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許勝,李茂龍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系,安徽 亳州 236800)
盛魁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安徽 亳州 236800)
余興華,王磊,李超群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管理學系,安徽 亳州 236800)
中藥材是亳州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藥業經濟快速發展需要現代化的物流運作水平作保障。目前,亳州中藥材物流發展步伐相對過緩,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及信息化建設都嚴重滯后,亳州的藥材種植、經營戶每年因中藥材生蟲、發霉、腐爛、變質及信息不暢等蒙受著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構建亳州中藥材產業集聚區,打造現代中藥物流中心迫在眉睫。通過市場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完善信息網絡,延伸中藥材產業鏈,發展電子商務,并朝著嶄新的商業模式進軍,從而發揮物流促進商流,物流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
就目前來看,亳州中藥材物流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但總體呈現上升趨勢,表現出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

圖1 2006~2012年我國人均藥品消費統計
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國家醫療保險和醫療體制改革的推行,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需求使得我國醫藥市場年增長率達到17%。據統計,我國人口已步入老齡化階段,未來老齡人口將以每年3%的幅度增長,從醫療衛生體系角度來看,這對醫療衛生支出的影響將會很大。據世界銀行官方預測,到2020年我國老齡化程度(65歲以上人口占比)為11. 53%,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43個百分點[1]。而用藥人群藥品總消費中老齡人的幾乎占一半以上,所以人口老齡化將使藥品消費幅度進一步增長,巨大的市場需求必將促使中藥物流量快速增長[2]。圖1為我國近年來人均藥品消費情況(資料來源于全球領先的醫藥市場研究公司IMS Health及《2011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
自從地級亳州市成立以來,亳州中藥材出口貿易額呈逐年增加趨勢。據亳州市商務局統計資料顯示,僅2005~2008年,亳州中藥材進出口額就由497萬美元增長到4534萬美元,4a增長超過9倍,并于2012年首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額累計實現16975萬美元。如今,中藥產業進出口已成為亳州市對外貿易發展的支柱產業。另據IMS Health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顯示,未來全球藥品市場將呈以下3大特點:發達醫藥市場國家由于受到專利藥過期和新一輪的預算開支緊縮而增長緩慢;新興醫藥市場國家對全球醫藥市場增長的貢獻將接近50%,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三大醫藥市場。可見亳州中藥物流產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亳州中藥對物流的需求將逐年增加。
中藥材物流需求的增長,帶動很多傳統物流企業更新升級,一些大型企業根據現代企業組織結構的要求進行重組,形成了“供、產、銷一體化”的企業聯盟;中小物流企業逐漸向專業化、個性化的特色物流公司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逐漸增多。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亳州商貿流通企業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積極開展物流配送業務,專業物流園區項目不斷涌現(圖2),其中以連鎖業、醫藥品物流等領域發展最快,形成了較大規模的物流中心市場,并建設了相應的配送中心,率先開始推廣、使用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發展電子商務活動,面向社會開展了專業化、電子化、一體化的物流服務,為中藥物流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

圖2 亳州大型物流園區概況圖
雖然亳州中藥物流需求增長迅速,中藥物流有了長足的發展和可觀的未來,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制約,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亳州中藥材物流基礎設施薄弱,人們對現代物流重要性的認識才剛剛開始,對物流在發展中藥產業中的地位認識不到位,對供應鏈管理更是缺乏應有的了解;中藥材倉儲現代化程度低,無法實現集約化和電子商務所需的物流配送條件;流通環節繁瑣,中藥材電子商務和國際化之路任重而道遠。當務之急是要理清思路,提高認識,把物流戰略規劃提高到重要議事日程,樹立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意識,力爭使物流成本支出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到物流發達城市的標準[3]。
亳州中藥材物流信息化功能沒有形成系統,更沒有形成網絡,沒有區域性的物流信息樞紐,中藥材沒有普及條碼技術,運輸中也沒有應用射頻跟蹤技術,無法實現防偽識別、定位、追蹤、監控和管理,現代化物流中的取貨、集貨、分貨、加工、送貨和信息服務等功能沒能發揮出來,物流技術和物流服務規范統一標準尚未建立。而中藥材屬特殊商品,市場需求變化大,價格漲跌頻繁,信息真假難辨,會導致其種植和購銷過程中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造成不少種植戶因信息不靈或受虛假廣告的誘惑而盲目引種種植,藥農承受較大的風險。
長期以來,中藥材種植分散在千家萬戶,生產方式原始,技術含量低,基本處于粗放型種植階段,集中度不高。藥材加工水平低、規模小,大部分是初級飲片加工,GMP達標認證進展緩慢。科技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精深加工企業和產品尚處在空白階段。真正的中成藥新產品的研發少之又少,大量經典、有效的傳統中藥處方沒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開發,使得高技術含量與高附加產品較少,缺乏能進入世界主流市場的品種。
大部分種植、加工、經營人員仍然沿襲傳統的種植、加工、經營模式和方法,對標準化、規范化知識知之甚少,GAP、GMP、GSP科研、管理、技術人員缺乏,培訓力度不夠,新技術、新標準的普及率低。現有物流企業中,表現出學歷層次中低的員工較多、高學歷者較少,一般員工居多、專業技術人員較少的人員結構。亳州中藥物流人才整體素質不高,學歷偏低,人才的培養、技術職稱評定等工作亟待加強。
藥材種子種苗的繁育基本上還處于農戶“自繁自用”階段,藥農和經營戶的不規范種植、采種和加工,致使藥材有效成分含量不合格,質量不穩定,有害物質超標現象突出。亳州生產中藥材的企業一般規模小、質量參差不起、生產管理及藥材的種植都缺乏嚴格的規范。同時,購銷假劣藥材等違法犯罪活動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中藥的聲譽,致使中藥材行業實現國際化步伐緩慢。
中藥材有一個重要特點,很難從外觀上識別出來,有些還需要進行檢驗,但是中藥材的檢驗非常復雜,很多問題通過檢驗也發現不了。要實現中藥材電子商務,只有靠商家信譽,然而信譽度的培養是個很緩慢的過程。近年來,中藥材市場一片混亂,游走在中藥加工和制造環節的中藥販子利用患者對中藥缺乏認知的弱點,大肆造假販假現象普遍,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消費者網上購買的信心。
亳州的中藥物流規模雖小,但從業者較多,基礎較好的中藥物流企業要主動對弱小的企業進行業務指導,有可能的話使之發展成自己配送對象、下游客戶。小型企業可將物流外包,聯大靠強,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業務,而不必建造新的倉儲設施或者長期租賃而花費過多資金,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顧客服務,改善服務質量。第三方物流供應商起到了連接供應商與用戶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使供需雙方資源共享,降低成本[4]。

圖3 “市場+基地+藥農”的經營模式
將亳州建設成全國最大的中藥材物流基地,培育專業市場,建立以專業市場帶動中藥材基地發展的模式。嚴格按照國家中藥材市場管理的有關規定,興建專業藥材市場,變松散型藥材交易為常年性藥材交易,利用專業市場,引導藥材種植大戶與藥市營銷大戶結成對子,按照“市場+基地+藥農”的經營模式(圖3),建立穩定的供銷關系,做到開發一處,鏈接一處,以點帶面,形成規模效益。
藥農層面:扶持種藥農戶,建立以農戶帶動生產基地的模式。種藥農戶是中藥材種植的領頭雁,充分發揮其示范作用,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引導農民及時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中藥材生產。
基地層面:藥材商業企業面向客戶,把藥農組織起來,建立GAP藥材貨源供應基地,聚焦亳州特色優勢的地道品種,提高在全國藥材市場中的競爭優勢,積極探索有效模式組織農民因地制宜提高組織化程度,實現中藥農業在地道性基礎上的現代標準化、產業化生產。
市場層面:對現有中藥材專業市場實現規范化、專業化、電子化,匯集當地乃至全國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符合GSP規范的現代化中藥材交易中心,切實把亳州建成安徽最大、全國重要的中藥材產加銷和信息服務中心。
亳州中藥材經營企業大多實行電腦化管理,但能與供應商、分銷商共享的數字網絡平臺寥寥無幾,因此,可以在亳州建設中藥材電子交易中心。以質量標準作為交易信用第一基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金融體系、物流系統,實現信息流帶動下的物流、資金流,三位一體的網上交易。從人流帶動物流的集市貿易傳統商業形態,向透明、規范、高效的現代化商業過渡[5]。具體來說,就是在不涉及企業機密的前提下,通過電子交易中心建設的信息交易平臺,讓一些重要的、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分銷商及時了解企業庫存及品種流向,甚至企業經營狀況,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高快速響應水平,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壓縮庫存,降低運營成本和風險,提高資本周轉率。同時,中藥材信息平臺的建設也會為產、供、銷實現有效導航,為產區、企業和政府做好信息參謀。
打破一家一戶、各自為政的局面,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路子,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帶動藥材事業的發展。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和支持多層次、多成份、多形式興辦中藥材生產、加工和營銷實體,積極培植新龍頭;形成“龍頭+基地+藥農”的產業格局,依靠龍頭企業強大的資金、技術、信息優勢和長期穩固的營銷渠道,對中藥材生產加工基地實行全方位質量管理和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結合亳州市自身實際,按照GMP要求加速現有中藥材企業的改造升級。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積極引進國內外資金和先進的生產設備、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進行藥材深加工,研制生產功能性保健系列產品、綠色標志產品,以提高初級藥材的科技含量,增加藥材附加值,如可將丹參提取為丹參素、丹參酮干膏,將銀杏葉提取為銀杏葉提取物等等,這些藥材提取物不但國內外制藥企業渴求,而且化妝品行業、食品行業也需求旺盛。各大藥材市場也可充分利用當地現有飲料企業,開發藥飲兩用產品,如人參酒、鹿茸酒等,充分發揮天然綠色優勢,樹立品牌,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努力開發國內、國際市場,擴大直接出口[6]。
提高中藥物流服務水平,改變“小而全”、“大而全”的局面,僅靠擁有先進的設施和技術是不夠的,而且物流業不僅僅是提高其內在的技術含量和管理水平,更重要、更迫切的是要先解決人才問題[7]。通過高質量的、系統的教育培訓,提高對中藥材物流的認識,明確物流在中藥企業管理中的現實目的,從而重視中藥材物流管理,改變現有中藥材物流人才知識結構,同時借鑒國內其他領域內物流教育的先進理論,建立起符合中藥材行業需求的合理知識架構。
亳州中藥產業要跟上時代步伐,立足競爭前列,更好滿足日益增長的顧客需求,需建立完善的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體系,整合中藥供應鏈上的各種優勢資源,信息共享、協同規劃,以改善和提高中藥物流運作效率,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制定科學的物流發展對策,充分發掘“第三利潤源”。
[參考文獻]
[1]余央央.中國人口老齡化對醫療衛生支出的影響[D].上海:復旦大學,2012:11-40.
[2]江許勝.亳州中藥物流發展芻議[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2010,(6):195-196.
[3]馬士華.供應鏈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4]游傳新.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的方法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62-63.
[5]曹 魁,何建民,劉 贊.亳州中藥材市場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研究[J].價值工程,2007,(10):105-107.
[6]李芏巍.亳州中藥材物流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R].廣州:廣州大學物流規劃設計研究院,2010.
[7]楊東紅,劉慶菊.我國物流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8):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