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昌選
(荊門市中醫醫院放射科,湖北 荊門 448000)
小兒輸液治療時因多次靜脈穿刺不易,故臨床多使用一次性靜脈留置針靜脈注射藥物。一次性靜脈留置針材質多為塑料制品,為X線透過性物質。留置針斷裂滯留體內極少發生,本院碰到1例。經頭顱多層螺旋CT 掃描后于手術室行“頭皮切開取異物術”取出殘留之留置針塑料軟管。

圖1 CT三維重建從側面(a)、正面(b)均可見嬰兒顱骨右側冠狀縫近囟門區見一長條形異物影
患者為8個月大女嬰,因咳嗽、發熱等癥在我院小兒科住院治療,期間使用一次性靜脈留置針靜脈注射藥物治療。輸液完畢護士準備將頭部靜脈留置針拔出時,小兒劇烈運動至靜脈留置針前端軟管意外斷裂,導致靜脈留置針前部殘留于小兒頭皮血管中。緊急將患兒送至放射科行頭顱多層螺旋CT 掃描。后于手術室行“頭皮切開取異物術”取出殘留之留置針塑料軟管1.4cm。
經頭顱多層螺旋CT容積掃描加三維重建后,CT骨三維成像提示前囟門右側可見一長約1.41cm短條狀稍高密度影,考慮為異物影(見圖1)。
一般X線攝影檢查各種組織器官影像重疊,各種密度疊加,有的邊界混淆不易分辨,不容易被發現。CR攝影、DR攝影比一般X線攝影分辨率有所提高,即使調節影像對比度、寬容度仍然不容易顯示清晰。一次性靜脈留置針材質多為塑料制品,其密度在X線攝影中屬X線透過性物質[1]。兒童頭皮輸液時因一次性靜脈留置針與頭顱骨骼肌肉軟組織密度重疊。而且一次性靜脈留置針與肌肉軟組織密度相近,在X線圖像上極難分辨。
一般X線攝影、CR攝影,DR攝影所見圖像均為二維平面圖像,雖然空間分辨率高但密度分辨率低。CT平掃所得為橫斷面圖像,相對一般X線攝影、CR攝影、DR攝影不僅密度分辨率高,且無層面外圖像重疊干擾[2],但空間分辨率反不如一般X線攝影。MRI的特點是軟組織密度分辨率比CT要高,特別是對含水量充足的器官及流動的液體顯示效果好。而對骨骼、空氣及其他含水分子較少的組織器官顯示效果一般,掃描時間太長,且對于不知名的體內異物行MRI掃描有較大的風險。
本例患者CT平掃之橫斷面圖像顯示靜脈留置針截面圖像呈點狀稍高密度影,但與周圍頭皮靜脈、動脈幾乎無法區分。將原始圖像進行薄層(0.6~1.5mm)重建,再通過不同方式的三位重建技術(如SSD、VRT、MPR、MIP等),能夠清晰、立體、直觀、多角度的顯示小兒頭皮異物大小、形態、密度、位置,與周圍組織的比鄰關系等(手術取出塑料軟管14mm)。多層螺旋CT容積掃描加三維重建既發揮了CT密度分辨率高,又發揮了重建的三維圖像空間分辨率高的優點,幾乎是一般X線攝影加CT掃描優點的完美結合,同時避免了二者的缺點。對于此類半透X線異物也能起到定位直至定性的作用,為臨床手術治療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
[參考文獻]
[1]孟代英.X線投照技術[M]. 2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493.
[2] 李國珍.臨床CT診斷學[M].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