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倫




幾天前CBA新賽季揭幕戰,突如其來的一件場外新聞引發了許多球迷的熱議——中國籃協以注冊手續為由禁止上?,敿鼓谢@11號球員吳冠希出場,隨即,姚明投資的上海東方籃球俱樂部兩次發文提出抗議,掀起了“炮轟”籃協的風暴。
目前,中國體育界正處在國務院“三大球產業化”改革春風的熏陶之下,以及中央巡視組向總局反饋巡視情況的“敏感時期”,姚明終于向一直都在重復著“足協式錯誤”的中國籃協憤怒叫板,確實令人關注。人們很想知道,圍繞著事件的本身,姚明究竟在與籃協爭什么……
糊涂官難斷糊涂賬
其實,有關“吳冠希事件”情況復雜,一言難盡,許多人在既不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也沒有多大興趣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的情況下,就給姚明拍手叫好,這一方面是因為姚明與生俱來的超高的魄力和人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籃協這幾年從管理到成績給人的印象分實在太低。11月9日,上海東方男籃俱樂部對外公開了發給中國籃協的律師函,這標志著,姚老板和他的男籃俱樂部已鐵了心將“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職業籃球道路進行到底,全面挑戰由中國籃協一手導演的“有法不依,朝令夕改”的“偽職業籃球”。
圍繞著吳冠希一案,事情還是要從11月1日CBA聯賽首輪說起。上?,敿龟牽蛨鰧﹃囌憬碇葶y行隊比賽賽前40分鐘,籃協官員突然通過當值技術代表通知上海隊,球員吳冠希因聯賽注冊手續不全無法上場。姚明得知此事后非常憤怒。為表達不滿,上海男籃當晚仍將吳冠希列入首發陣容,并讓他上了場。直到被裁判要求換下時,才讓張兆旭換下吳冠希。賽后,籃協技術代表詢問上海隊主教練馬躍南“為什么這樣做”,馬躍南直言“這是姚老板的意思”。
對此,很多人不理解,上賽季就代表球隊出戰、季前賽也照常比賽的吳冠希,怎么就突然被“封殺”了呢?知名籃球評論員楊毅認為,“吳冠希事件”是CBA歷史上首次出現一家俱樂部敢于獨立表達對中國籃協的抗議和不滿,何況這家俱樂部的老板是姚明。在CBA多種多樣的球隊屬性中,姚明是私營球隊老板的代表。他的憤怒,也象征著職業聯賽發展的真正主體對官辦屬性的管理機構的強烈抗擊。
據了解,吳冠希本來是北京奧神隊的運動員,今年原奧神老板李蘇過世后,球隊已經解散,但包括孫悅、張松濤、黃海貝、李偉、吳冠希在內的多名球員已經被正式轉會至北京首鋼俱樂部,成了北京首鋼的人。但和其他那幾位一直跟著首鋼隊訓練的運動員不同,據北京首鋼隊的總經理袁超介紹,吳冠希一直處于聯系不到的狀態。當初奧神隊由于長期沒有比賽可打,運動員都比較松散,也不長期集中,到了要找吳冠希的時候,家里人說他去美國了,所以一直聯系不上。很早以前,上海方面曾經找奧神談過,說想要吳冠希;奧神方面在和北京談集體轉會的時候也特別對北京叮囑,在吳冠希轉會至北京后,希望北京能把他租借給上海使用。北京方面也同意了,但和奧神隊一樣,也是一直找不著人。
然而,上海方面則給出另外一種理解。上海在和奧神有過接觸之后,早就找到了吳冠希本人。吳冠希很有天賦,年紀輕輕,對在奧神無球可打的狀態很不滿,也很想自主選擇命運。上海隊內線缺人,確實很需要他。吳冠希和奧神確實有工作合同,和奧神很多運動員一樣,合同年限長達20年以上。但據上海方面介紹,雖有勞動合同,但因為球隊長期處于松散狀態,也沒有比賽,奧神已經很久不給吳冠希發薪水了。吳冠希為了獲得自由身,在夏天通過律師已經給奧神方面發出了律師函,聲明已經很久沒有收到薪水。奧神方面的律師也回復確定收到了律師函,但在此后三個月內,奧神仍然未給吳冠希支付薪水。上海方面和吳冠希的律師據此判斷,根據勞動法,吳冠希與奧神的工作合同已經解除。上海因此與吳冠希簽訂了新工作合同,并依據中國籃協規定,提交了為吳冠希在CBA聯賽注冊的全部材料。手續齊全,有法可依。
結果呢,北京首鋼覺得自己吃了啞巴虧,但他們和吳冠希又沒有個人合同,只能讓奧神出面告上籃協。中國籃協一道禁賽令,引來籃壇滿城風雨。以姚老板為首的上海男籃利用法律武器,依據《勞動法》和籃協相關法規制度,一條一條“質問”籃協。東方男籃俱樂部在發給籃協的律師函中明確提到:北京奧神已于2005年經貴會批準退出注冊,其不受籃協制訂的規則制度的約束,同時,其也不享有籃協制訂的規則制度所賦予的經籃協注冊的俱樂部的各項權利;吳冠希與北京奧神之間的雇傭關系應遵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而吳冠希也通過律師解除了其與北京奧神的勞動關系;吳冠希與北京奧神之間可能產生的爭議,均不會影響吳冠希與北京奧神之間的勞動關系已經解除的事實;吳冠希從未與北京首鋼簽署試訓合同或聘用合同,北京奧神與北京首鋼之間就球員轉會產生的爭議,不應妨礙吳冠希與東方籃球之間簽署籃協球員合同,不應妨礙東方籃球依據《注冊管理辦法》的規定向籃協辦理吳冠希的球員注冊。
可見,東方男籃依據法律、法規將吳冠希轉會上海的事實陳述得頭頭是道,滴水不漏。
面對姚老板的“強硬叫板”,籃協沒有公開回應,而是向外界傳遞一種“自己也是受害者”的信息:因為姚明在籃協心目中有特殊的分量,所以籃協開綠燈默許上?!跋壬宪嚭笱a票”,但上海卻壓根沒打算補票,扭過頭來怒吼道:“你的規矩是先買票后上車,既然我已經上車了,那說明之前我已經買票了,你現在為什么要趕我下車?”籃協或許非常后悔,他們在此事中最大的錯就是因為太在乎姚明,所以從體測時就開綠燈。在9月體測前,籃協最初并不同意吳冠希體測,還是勸說上海隊盡快和奧神私下達成協議,以避免可能出現的糾紛。這一次,上海不再置之不理,而是拍胸脯保證,他們和奧神的潛在糾紛是非常非常小的問題,他們肯定能很快就解決掉此事。
因為姚明是上海隊的出資人,姚明曾為中國籃球做出貢獻,所以上海隊在籃協心目中的分量也不一般。而且姚明在媒體前具有巨大的輿論影響力,所以籃協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想得罪姚明。正是鑒于上海隊在對待潛在糾紛極其自信的態度,再加之姚明的面子,此外也不想耽誤一位年輕球員的生涯,綜合這多方面的考慮,籃協當時就不再說話,默許了吳冠希代表上海隊體測,接著又默許了吳冠希代表上海參加了CBA季前賽。
講到這里,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呵呵”了。難道中國籃協這么多年都是這樣工作和管理的嗎?不依據法律法規,更多的時候都是看面子,靠關系,憑感覺,走后門……由此很容易得出結論:如果北京首鋼和北京奧神沒有聯手抗議,那么吳必將順理成章征戰CBA;結果在CBA開賽之際,意外遭到北京兩家俱樂部聲討后,籃協才不得不做出“封殺”吳的決定。這真是典型的“屁股決定腦袋”,糊涂官難斷糊涂賬,與當年的中國足協簡直如出一轍。
不作為注定“偽職業”
近兩個多月來,國家籃管中心和中國籃協(實際上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而已)比以往任何時候就要忙碌。
首先是國務院發頒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即備受外界關注的國務院第46號文件。文件要求推進職業體育改革,拓寬職業體育發展渠道。鼓勵具備條件的運動項目走職業化道路,支持教練員、運動員職業化發展。文件明確指出需要完善職業體育的政策制度體系,擴大職業體育社會參與,鼓勵發展職業聯盟,逐步提高職業體育的成熟度和規范化水平。完善職業體育俱樂部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改進職業聯賽決策機制,充分發揮俱樂部的市場主體作用。中央要求進一步抓好潛力產業,以足球、籃球、排球三大球為切入點,加快發展普及性廣、關注度高、市場空間大的集體項目,推動產業向縱深發展。
中國籃球以往長期稱霸亞洲,只是近幾年成績開始明顯下滑,規劃職業聯賽的藍圖,開發籃球產業,對于籃協來說這似乎并不難。這不,聽到中央指示聲音,籃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立即采取行動,成立了全新模式的CBA裁判管理委員會?;@協以實際行動證明,他們放開了裁判權,由姚明等五位俱樂部投資人主導“裁管會”,負責裁判的管理、選派和任免。對此,體育評論員楊華撰文稱,粗一看,籃協走出職業化改革第一步,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細一想,其實不然。這或許正是籃協敷衍搪塞的權宜之計。業內人士都精楚,CBA這塊大蛋糕真正有誘惑力的是商務開發,而籃協并沒有把商業活動自主權交還俱樂部,只是將“裁判權”視為燙手的山芋,下放給了裁管會。籃協有保障CBA裁判公平公正公開的責任和義務,裁判工作非常容易引起爭議,又沒有好處可圖。近幾個賽季裁判陷入信任危機,圍繞裁判的炮轟和指責不斷,籃協與其費力不討好地主持裁判工作,倒不如甩掉這塊沉重包袱。所以籃協促成獨立于籃協的裁管會,名為放權,實為卸責。以后一旦出現裁判糾紛情況,籃協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這事兒不歸我們管了,有什么不滿去找裁管會!”五人裁管會除了姚明,還有北京首鋼俱樂部副總經理袁超、東莞新世紀投資人梁志斌、遼寧隊總經理嚴曉明和八一隊總經理徐積為。以前人們抵制“又當球員,又當裁判”的潛規則,而現在變成了姚明等人是“又管球員,又管裁判”。CBA平白無故出現了五個特權球隊,這是經過民主推選出來的么?如果裁判出現傾向性很強的判罰,五支特權俱樂部篤定會被批得體無完膚。這又涉及到權威性的問題,籃協管裁判給“官哨”創造滋生條件,而五大老板管裁判無法避免為本方俱樂部謀利的猜疑。
業內有人質疑籃協不是在搞真正的改革,而是“挖下深坑待虎豹,撒下香餌釣金鰲”。籃協給姚明挖了個大坑,以后最令人焦頭爛額的裁判爭議,可能都要推給大姚了!籃協看上去很是欣賞姚明,給你個裁委會的領導當當,實際上并沒有真正放權。國務院第46號文件的下發,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姚明在兩會期間的提案《改革管理體制,開放人才選拔,促進中國籃球可持續發展》啟發的,姚明要動籃協的奶酪,籃協的一些既得利益者怎么可能和姚明“一起愉快地玩耍”?
然而,與制定職業化和產業化的宏偉藍圖不同的是,近日籃協卻遭遇到了類似足協官員當年所經歷的恐懼和彷徨,夜寐不安,提心吊膽……
11月2日,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向國家體育總局反饋了巡視情況,談及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圍繞賽事的行業不正之風反映突出,賽事審批和運動員裁判員選拔選派不規范、不公開、不透明;比賽違背公平原則、弄虛作假,破壞賽風賽紀現象比較嚴重;賽事開發經營混亂,缺少必要的規范和監督;總局直屬單位行政、事業、社團、企業四位一體,權力高度集中;干部兼職普遍,利益關系復雜。隨后,中紀委官方網站又轉發評論文章稱:“職業化改革20多年來,中國足球不僅成績上不去,還成了產生不正之風和腐敗的溫床。”
中紀委炮轟中國足球,仔細對號入座,籃協也好像日子并不好過:“不作為,賽風不正,弄虛作假,賽事開發經營混亂,權力高度集中,利益關系復雜,不規范不公開不透明,還有腐敗的溫床……”有網友調侃,有哪位籃協高官敢拍胸脯說上述種種問題與他們毫不相干?
顯然,權力與責任的不對等,讓籃協官員總是居高臨下,處處顯示的不是管理者的嚴謹和尊嚴,而是權力的傲慢和行政官場的圓滑。不反思自己的問題,不敢深化改革,總想營造歌舞升平、繁榮火爆的假象,時不時收拾處罰一些俱樂部和不聽話的賽區。人們對CBA早已亮起不信任的黃燈。昔日的亞洲籃球強國,竟然不敵中華臺北、伊朗和韓國。近些年,關于黑哨、關于CBA涉賭、全運會利益鏈,中國籃協如同當年的中國足協一樣飽受指責。盡管媒體一再呼吁,可是CBA官員和裁判員及相關從業者依然我行我素,直到中央巡視組進駐總局,才讓外界看到掃黑的力度和希望。
事實證明,多年來籃協的不作為,注定了CBA的“偽職業”。今年初,姚明在談及CBA現狀時,深有感觸地說,CBA再不改革就會逐漸落寞下去,“不管是俱樂部投資人也好,還是籃球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也好,都明白改革是提高中國籃球水平的唯一辦法。這個力度有多大將決定我們走多遠”。為什么過去體育總局推出的這些改革方針都受到很大非議,每次局內人都難以做到徹底的改革,用一句粗俗的話說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另外,辦賽權和組隊權兩個最大的權力,是否可以下放到一定層次?!拔蚁M谶@兩點上面要有一些突破”,要有真正的改革。
去年底,國家籃管中心主任信蘭成在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表示將積極推進CBA聯賽管辦分離,并成立股份制的CBA聯賽公司。在信蘭成描繪的藍圖中,首先要成立脫離事業單位的聯賽辦公室,組建專業管理和運營團隊,接下來,在管理和運營團隊組建完成以后,擬在下個賽季前,以CBA聯賽辦公室為基礎,籌備成立CBA聯賽公司。而CBA聯賽公司在CBA聯賽委員會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在聯賽競賽業務上依法接受中國籃協的領導監督。如今在問到關于未來CBA公司的事宜,有俱樂部投資人直截了當地表示“這個遠著呢,不知道哪年哪月的事情了”。據了解,這個提案目前只屬于務虛狀態,甚至還沒有具體未來的時間表。此外,信蘭成解釋了未來CBA公司籃協一票否決權的含義,只要聯賽公司不提出脫離體制,脫離體育總局這樣的議題,基本上不會動用這個否決權。說到底,籃協依然一家獨大,這樣的改革,只能是“換湯不換藥”。
沒有真正意義的管辦分離,沒有全面深入的問責,不徹底打破不作為和亂作為的瀆職行為,CBA注定還要出現更多的問題。盡管一個姚明改變不了CBA“偽職業”現狀,但是姚明要對籃協的種種潛規則說不。此次姚明沖冠一怒,叫板籃協,可以理解為,他已經不愿意再玩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游戲了,姚明不是在為自己的俱樂部而爭,而是在為整個CBA而爭,他在爭一個CBA公平發展的環境,CBA20年,有太多的暗箱操作,太多的幕后交易,現在他已經不想再這樣玩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