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前同事,如今的一位鐵路局副處級干部,在劉志軍被雙規前,與那時候的劉部長握過一次手。那是在阜陽,劉志軍視察春運,她正在阜陽做著春運工作。春運結束后,我的這位同事回到上海。一位杭州某鐵路單位的老朋友來上海開會。我們仨在上海火車站以南的天目中路上吃火鍋。當時,杭州朋友直言:“劉志軍肯定要出事!”劉在鐵路內部,素以行事果斷驕橫著稱,一些話語頗讓鐵路職工覺得無奈,比如“寧肯犧牲一代中國鐵路職工,也要發展中國鐵路”。當時全國鐵路兩百多萬職工中,絕大多數一線工人聽了這話,心里洼涼洼涼的——原來咱都是犧牲品。而我的這位前同事在火鍋桌面上,說出了她對劉志軍的印象:“沒想到劉部長的手特別軟,感覺不到他是個狠角色。他對高鐵有功,工作勁頭又非常大。他這樣的干部,難道會出事?”
我的這位前同事,是個待人極好沒有心機之人,那時她根本想不到工作狂劉志軍背后會有多少齷齪事,畢竟劉部長的形象,還經常出現在央視新聞里,可正面著呢。沒過多久,劉志軍果然被逮了起來。一場驚天的腐敗案,被揭開了蓋子——原來進口高鐵配件可以是國內小工廠生產的;原來劉部長與女商人的關系,會像西門慶與王婆……
此次采寫《全球艷遇中國高鐵》封面報道時,劉志軍早已身在囹圄,再沒有艷遇了。法律已對其違法犯罪行為蓋棺定論。劉志軍出事后發生的“7·23”動車事故,也已過去了三年。當中國高鐵走出去時,有一種聲音不斷被放大——劉志軍對如今中國高鐵所打開的局面有功。其初任鐵道部部長以后,就一舉斬斷“中華之星”等國產閉門造車項目,之后走了一條別具一格的引進、消化、吸收之路。無疑,劉志軍有功于中國高鐵。
但就劉志軍案來說,其對中國高鐵之功,是抵不了其貪腐枉法之罪的。而沒有了劉志軍的中國高鐵,正要向全球推廣。這是一個哪怕劉志軍當年也可能想不到的局面。而此局面的形成,仰賴于中國高鐵體系的初具規模——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高鐵體系,并高效運行著,并且可復制。中國高鐵走向海外,是中國國力發展使然。至于高鐵后來人,則應該記住——功不能抵過,貪腐絕不可恕。 (本刊記者 姜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