)培訓教師的兼職性與跟蹤服務的常態性相矛盾,導致服務效果欠佳?農業創業培訓具有短期性和集中性的特點,加之受當前教學資源的局限,大部分培訓教師均有本職工作,特別是高校的專任教師每年有教學和科研任務,培訓教師的兼職性較為突出?而農業創業培訓除了培訓工作本身之外,還要進行后續跟蹤服務?同時,這種跟蹤服務具有常態性的突出特點,創業學員在創業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難題,需要有常態化的跟蹤服務予以支持?具體實踐發現,培訓教師的兼職性與跟蹤服務的常態性之間矛盾較為明顯,不利于服務質量和效果的提高?
3農業創業培訓優化建議
3.1加強政策宣傳,轉變農民觀念,調動創業者的主動性
農業創業培訓是近年來推出的惠農新工程,由于農村信息較閉塞,農民接受信息渠道有限,思想觀念較落后,導致農民對該項工程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其影響力和作用尚待進一步增強和發揮?相關工作人員應不斷創新宣傳方式,綜合運用多種宣傳形式,借助現代宣傳媒介,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9],讓更多農民朋友全面了解農業創業培訓的政策和重要作用,轉變農民創業觀念,充分調動其創業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踴躍參與到農業創業培訓之中,實現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真正從培訓中學到知識技能,提升創業能力,確保創業成功?
3.2加強需求調查,變換培訓方式,調動創業者的能動性
為了增強創業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需要立足于充分的農民培訓需求調查,全面系統地了解農民創業者的真實需求,為培訓內容的設置提供有效參考,確保培訓內容科學實用?同時培訓實踐也發現,多樣化和科學化的培訓方式有利于調動學員的能動性,大大增強培訓實效?為此需要轉換培訓方式,將課堂教學?課后討論?實地參觀?基地實習等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做好培訓教學工作,充分調動創業者的能動性,讓學員真正參與進來,確保培訓取得實效?
3.3加強協調力度,實行上下聯動,形成全省統一的規范機制
農業創業培訓的成功,離不開各部門的緊密配合?上下聯動,需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為了進一步規范農業創業培訓,大力提高創業培訓實效,相關工作者必須加強協調力度,形成全省統一的規范機制?首先,省農業廳應站在全省的高度,進行農業創業培訓工作的整體規劃和部署,建立全省統一的規范機制?在進行全省統一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各地區的實際情況,確保所做規劃的可行性?其次,遴選優秀教材在全省推廣?目前,各農業創業培訓單位自備教材,良莠不齊,存在培訓效果有限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農業創業培訓的持續發展?為此,應該做好培訓教材的遴選工作,選擇觀念先進?技術實用?分析全面?視角獨特?闡述簡潔的優秀培訓教材進行全省推廣,提高教材質量?再次,搞好教師調配工作,確保培訓師資?全省進行統一規劃,有效協調,通過“短期借調”的方式將實踐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扎實?講解深入淺出的優秀教師進行統一調配,提高各地的師資水平?此外,還應該進行規范的課程設計,確保其科學性和針對性,并將科學實用的課程設計進行全省試驗和推廣?
3.4加強實踐教學,做好跟蹤服務,形成理論實踐結合機制
農業創業培訓工作所針對的對象具有特殊性,他們往往科學文化水平較低,知識理解接受能力有限,思想觀念較為落后等?面對這些特殊情況,農業創業培訓工作者應不斷改進教學?工作方式方法,加強實踐教學,做好跟蹤服務,形成理論實踐相結合機制,以增強培訓效果?一是加強實踐教學,增強培訓實用性?調查發現,多數農民希望技術類課程的學習更務實,能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關?為此,加強實踐教學,調動農民培訓的積極性已刻不容緩?培訓中可以適當增加實用技術和實習實踐課程的比重,給農民傳授真正的實用技術?二是在不偏廢的基礎上適當減少理論教學[10]?理論教學具有理解難度較大?相對較枯燥等特點,一些農民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若安排過多的理論教學,不利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但理論教學也必不可少,它是理論基礎,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關鍵是要恰當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做到二者相互兼顧,相互促進?三是做好跟蹤服務工作,確保農業創業成功?可以通過組織專家定期給創業者提供咨詢指導服務,讓專家與其進行面對面交流?還可以搭建信息技術交流平臺,讓創業者及時與專家進行溝通互動,掌握新技術和新觀念等?
3.5加強扶持力度,建立創業引導基金,形成農民創業孵化基地
農民創業的成功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加強農業創業的扶持力度,形成農業創業孵化基地,對帶動區域經濟?促進社會發展意義重大?為此,應該加強支持力度,做好扶持工作,特別是資金上的扶持?首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扶持方案,明確扶持金額?對象及范圍;其次,建立創業引導基金,嚴格遵循基金申報?審批?發放程序,確保資金用到實處;最后,扶持資金由專人進行全程跟蹤?監督,確保專款專用?通過對創業基礎好?創業愿望強烈?創業能力強的學員進行強有力的扶持,促使其快速發展壯大,逐步建成農民創業孵化基地,充分發揮其孵化帶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焦曉波,關璞.創業型經濟的發展和中國農民創業問題理論研究動態[J].經濟體制改革,2012(1):29-33.
[2] 汪發元,鄧娜,陳險峰,等.農民創業培訓需求調查分析——以湖北省江漢平原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34):71-74.
[3] 趙曉燕,何炬.湖北省農民創業培訓的現狀及發展對策——以2009年創業培訓實施情況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6):399-402.
[4] 魏江,徐蕾,朱西湖,等.少數民族地區農民創業培訓體系構建——基于甘南?甘孜的調查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9(7):104-108.
[5] 曹慧芳,夏海鷹.“1+3”農民創業培訓模式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1(3):157-159.
[6] 王晶.對農民創業培訓的思考:以河南省為例[J].農業經濟,2011(9):57-58.
[7] 張廣花.優化農民培訓模式的實踐與對策——以徐州市農民創業培訓重點班為例[J].江西農業學報,2009(21):188-193.
[8] 羅軍,張葉平.農民創業培訓?創業選擇與創業績效的關系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3(2):197-201.
[9] 唐艷紅,曹康.農民創業培訓博弈分析——基于長株潭地區農民創業培訓調查[J].繼續教育研究,2012(8):28-30.
[10] 張曉東.農民創業培訓的實踐與發展對策[J].中國農機化,2010(1):114-116.
2)在教學管理方面,農民創業培訓應按照教學方案和課程計劃要求,組織實施教學活動,使用統一的創業培訓教材,嚴格按規定課時培訓?在保證理論知識授課課時的基礎上,邀請專業人員講解創業政策,創業成功者介紹創業經驗[7]?同時建立教學質量反饋制度,培訓教師完成授課任務后,學員需填寫《創業培訓教師授課信息反饋表》,反饋教學質量?
3)在師資管理方面,實行教師考評與激勵機制?建立單獨的創業培訓教師考核與評價體系,對創業培訓教師進行單獨考核與評價,將其在培訓工作中所作的貢獻視同教學科技成果對待,與本人獎酬金分配?榮譽表彰和職稱晉升直接掛鉤[8]?同時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大力支持培訓授課教師做好成果轉化工作,建立創業培訓教師科技成果轉化獎勵專項資金,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獎勵力度,促進新成果的推廣與應用,對有突出貢獻者給予宣傳表彰和物質獎勵?
2農業創業培訓存在的問題
1)農民工作的零散性與培訓學習的集中性相矛盾,導致管理難度加大?農民從事畜牧養殖?糧棉油種植等各種不同的農業生產工作,具有明顯的零散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農民集中一段時間進行系統學習?由于受到教學資源等限制,農業創業培訓只能在某段時間內集中進行,具有明顯的集中性?在培訓過程中,農民工作的零散性與培訓學習的集中性之間的矛盾較為突出,盡管將培訓工作安排在冬季等農閑時節,但還是有一部分農民因為工作的零散性,不得不請假回家處理相關緊急事宜,有的甚至因此中斷培訓學習,這些都導致管理難度加大?
2)創業領域的分散性與集中授課的統一性相矛盾,導致學習效果下降?參訓學員來自各地區?各產業,其創業領域涉及到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諸多產業,甚至有的領域極少有人涉足,其分散性特點相當突出?針對參訓學員創業領域的分散性,農業創業需要進行特色培訓?個別指導和專人服務等,一定程度上與集中授課的統一性相矛盾?盡管集中統一授課具有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促進學員之間交流等優勢,但在某種程度上也不能滿足學員創業特色化?差異性和分散性的實際需要,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更大發揮?
3)培訓教師的兼職性與跟蹤服務的常態性相矛盾,導致服務效果欠佳?農業創業培訓具有短期性和集中性的特點,加之受當前教學資源的局限,大部分培訓教師均有本職工作,特別是高校的專任教師每年有教學和科研任務,培訓教師的兼職性較為突出?而農業創業培訓除了培訓工作本身之外,還要進行后續跟蹤服務?同時,這種跟蹤服務具有常態性的突出特點,創業學員在創業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難題,需要有常態化的跟蹤服務予以支持?具體實踐發現,培訓教師的兼職性與跟蹤服務的常態性之間矛盾較為明顯,不利于服務質量和效果的提高?
3農業創業培訓優化建議
3.1加強政策宣傳,轉變農民觀念,調動創業者的主動性
農業創業培訓是近年來推出的惠農新工程,由于農村信息較閉塞,農民接受信息渠道有限,思想觀念較落后,導致農民對該項工程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其影響力和作用尚待進一步增強和發揮?相關工作人員應不斷創新宣傳方式,綜合運用多種宣傳形式,借助現代宣傳媒介,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9],讓更多農民朋友全面了解農業創業培訓的政策和重要作用,轉變農民創業觀念,充分調動其創業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踴躍參與到農業創業培訓之中,實現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真正從培訓中學到知識技能,提升創業能力,確保創業成功?
3.2加強需求調查,變換培訓方式,調動創業者的能動性
為了增強創業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需要立足于充分的農民培訓需求調查,全面系統地了解農民創業者的真實需求,為培訓內容的設置提供有效參考,確保培訓內容科學實用?同時培訓實踐也發現,多樣化和科學化的培訓方式有利于調動學員的能動性,大大增強培訓實效?為此需要轉換培訓方式,將課堂教學?課后討論?實地參觀?基地實習等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做好培訓教學工作,充分調動創業者的能動性,讓學員真正參與進來,確保培訓取得實效?
3.3加強協調力度,實行上下聯動,形成全省統一的規范機制
農業創業培訓的成功,離不開各部門的緊密配合?上下聯動,需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為了進一步規范農業創業培訓,大力提高創業培訓實效,相關工作者必須加強協調力度,形成全省統一的規范機制?首先,省農業廳應站在全省的高度,進行農業創業培訓工作的整體規劃和部署,建立全省統一的規范機制?在進行全省統一規劃時,應充分考慮各地區的實際情況,確保所做規劃的可行性?其次,遴選優秀教材在全省推廣?目前,各農業創業培訓單位自備教材,良莠不齊,存在培訓效果有限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農業創業培訓的持續發展?為此,應該做好培訓教材的遴選工作,選擇觀念先進?技術實用?分析全面?視角獨特?闡述簡潔的優秀培訓教材進行全省推廣,提高教材質量?再次,搞好教師調配工作,確保培訓師資?全省進行統一規劃,有效協調,通過“短期借調”的方式將實踐經驗豐富?理論功底扎實?講解深入淺出的優秀教師進行統一調配,提高各地的師資水平?此外,還應該進行規范的課程設計,確保其科學性和針對性,并將科學實用的課程設計進行全省試驗和推廣?
3.4加強實踐教學,做好跟蹤服務,形成理論實踐結合機制
農業創業培訓工作所針對的對象具有特殊性,他們往往科學文化水平較低,知識理解接受能力有限,思想觀念較為落后等?面對這些特殊情況,農業創業培訓工作者應不斷改進教學?工作方式方法,加強實踐教學,做好跟蹤服務,形成理論實踐相結合機制,以增強培訓效果?一是加強實踐教學,增強培訓實用性?調查發現,多數農民希望技術類課程的學習更務實,能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關?為此,加強實踐教學,調動農民培訓的積極性已刻不容緩?培訓中可以適當增加實用技術和實習實踐課程的比重,給農民傳授真正的實用技術?二是在不偏廢的基礎上適當減少理論教學[10]?理論教學具有理解難度較大?相對較枯燥等特點,一些農民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若安排過多的理論教學,不利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但理論教學也必不可少,它是理論基礎,具有不容低估的作用,關鍵是要恰當處理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做到二者相互兼顧,相互促進?三是做好跟蹤服務工作,確保農業創業成功?可以通過組織專家定期給創業者提供咨詢指導服務,讓專家與其進行面對面交流?還可以搭建信息技術交流平臺,讓創業者及時與專家進行溝通互動,掌握新技術和新觀念等?
3.5加強扶持力度,建立創業引導基金,形成農民創業孵化基地
農民創業的成功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加強農業創業的扶持力度,形成農業創業孵化基地,對帶動區域經濟?促進社會發展意義重大?為此,應該加強支持力度,做好扶持工作,特別是資金上的扶持?首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扶持方案,明確扶持金額?對象及范圍;其次,建立創業引導基金,嚴格遵循基金申報?審批?發放程序,確保資金用到實處;最后,扶持資金由專人進行全程跟蹤?監督,確保專款專用?通過對創業基礎好?創業愿望強烈?創業能力強的學員進行強有力的扶持,促使其快速發展壯大,逐步建成農民創業孵化基地,充分發揮其孵化帶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焦曉波,關璞.創業型經濟的發展和中國農民創業問題理論研究動態[J].經濟體制改革,2012(1):29-33.
[2] 汪發元,鄧娜,陳險峰,等.農民創業培訓需求調查分析——以湖北省江漢平原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34):71-74.
[3] 趙曉燕,何炬.湖北省農民創業培訓的現狀及發展對策——以2009年創業培訓實施情況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6):399-402.
[4] 魏江,徐蕾,朱西湖,等.少數民族地區農民創業培訓體系構建——基于甘南?甘孜的調查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9(7):104-108.
[5] 曹慧芳,夏海鷹.“1+3”農民創業培訓模式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1(3):157-159.
[6] 王晶.對農民創業培訓的思考:以河南省為例[J].農業經濟,2011(9):57-58.
[7] 張廣花.優化農民培訓模式的實踐與對策——以徐州市農民創業培訓重點班為例[J].江西農業學報,2009(21):188-193.
[8] 羅軍,張葉平.農民創業培訓?創業選擇與創業績效的關系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3(2):197-201.
[9] 唐艷紅,曹康.農民創業培訓博弈分析——基于長株潭地區農民創業培訓調查[J].繼續教育研究,2012(8):28-30.
[10] 張曉東.農民創業培訓的實踐與發展對策[J].中國農機化,2010(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