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23.4
摘 要 目的:探討醫院藥房常見拆零藥品維生素B1、對乙酰氨基酚片的穩定性分析與管理方法。方法:將維生素B1、對乙酰氨基酚片在規定環境下進行分裝留樣,在第0、14、28、56以及84天內對于藥品的含量進行測定。結果:維生素B1片在實驗第28天之后的測定中,其平均標示量測定結果92.83%,已經達到標準的臨界值范圍,并且在第56天的測定時,測定結果達到了96.14%,已經顯示其不符合標準或者已經發生異常變化;對乙酰氨基酚片含量變化并不明顯,在84天后也處于合格范圍內。結論:拆零藥品應根據各自的藥品性質選擇相對應的藥品包裝材料和存放環境,同時注意在分裝藥品的外包裝上注明其有效期。
關鍵詞 拆零藥品;穩定性;管理;維生素B1;對乙酰氨基酚片
Stabilit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mmon dismantle medicines in hospital pharmacy
Song Wei
Shengdong Hospital of Shandong Dongying 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257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method of the common dismantle medicines vitamin B1 and acetaminophen tablets in hospital pharmacy.Methods:Vitamin B1 and acetaminophen tablets were separately arranged to take samples in a specified environment.The content of drugs was measured at 0,14,28,56 and 84 days.Results:After 28 days of experiment,the average amount determination result of vitamin B1 was 92.83%,and it had already been reached the standard critical value range.The determination result at 56 days reached 96.14%,and it had shown that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 did not meet the standards or had abnormal changes.The content change of acetaminophen tablets was not obvious.It was also in the qualified range after 84 days.Conclusion:Dismantle medicines should be based their pharmaceutical properties to select the corresponding drug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storage environment,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dicate its validity in the outer packing of repackaged drug.
Key words Dismantle medicines;Stability;Management;Vitamin B1;Acetaminophen tablets
拆零藥品是醫院藥房的常見藥類型,指醫院藥房師和臨床醫生為了能夠滿足不同疾病對于藥物的需求,在進行處方用量調配的過程中,對于藥品原包裝實施拆除處理后再次裝到口服藥袋或者外用藥袋中,以供患者使用的藥物[1-2]。本文對醫院藥房常見拆零藥品的穩定性進行了實驗和分析,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充足的理論依據。
資料與方法
試驗藥品和儀器選擇:本次研究中首先對各拆零藥品穩定性做出了文獻調研,立足于藥品的穩定性,綜合考慮本院的實際條件,選擇出了維生素B1片以及對乙酰氨基酚片兩種常見藥物來進行含量測定。原因在于,維生素類藥品本身就具有較差的穩定性,大部分情況下都容易出現分解、易氧化以及易潮解等多種問題。將其作為研究對象,有利于分析絕大多數穩定性較差藥品的拆零后所具有的有效期范圍大小。而對乙酰氨基酚片的性質本身就相對較為穩定,一般來說其含量不會輕易的出現變化,依次為研究對象,有利于分析化學穩定性相對較高的藥品拆零后所具有的保存期限的范圍[3]。①實驗藥物:實驗中選擇的是維生素B1片,藥品批號(略);而對乙酰氨基酚片的藥品批號(略);在稀鹽酸方面選擇的藥品批號分別為(略);最后氫氧化鈉片狀藥物選擇的藥品批號(略)。②實驗儀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電子天平是梅特勒托利多AL104;選用的紫外分光光度計則是TU1810PC型紫外分光光度計;使用的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是DHG-9070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
方法:試驗藥品維生素B1片和乙酰氨基酚片均分別在拆零后的第0、14、28、56以及84天內做藥品含量測定。①測定維生素B1片:研究人員取本品20片,對其進行研細,并通過精密稱取適量,一般大小應接近維生素B1 25 mg,然后將其放置到100 mL大小的量瓶中,接著向其中加入鹽酸溶液70 mL,為了使藥品能夠盡可能充分溶解,還應當持續振搖15分鐘,完成之后再加鹽酸溶液進行稀釋到刻度,并且搖勻。將溶液利用干燥濾紙濾過,再通過精密量來取續濾液5 mL,完成之后將其放置到另1個大小100 mL的量瓶中,然后在其中加入鹽酸溶液進行稀釋到刻度,再次搖勻。最后根據照分光光度法對其進行測定,也即是在246 nm的波長處對于吸收度大小來進行測定,根據C12H17CIN40SHCI的吸收系數,也就是E是421來進行統計分析。注意標示量大小需要控制在90~110%,并且要求RSD大小應當控制在1%以內,只有這樣才可以表明樣品含量測定能夠符合要求。②測定對乙酰氨基酚片:研究人員取本品10片,將其研細,進行精密稱取適量,一般應當接近于對乙酰氨基酚的40 mg,然后將其放置到250 mL大小的量瓶中,在其中加入濃度0.4%的氫氧化鈉溶液50 mL以及水50 mL,然后將其持續振搖15分鐘,接著再加水到刻度,對其進行充分的搖勻,并濾過。完成之后從中精密量取續濾液,大小5 mL,將其放置到100 mL的量瓶中,然后向其中加入濃度0.4%氫氧化鈉溶液10 mL,最后向其中加水到刻度,充分的進行搖勻。根據照分光光度法對其進行測定,應當在257 nm的波長處對于吸收度的大小進行分析,然后根據C8H9NOS2的吸收系數,也就是E大小是715來進行分析和統計。需要注意的是,標示量應當始終保持在90%~110%,并且要求RSD應當控制在1%以內,只有如此樣品含量測定才能夠符合要求。
結 果
從拆零之日起,第0、14、28、56以及84天內所得到的測定結果中發現,維生素B1片在實驗第28天之后的測定中,其平均標示量測定結果92.83%,已經達到標準的臨界值范圍,并且在第56天的測定時,測定結果達到了96.14%,已經顯示其不符合標準或者已經發生異常變化,從中我們可以預測推測這維生素B1在當前包裝形式以及儲存條件下使用期應當控制在1個月以內。另外,在56天之后藥品的平均表示量又表現出了明顯升高的趨勢,因而對其進行了加速實驗后,再次出現了下降。在對乙酰氨基酚片進行測定時,我們可以發現在28天之前,其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降,但是在28天后其含量變化并不明顯,處于一個較為平穩的狀態,另外在84天后其平均標示量測定也依然處于合格范圍內,見表1。
討 論
藥品拆零后的穩定性分析:①對乙酰氨基酚:對乙酰氨基酚隨著放置時間的不斷的延長,藥物本身的吸光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從長期性效果來看,對乙酰氨基酚藥物的吸光度隨著時間的持續延長又表現出了一種遞減趨勢,原因可能在于對乙酰氨基酚在短時間內形成的代謝產物當處于相近波長處可以有效吸收,不過在持續一個時期后,其吸收作用就會逐步的減弱甚至完全消失,所以其對于長期穩定性的實驗影響并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4]。本組研究中在28天之前,對乙酰氨基酚平均標示量測定數值明顯下降,但是之后表現出了一種穩定的狀態,證實了上述理論。但是對乙酰氨基酚分裝后的具體的存放期還有待后續實驗確定。②維生素B1片:我們發現在存放28天后,維生素B1片的平均標示量測定就已經非常接近于臨界有效期,不過在之后的測定中,又發生了含量的異常升高,但是在通過加速實驗后,其含量并未發生進一步上升現象[5],而表現出了明顯下降趨勢,對于這一問題,臨床上至今尚未有定論,還需要做出進一步實驗研究。但是本次實驗得出的結論為:維生素B1在拆零后使用期應當控制在1個月以內。
本次實驗中還存在兩點不足之處:①因為實驗所用藥品全部都是由醫院藥庫直接提供的,所以考慮到藥庫購藥的程序以及進度的限制性因素,一些實驗藥品存在批號不全或存放用量較少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實驗的準確度。②對于有效期相對較短的藥品,本研究中在制定留樣觀察的時間段的過程中,由于間隔時間相對過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對標示量的變化趨勢無法更為細致的掌握和了解,也影響了結果的準確性。
管理對策:本次研究表明,對于不同性質的藥品,如對乙酰氨基酚和維生素B1片兩者在分裝后有效期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這就要求醫院必須根據藥品的具體性質來選擇合適的藥品包裝材料和存放環境。維生素B1藥片和對乙酰氨基酚相比,在拆零后極易出現藥片表面的變色分化潮解,并伴有粉末脫落問題,因而應注意做好密封和干燥、遮光處理。另外,醫生還必須注意:在拆零包裝袋上表明藥品的拆分日期,標明患者應當“在X日內規定服用”等字樣;日常應當盡量做到少量多次,一般來說每一種藥品的拆分量應當以7天用量為宜;嚴格遵守《處方管理方法》來進行拆零,確保現配方、現拆零。
參考文獻
[1] 魏棟廷.鋅布片穩定性試驗[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7(4):102-104.
[2] 鄭俊鳳,劉永祥,盧紅梅,等.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的制備工藝改進及質量研究[J].浙江化工,2009,4(6):87-89.
[3] 陳麗麗.醫院藥房藥品拆零存在的問題及拆零藥品的使用安全[J].內蒙古中醫藥,2013,11(20):89-91.
[4] 袁逾喆.藥房拆零藥品儲存、調劑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2,3(20):134-136.
[5] 全銘,楊松,李妍嫣,等.中國省級藥品監管績效評價初步研究[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3,19(6):67-69.
結 果
從拆零之日起,第0、14、28、56以及84天內所得到的測定結果中發現,維生素B1片在實驗第28天之后的測定中,其平均標示量測定結果92.83%,已經達到標準的臨界值范圍,并且在第56天的測定時,測定結果達到了96.14%,已經顯示其不符合標準或者已經發生異常變化,從中我們可以預測推測這維生素B1在當前包裝形式以及儲存條件下使用期應當控制在1個月以內。另外,在56天之后藥品的平均表示量又表現出了明顯升高的趨勢,因而對其進行了加速實驗后,再次出現了下降。在對乙酰氨基酚片進行測定時,我們可以發現在28天之前,其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降,但是在28天后其含量變化并不明顯,處于一個較為平穩的狀態,另外在84天后其平均標示量測定也依然處于合格范圍內,見表1。
討 論
藥品拆零后的穩定性分析:①對乙酰氨基酚:對乙酰氨基酚隨著放置時間的不斷的延長,藥物本身的吸光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從長期性效果來看,對乙酰氨基酚藥物的吸光度隨著時間的持續延長又表現出了一種遞減趨勢,原因可能在于對乙酰氨基酚在短時間內形成的代謝產物當處于相近波長處可以有效吸收,不過在持續一個時期后,其吸收作用就會逐步的減弱甚至完全消失,所以其對于長期穩定性的實驗影響并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4]。本組研究中在28天之前,對乙酰氨基酚平均標示量測定數值明顯下降,但是之后表現出了一種穩定的狀態,證實了上述理論。但是對乙酰氨基酚分裝后的具體的存放期還有待后續實驗確定。②維生素B1片:我們發現在存放28天后,維生素B1片的平均標示量測定就已經非常接近于臨界有效期,不過在之后的測定中,又發生了含量的異常升高,但是在通過加速實驗后,其含量并未發生進一步上升現象[5],而表現出了明顯下降趨勢,對于這一問題,臨床上至今尚未有定論,還需要做出進一步實驗研究。但是本次實驗得出的結論為:維生素B1在拆零后使用期應當控制在1個月以內。
本次實驗中還存在兩點不足之處:①因為實驗所用藥品全部都是由醫院藥庫直接提供的,所以考慮到藥庫購藥的程序以及進度的限制性因素,一些實驗藥品存在批號不全或存放用量較少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實驗的準確度。②對于有效期相對較短的藥品,本研究中在制定留樣觀察的時間段的過程中,由于間隔時間相對過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對標示量的變化趨勢無法更為細致的掌握和了解,也影響了結果的準確性。
管理對策:本次研究表明,對于不同性質的藥品,如對乙酰氨基酚和維生素B1片兩者在分裝后有效期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這就要求醫院必須根據藥品的具體性質來選擇合適的藥品包裝材料和存放環境。維生素B1藥片和對乙酰氨基酚相比,在拆零后極易出現藥片表面的變色分化潮解,并伴有粉末脫落問題,因而應注意做好密封和干燥、遮光處理。另外,醫生還必須注意:在拆零包裝袋上表明藥品的拆分日期,標明患者應當“在X日內規定服用”等字樣;日常應當盡量做到少量多次,一般來說每一種藥品的拆分量應當以7天用量為宜;嚴格遵守《處方管理方法》來進行拆零,確保現配方、現拆零。
參考文獻
[1] 魏棟廷.鋅布片穩定性試驗[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7(4):102-104.
[2] 鄭俊鳳,劉永祥,盧紅梅,等.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的制備工藝改進及質量研究[J].浙江化工,2009,4(6):87-89.
[3] 陳麗麗.醫院藥房藥品拆零存在的問題及拆零藥品的使用安全[J].內蒙古中醫藥,2013,11(20):89-91.
[4] 袁逾喆.藥房拆零藥品儲存、調劑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2,3(20):134-136.
[5] 全銘,楊松,李妍嫣,等.中國省級藥品監管績效評價初步研究[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3,19(6):67-69.
結 果
從拆零之日起,第0、14、28、56以及84天內所得到的測定結果中發現,維生素B1片在實驗第28天之后的測定中,其平均標示量測定結果92.83%,已經達到標準的臨界值范圍,并且在第56天的測定時,測定結果達到了96.14%,已經顯示其不符合標準或者已經發生異常變化,從中我們可以預測推測這維生素B1在當前包裝形式以及儲存條件下使用期應當控制在1個月以內。另外,在56天之后藥品的平均表示量又表現出了明顯升高的趨勢,因而對其進行了加速實驗后,再次出現了下降。在對乙酰氨基酚片進行測定時,我們可以發現在28天之前,其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下降,但是在28天后其含量變化并不明顯,處于一個較為平穩的狀態,另外在84天后其平均標示量測定也依然處于合格范圍內,見表1。
討 論
藥品拆零后的穩定性分析:①對乙酰氨基酚:對乙酰氨基酚隨著放置時間的不斷的延長,藥物本身的吸光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從長期性效果來看,對乙酰氨基酚藥物的吸光度隨著時間的持續延長又表現出了一種遞減趨勢,原因可能在于對乙酰氨基酚在短時間內形成的代謝產物當處于相近波長處可以有效吸收,不過在持續一個時期后,其吸收作用就會逐步的減弱甚至完全消失,所以其對于長期穩定性的實驗影響并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4]。本組研究中在28天之前,對乙酰氨基酚平均標示量測定數值明顯下降,但是之后表現出了一種穩定的狀態,證實了上述理論。但是對乙酰氨基酚分裝后的具體的存放期還有待后續實驗確定。②維生素B1片:我們發現在存放28天后,維生素B1片的平均標示量測定就已經非常接近于臨界有效期,不過在之后的測定中,又發生了含量的異常升高,但是在通過加速實驗后,其含量并未發生進一步上升現象[5],而表現出了明顯下降趨勢,對于這一問題,臨床上至今尚未有定論,還需要做出進一步實驗研究。但是本次實驗得出的結論為:維生素B1在拆零后使用期應當控制在1個月以內。
本次實驗中還存在兩點不足之處:①因為實驗所用藥品全部都是由醫院藥庫直接提供的,所以考慮到藥庫購藥的程序以及進度的限制性因素,一些實驗藥品存在批號不全或存放用量較少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實驗的準確度。②對于有效期相對較短的藥品,本研究中在制定留樣觀察的時間段的過程中,由于間隔時間相對過長,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對標示量的變化趨勢無法更為細致的掌握和了解,也影響了結果的準確性。
管理對策:本次研究表明,對于不同性質的藥品,如對乙酰氨基酚和維生素B1片兩者在分裝后有效期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這就要求醫院必須根據藥品的具體性質來選擇合適的藥品包裝材料和存放環境。維生素B1藥片和對乙酰氨基酚相比,在拆零后極易出現藥片表面的變色分化潮解,并伴有粉末脫落問題,因而應注意做好密封和干燥、遮光處理。另外,醫生還必須注意:在拆零包裝袋上表明藥品的拆分日期,標明患者應當“在X日內規定服用”等字樣;日常應當盡量做到少量多次,一般來說每一種藥品的拆分量應當以7天用量為宜;嚴格遵守《處方管理方法》來進行拆零,確保現配方、現拆零。
參考文獻
[1] 魏棟廷.鋅布片穩定性試驗[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7(4):102-104.
[2] 鄭俊鳳,劉永祥,盧紅梅,等.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的制備工藝改進及質量研究[J].浙江化工,2009,4(6):87-89.
[3] 陳麗麗.醫院藥房藥品拆零存在的問題及拆零藥品的使用安全[J].內蒙古中醫藥,2013,11(20):89-91.
[4] 袁逾喆.藥房拆零藥品儲存、調劑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2,3(20):134-136.
[5] 全銘,楊松,李妍嫣,等.中國省級藥品監管績效評價初步研究[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3,19(6):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