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艷娟


“想要在市場競爭中獨占鰲頭的營銷人員必讀阿爾·里斯的書,每一位CEO都不希望競爭對手看到阿爾·里斯的書!”上世紀末,當中國人正瘋狂地閱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時,其作者斯賓塞·約翰遜卻用上面的話向阿爾·里斯(下文稱里斯)表達敬意。
里斯是享譽世界的營銷大師,被美國《公關周刊》評為20世紀100位最有影響力的公關人物之一。他的觀點被美國營銷學會評選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營銷理念,其內容歸納起來只有兩個字——定位。
在里斯看來,營銷是一場戰爭,消費者的頭腦是戰場。“定位”就是在顧客頭腦中尋找一塊空地,扎扎實實地占據下來,作為“根據地”,不被別人搶占。這一獨到理念,與里斯的經歷密切相關。
現年89歲的里斯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上世紀40年代末,高中畢業后的里斯加入了美國軍隊,并被派駐到朝鮮戰場。經歷短暫的軍旅生涯之后,里斯進入印第安納州德堡大學就讀,并于1950年取得了文學學士學位,隨后他加入了通用電氣,在營銷部工作。
為了做好營銷,里斯讀了大量的書籍。但對他產生巨大影響的不是營銷著作,而是一本心理學小冊子。1956年美國認知心理學先驅喬治·米勒發表研究報告《神奇的數字7+2:我們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局限》,提出了著名的“7法則”:人只能記憶有限的信息,所以人們通常把信息分類存儲,而每個類別通常不能記憶超過7個信息。
“營銷是一種發自心智的表達,你要想辦法攻占心智。”1963年,里斯成立了自己的廣告咨詢公司。他把公司的營銷哲學確定為“用一種最簡單清晰的方式表達復雜的產品,所有營銷活動都基于顧客的心智展開”。但是如何“用一種最簡單清晰的方式”來表達這一想法呢?里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詞。
1969年1月3日晚上,公司員工特勞特發郵件給里斯:“我想到了用‘定位’這個詞來概括你的想法……”里斯立即回復同意。1972年,里斯和特勞特在《廣告時代》雜志上發表了《定位的時代》一文,定位理論宣告誕生。按照文章的說法,要想在這個傳播泛濫的社會里取得成功,企業必須在消費者心智中創造一個“定位”,讓消費者一看到公司名稱就能想到它是做什么的。
不過,定位理論在當時沒有引起太多關注,因為大企業正在忙著搞多元化經營,什么領域都想涉足。只有少數人留意到,里斯在文章中預言:因為無法形成新的定位,通用電氣和美國廣播公司開拓電腦領域的舉動注定無法成功。
兩年后,美國廣播公司在耗資2.5億美元之后宣布關閉電腦部門,通用電氣的電腦部門也被迫出售。此時,《工業營銷》雜志刊發了文章《定位回放:通用電氣和美國廣播公司為何不聽忠告?》,定位理論迅速走紅。
在此后的很長時間里,里斯靠寫文章和四處演講來宣傳定位理論。但很多人驚訝地發現,里斯在名片上沒有印“定位”,卻印著另外一個詞“聚焦”。
“這是問題的答案。”里斯解釋說,很多顧客認同定位理論,卻不知道如何定位。“聚焦讓問題變得簡單。”里斯說,早期香煙是男女都可以抽的,所以很多香煙廣告里都是一男一女。后來,萬寶路第一個聚焦男性香煙,廣告里只有西部牛仔。于是,萬寶路迅速成為人人皆知的香煙品牌。另一個例子是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早期美國多數航空公司致力于多樣化,有頭等艙、經濟艙、貨運艙,又同時具備國內外兩條航線,只有西南航空公司肯放棄貨運艙、頭等艙、國外航線等,甚至只使用波音737一種機型。現在,當初紅火的西北航空、美國航空等都被收購了,而西南航空依然存在。
里斯把追求全面發展的公司稱為J理論公司,即Japan(日本)模式,核心是“越寬廣越好”,代表是富士通;把專業化公司稱為A理論公司,即America(美國)模式,核心是“越狹窄越好”,代表是戴爾、英特爾、微軟。他認為,有專長的公司更賺錢,富士通的利潤率確實落后于戴爾等公司。
不過,很多客戶提出,自己旗下有多個檔次的不同品牌,不能一起定位。牛仔品牌李維斯準備推出非牛仔類休閑服裝時,一些高管強烈反對,認為這會沖擊消費者對李維斯的認知度,使李維斯多年來確立的定位毀于一旦。公司老總也猶豫不決,專程找到里斯尋求對策。
“這完全適用第二個品牌法則,再創造出一個品牌,讓每個品牌都有聚焦效果。”在里斯的建議下,李維斯在推出休閑服裝時使用了“Dockers”品牌,在宣傳策略上也完全區別于李維斯,現在其價值達到了10億美元。無獨有偶,經常被里斯批評的日本企業也效仿了這一做法。豐田汽車推出高端產品時,就創造了第二個品牌——雷克薩斯。
進入新時代,隨著“粉絲經濟”的盛行,有觀點認為,如果能把客戶變成企業“粉絲”進行產品線延伸,就可以突破定位理論。對此,里斯的回答是:“短期來看,這樣確實可行。然而長期看,這不會奏效。”他舉例說,1981年,IBM推出PC后,在美國的市場份額一度高達50%,擁有大批“粉絲”。然而當康柏(聚焦便攜)、戴爾(聚焦網絡直銷)等定位更好的品牌出現后,IBM很快丟失了在PC市場的領先地位。當IBM在2005年將其PC業務完全出售給聯想時,它的市場份額大約只剩5%。
1994年,里斯與女兒勞拉建立了里斯伙伴咨詢公司,迅速成為頂級咨詢公司之一。如今,里斯專門輔導年營業額超過10億美元的大企業,每小時的咨詢費高達2.5萬美元。
除了做咨詢,里斯還為多家媒體撰寫專欄。他不在乎是否能將一個理論講得圓滿、完善,而是看重文章是否真的對營銷人員有用,能否解決實際問題。比如,在分析管理人員和營銷人員的區別時,里斯只用了5句話就點明要害:“管理人士面對的是現實世界,而營銷人士跟消費者的心理世界打交道;管理人士首要考慮品牌,營銷人士則首要考慮品類;管理人士希望能生產出更好的產品,營銷人士希望生產出與眾不同的產品;管理人士希望擁有全線產品,營銷人士只希望有一條狹窄而集中的產品線;管理人士以市場中心為目標,營銷人士瞄準的則是市場的末端。”
里斯發現,管理人士都是左腦思考者,他們都具備卓越的口頭表達能力、邏輯思維和分析思考能力;而大多數營銷人員是右腦思考者,他們注重視覺感,感性并且習慣整體性思維。真正能贏得消費者的其實是那些能彌合兩種思維的公司,如蘋果公司,“因為喬布斯將CEO和首席推銷員合二為一。”
在里斯心中,另一個這樣的人是女兒勞拉。由于年齡的關系,里斯現在很少露臉,勞拉則極為活躍。盡管已結婚多年,勞拉仍保留著“里斯”的姓氏,把這當做自己最好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