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日明

北京懷柔雁棲湖召開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可謂舉國關注。一方面是討論的議題宏大,關乎中國數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發展路徑;另一方面會議牽扯利益方較多,為了保障藍天、交通暢通,停工、休假、限行等舉措數招連發。
近年中國辦過的大事不少,令人矚目有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這些盛會提升中國國際形象的同時,也是中國成長過程中的加冕禮:中國再次回到世界舞臺的中央。APEC在中國并非首次,13年前上海也曾舉辦過一次。之所以這次被格外重視,是此次會議涉及議題不論是亞太自貿區,還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圖謀深遠,僅中國新設的絲路基金,初始規模就高達400億美元,涉及國家利益重大。
APEC會議如此重要,投入自然不少。會議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中第一位的是主會場建設。早在2000年時,雁棲湖就被評為4A級風景區,但主會場所在地雁棲湖生態發展示范核心區,是因為這場盛會才進行整體升級改造,以“國際會都”的風貌迎接APEC。據懷柔區政府介紹,會議所在地涉及具體工程44項,僅拆遷、征收土地就有5100畝。工程造價可謂不菲,據估算可能高達上百億。為了保證安全,懷柔區新安裝1000組高清監控探頭,可在30米內分辨人臉、500米范圍監控。北京為APEC啟動高等級防控日均投入2.8萬名警力,懷柔城區百萬鮮花迎盛會、多措施增綠護綠、城區和鄉鎮環境整治等環境綠化整治項目,與會都建設的投入相比都算不上什么了。
除了一目了然的直接成本,還有看不見、摸不著的間接成本。首先是因避免霧霾、力保APEC藍天以及北京交通通暢而實施的京津冀晉蒙魯限產、多市限行。北京按“停車”、“停限產”、“停工”等方案先后處理375家關停退出的污染企業,包括在鑄造、鍛造等12個行業,機動車單雙號行駛、管控渣土運輸、貨運車輛以及外埠進京車輛,還大面積拆遷騰退了6片重點區域。北京周邊省市的停工減產力度更大,近千公里范圍內的城市都被控制。以河北為例,APEC會議期間,2000余家企業實施停、限產,2000多處工地停止施工,不但有監督人員駐廠駐點駐地24小時專人看管,還利用衛星、無人機全覆蓋、無間斷巡視。環保部也分階段督查,進行信息披露、責成整改。在京中央及北京市機關事業單位等,11月7日至12日調休放假。雖然政府不創造GDP,企業也沒有放假,但審批、申報等事情也會隨著政府停下來。放假前夕出京的車票機票十分緊俏,會議結束前的回京車票機票同樣搶手。而像六環內禁止普通貨運車輛通行及單雙號限行,使得涉及北京的郵件、快件難以正常運行,更是比比皆是。
如此嚴格的空氣保障措施,是北京奧運舉辦后極為罕見的,會議前北京果然天空澄藍,被戲稱“APEC藍”。大家都知道“APEC藍”是以暫時限制企業生產、損失短期GDP為代價的,考慮到今年經濟不景氣,這些代價就更顯沉重。
隨著中國國力上升,參與國際事務的積極性隨之提高,舉辦國際會議,謀求國際事務話語權,事屬難免。會議級別越高,涉及安保和儀式越復雜,不可避免地和會議舉辦地及其周邊的日常生活發生沖突。偶爾和有限的影響尚可接受,如果在頻繁開會的情況下,停工停產、限號限行等措施就難以頻頻出場,“APEC藍”也會逐漸失去魅力。
中國已經成為舉足輕重的大國,故宜以平常心面對世界。在中國舉行的國際性政治經濟活動,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具有平常心,才能避免顧此失彼。長期看,將這類大型活動納入正常的城市管理,應該是唯一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