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肖敏
在政協編寫《歡度百歲》一書過程中,讓我對約翰·洛克菲勒說的這樣一段話深有體會,他說:“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一種活著的理由。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生活的質量。”
百歲老人胡家芝和她的剪紙在南京赫赫有名。1897年,胡家芝生于浙江桐廬一個書香門第,七八歲時就喜歡上了剪紙。那時,桐廬流行一種地方戲叫蘆茨戲。戲里鮮活的人物吸引了幼小的胡家芝,回家后她就拿起剪刀在紙上剪了起來。她沒有想到,這一剪,竟剪了一百年,從當年的黃發女童剪成了如今滿頭霜雪的百歲老人。
20世紀80年代,胡佳芝雖然已經八十多歲,但仍孜孜不倦,剪紙藝術達到了新的高度,創作出《萬象更新》《美滿人間》《鴛鴦戲荷》等一批精品。袁振藻教授曾說:母親雖然只是一位家庭婦女,但始終關心國家大事。每逢重大事件,老人都會精心設計一幅剪紙作品作為紀念。
理想是人生的太陽,信念是命運的主宰。即使到了百歲高齡,剪紙仍然是胡佳芝生活的一部分。2008年,111歲的胡佳芝在南京舉辦了個人剪紙藝術展。中國文聯成立60周年之際,特向胡佳芝頒發獎章,祝賀老人“從事新中國文藝工作60周年”。“橫跨三世紀,一剪成百年。”這位“壽星”跨越了三個世紀,實現了生命的超越,堪稱幸福女性。
仔細想來,幸福的女人應該扮演好生命的多元角色:第一個是工作的角色,第二個是家庭的角色,第三個是自我的心靈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是一個不同的舞臺,通過與家人、同事、自我的各種“對話”,不斷豐富著自己的內心。
每一個女人的幸福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幸福就如同一粒深深埋在心底的種子,只有不斷施肥、澆水才能開出鮮艷美麗的花朵。百歲老人胡佳芝一生熱愛剪紙藝術,享受著工作中的快樂,分享生活中的幸福。
(作者系江蘇省人民政府參事,省總女職工委員會顧問,江蘇省人口學會會長。)
(編輯 劉建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