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芳,陳艷霞,莫繼安
(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透室, 湖北 荊州 434000)
血液透析是治療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方法之一。隨著我國醫學科學、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全民醫保的不斷普及和完善,血液透析不僅是簡單的維持生命,更要提高生存質量。健康教育對預防遠期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重大的意義[1],護理健康教育已成為當前護理學專業最受矚目的學科之一[2]。我科對血液透析病人施行健康教育后,患者生活質量和遵醫行為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現報道如下。
2010年12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96例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
使用德國貝朗公司Dialog+透析器,采用Asahi公司13L空心纖維透析器,透析液為碳酸鹽透析液,流速500ml/min。
1)護理人員要有以人為本、關愛病人的情懷,關心、體貼病人,主動與病人交流,及時了解病人需求,并為病人營造一個好的治療環境,使病人感到人世間溫暖。并介紹同類透析病人的生活、工作情況,使病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
2)加強宣教,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首先要求護理人員加強學習,提高專科業務水平,增強宣教意識,把宣教工作作為護理工作的內容,做到常規宣教與隨時宣教相結合。如:首次透析要詳細向病人介紹透析的意義、方法,透后要指導病人飲食,做好瘺的保護等。對不遵醫行為的病人要耐心幫助指導,循序漸進,使其行為發生改變。通過科學化、合理化的治療和管理,提高病人自覺遵醫行為的能力。
3)提高護理人員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的認識,根據病人的需求進行有目標、有計劃、有措施的健康教育活動,并采取多種形式。
4)有規律的透析,控制液體入量,每日測體重,強化飲食,按時服藥,做好的瘺的保護。有規律的生活,保持情緒穩定,定期化驗檢查,控制血壓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
隨訪6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生活質量比較
調查結果表明,病人對生活沒信心,調查顯示有此類心理狀態的病人數最多。因透析病人長期受疾病折磨,飽嘗了疾病的痛苦及長期依賴透析維持生命的狀態,使病人極感生存的艱難,表現出無價值感,情緒消極,被動的接受治療,對生活喪失信心。
調查結果也表明部分患者未接受詳細的健康教育,從中發現護理人員對健康教育不重視,沒有建立系統的健康教育,缺乏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得一些患者對透析中相關的預防保健知識缺乏。
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3]。近年來通過對血液透析病人有計劃、有目的、有評價的健康宣教,影響和改變病人的健康行為,使其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從而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護士要認識到健康宣教的重要性,以精湛的護理技術和高質量的服務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李彩娣,何月,張建英.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家庭護士,2008,6(4):931-932.
[2] 張同華,王六芳,徐喜平,等.在病房開展健康教育的體會[J].中華護理學雜志,1999,34(4):249.
[3] 丁炎明.運用護理程序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J].實用護理學雜志,2003,19(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