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洪
在我國,養老金雙軌制飽受詬病。輿論普遍認為,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在職時不用繳納社保基金,退休后還能領取相當于退休前工資85%以上的退休金。而企業職工在職時要繳納社保基金,退休后領取的社保養老金額還遠低于公務員,實在是有失公平。因此要求并軌的呼聲異常強烈。
韓國現行的養老金制度是上世紀60年代建立的,與我國稍有不同。大體上說,也是雙軌制:公務員養老金和國民養老金(即全社會統籌養老保險,類似于我國企業職工的社保基金)。
韓國在職公務員工資水平總體偏低。韓國經營者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度韓國大企業本科畢業生新職員第一個月的平均工資超過300萬韓元(目前1元人民幣約兌170韓元),而中小企業的這一數據分別為260萬韓元和240萬韓元。但是最低級的九級公務員的起步月薪為120萬韓元,入職十年的九級公務員月薪也才274萬韓元。韓國現在職的公務員有107萬,其中65%為最低檔的九級公務員。通過行政考試的初任五級公務員的月薪也不過205.03萬韓元。而作為一級公務員(副部長級)的最高月薪為566.35萬韓元,更是遠低于大企業的高管們。
韓國公務員和企業職工一樣,在職時也要交納養老基金。不過數額有差距,前者高于后者。作為企業職工,個人和雇主每月各負擔職工工資的4.5%進國民養老金;而公務員,則由個人和政府每月各負擔公務員工資的7%作為退休后的養老金。這樣,韓國公務員退休后養老金明顯高于企業職工。這是因為公務員在職時繳納比例高于職工,再加上有國家財政補貼為后盾。以同樣是繳納20年、每月繳納33萬韓元為例,公務員養老保險退休后每月可拿219萬韓元,而參加國民年金制度的普通人,每月則只能拿87萬韓元,兩者差距明顯。
但現實情況是,韓國公務員養老金是入不敷出。根據韓國政府今年4月公布的《2013會計年度國家結算報告》,2013年公務員退休金支付額為9.5萬億韓元,虧空2萬億韓元,由政府財政支付。而今年預計虧空為2.5萬億韓元,2020年預計虧空將達到6.6萬億韓元。實際上近幾屆韓國政府對改革公務員養老金制度的呼聲都不絕于耳,最大的原因就是財政上不堪重負。
今年10月29日,樸槿惠總統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說時表示,韓國現行的公務員養老金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希望國會能積極配合政府的改革工作,力爭在年底前通過公務員養老金制度改革方案。樸槿惠指出,和韓國建立公務員養老金制度時的1960年代相比,韓國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韓國人平均壽命增加30多歲,養老金發放對象也由1983年的6000人增加至2013年的37萬人。這導致韓國養老金缺口日益擴大,國民需承擔的資金負擔進一步加重。
韓國執政黨推出了養老金改革方案,其核心改革要點是:公務員要“多繳少領”。“多繳”即公務員在職時繳納的養老基金要由占工資的7%提高到10%,等于增加了40%以上。公務員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總數將下降34%。
推遲公務員退休年齡,以延遲他們領取養老金時間。現行制度,公務員最早56歲就可以領取養老金,普遍情況下要比企業職工平均早五年時間。該改革方案擬定了“公務員從65歲開始領取年金”。將從2023年開始,公務員養老金領取時間逐步推遲,最終從2031年開始,公務員從65歲起領取年金。
顯然,這項改革將大幅減少公務員的福利,引起公務員的強烈反對也勢所必然。
目前韓國在職的公務員數量是107萬,退休的公務員為37萬,加起來被改革的對象總共是144萬,再加上他們的家屬就是800萬。這在一人一票的選舉社會里,幾百萬張選票是韓國政府和執政黨無法忽視的社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