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莉
【摘要】本文詳細介紹了鐵嶺廣播電臺實現網絡化建設的三個重要部分,闡述了廣播的發展與先進的網絡技術密不可分。
【關鍵詞】自動播出網在線廣播辦公自動化
隨著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有關廣播電臺的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涌現。但受到新技術的影響,電臺自身也在發生著技術變革。這些變革具體表現為:電臺節目的制作、保存、播出、傳輸、監測以及辦公管理等多個環節,因此,鐵嶺人民廣播電臺已然成了一個網絡化的電臺。
一、自動化播出網
自動化播出系統是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在廣播電臺應用的最重要體現。2000年鐵嶺電臺引進英夫美迪公司的air2000音頻播出系統,建成了自己的自動化播出網絡。音頻工作站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能夠以數字方式處理節目的計算機。多臺各種功能的音頻工作站聯結在一起,再加上服務器和節目存儲系統,構成了一個可自動播出節目的局域網。
1、自動化播出網的技術支持
(1)計算機網絡;(2)大容量存儲;(3)計算機;(4)專業錄音卡;(5)專業錄音及播控設備。
2、自動化播出網的軟件支持
(1)Windows NT4.0;(2)Windows98;(3)Microsoft SQL Server 7.0;(4)專業音頻制作及播出軟件。
3、音頻工作系統的構建
(1)網絡鏈接:采用以太網技術構建,應用IP/CIP 協議管理。遠距離以網線連接。其中主干網交換機采用負載均衡、全冗余主備方式,以保證高可靠性。(2)網絡結構:音頻工作站由播出服務器、資料服務器、慢錄站和其他應用服務器等構成。對于主要直接參與節目制作、播出的重要服務器都采用群集方式進行冗余備份。服務器操作系統采用WINDOWS98系統,以域的方式對音頻工作站進行管理和監控。
4、音頻工作系統主要功能
音頻工作站涵蓋整個廣播內容生產業務流程,是節目生產且安全級別較高的主要功能網。主要由五大部分構成:錄制工作站、播出工作站、審查工作站、管理工作站和四軌錄音編輯軟件。
5、音頻工作系統的功能特點
(1)安全可靠:安全播出是廣播電臺的生命線,音頻工作系統承擔了廣播電臺節目制作、播出的重要任務。具備極高的安全性、可靠性。(2)實時高效:實時性是廣播節目制作和播出的特點,音頻工作在多個方面提供了大量技術手段,以滿足廣播節目(特別是新聞類節目)實時高效的要求。如現場直播、主持人主持節目等。(3)運行可控:運行可控是對網內生產業務的運行狀態、異態故障等過程進行監測、分析、控制,是實現廣播播出安全的必要條件。(4)資源共享:音頻資料是廣播電臺業務生產的重要資源,通過音頻服務器和資料庫節目管理工作站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共享,提高了資源的使用率,有利于挖掘素材的利用和節目生產的潛力。(5)流程化操作:廣播直播網貫穿了素材采集、節目制作、播出申請、質量審核、節目編排、節目播出、資料管理等的全過程,是由多個環節構成,多個崗位協同實現的流程化操作。這樣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責任明確。
音頻工作站的引進使得傳統的制作播出設備如開盤機、CD、卡座乃至效果處理器等均被取代,有了這樣的網絡,帶來了技術方面可喜的變化:節目的錄制、存儲數字化;傳輸網絡化;編輯制作可視化; 播出自動化、精確化。
二、辦公系統網絡化
辦公管理網這一部分,是指鐵嶺電臺各系列臺及各部門日常辦公所用到網絡。各辦公室所使用的電腦,通過交換機相連,這樣既可以連接到互聯網,成為電臺與外界聯系的主要手段之一,又可以成為電臺內部信息傳送的主要手段。真正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辦公成本。
三、電臺搬上互聯網
不管是國家級、還是省市級電臺,它的信號覆蓋范圍都是有限的。如何讓更多的人聽到自己的聲音也成為所有電臺管理者都在關注的一個問題。于是出現了一種新的播出方式:互聯網播出。現在幾乎所有的電臺都有了自己的網站。2007年鐵嶺人民廣播電臺在互聯網上安家后, 互聯網成為傳播自己聲音的載體, 全世界只要有互聯網的地方就能聽到我們播出的信號。全世界數量巨大的網民都成為了電臺的潛在聽眾。互聯網不僅給電臺提供了一個傳播信號的載體, 尤其重要的是給電臺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優秀平臺。電臺可以把所有聽眾感興趣的或是與自己有關的信息以包括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在內的多媒體的形式提供給瀏覽自己網頁的人。電臺的網站改變了傳統方式下聽眾的收聽模式。聽眾由被動收聽變成了主動選擇, 形成了一種交互式的聯系。
總之,電臺的發展與網絡技術密不可分。這些新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技術指標,加大了覆蓋范圍,減少了電臺的運行成本,同時一個運行高效、效益良好的網絡化電臺也是科技進步的必然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