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紅梅
河北省武安市第六中學馬莊校區
強化語言訓練鼓勵學生聯想
申紅梅
河北省武安市第六中學馬莊校區
廣泛閱讀更是積累語言經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閱讀同時涵蓋了無聲默讀與出聲朗讀兩個方面。有的人將閱讀僅僅理解為無聲默讀,造成語文課堂只能見到學生埋頭看書的身影,而聽不到瑯瑯讀書聲。重閱輕讀乃至只閱不讀的片面做法應該摒棄,提倡閱覽與誦讀并重。
初中語文;應訓練;直覺;思維
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則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實際上就是指簡化了的閱覽過程,“有會意”則是對篇章整體及其意義整體的準確把握。所以,主體在進行速讀時,有時不必逐個破譯每個文字符合代碼,而利用與直覺思維密切相關的預見、猜測、期待等手段簡化閱覽過程,從而迅速敏銳地把握作品實質。跳讀、翻讀、猜讀、倒讀等往往是預見、猜測、期待的外在表現,可以活躍主體的直覺思維。有了速讀作基礎,廣覽也就好辦了。廣泛瀏覽,轉益多師,能拓展閱讀范圍,擴大學生視野,豐富其感知對象,增加其詞匯、句式的儲備,厚積薄發,促進其語言經驗、知識向語言能力轉化,從而形成語言直覺。
要讓學生練,必須有教師的訓。但有的人將訓簡單地等同于“講”,于是學堂變講堂,教師大講特講,一講到底。這種違背訓示規律的“講”,一者表現為逐字逐句的“串講”,二者表現為過分執著于逐層逐段的“講析”,為講而講?!按v”以層層剝筍的形式將完整的課文肢解為孤立零碎的文字符號與失去意義聯系的單個詞語,“講析”用所謂的條分縷析的方法將渾然一體的作品割裂為抽象干癟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與寫作特點?!按v”、“講析”往往是見字不同詞、見詞不見句、見句不見段、見段不見篇,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碎尸萬段,忽略學生對整體作品的感知與直覺體悟。對于一般人來說,應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對于語文教師來說應是知有不言、言有不盡。知有不言指學生已懂的不講,與教學目標無關的不講,暫時不需要理解的不講;言有不盡則是點到為止,給想象力騰出自由的場地。這才是講的藝術,才是真正地將訓理解為講。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有的人將訓視為所謂“啟發式的問”。無思維訓練深度的“是非問”和在提問之前“保證”學生答不上來的“刁難問”,是無益于學生的語言練習的。提問不應存在什么固定模式,只有啟發性?!安粦嵅粏ⅲ汇话l”(《論語·述而》),“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禮記·學記》),這才是啟發性提問教學原則的精髓所在。而有的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時時問、事事問、字字問、句句問、段段問、篇篇問,為問而問,并形成了由十幾個乃至幾十個“什么?”“為什么?”拼湊起來的問的操作模式,問得學生暈頭轉向、坐臥不安,完全步入了問的誤區。
上述偏離訓示規律的“講”、“啟發式的問”,是未認清我們母語的特性所致。漢語不同于西洋的“法治”的語言,是一種“人治”的語言(王力語),“偏重心理,略于形式”(黎錦熙語),其各級語言單位的組合、形成不依靠形態的變化,是一種非形態語言。因而,母語學得中更主要的是依靠主體的心理因素和對語言的敏銳的直覺感受。語言訓練的終極目的是使學生具備語言運用的能力,“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養生主》),“作者得于心,覽者會于意,殆難指陳以言也”(歐陽修《六一詩話》,引梅堯臣語)。所謂“神遇”、“意會”,是使作者與讀者、說者與聽者通過語言文字以溝通、構筑“同見”、“同感”,形成語感。因而,要重視學生對語言直覺感受的豐富性與多元性,設計出科學合理、能發展學生思維個性的練習,使其成為在教師正確啟發引導之下以直覺思維活動為媒介、以培養語感為目的的語言訓練。
言語作品不僅具有字面意義或語表意義,而且還有言外之音或語外之意。作者或說者若能傳達出、讀者或聽者若能捕捉到那種言語之外的高情遠韻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他們的語感才是最敏銳、最深切的。精鶩八極、心游萬仞的想象與聯想,對于這種最敏銳、最深切的語感的形成與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想象是以記憶中的表象為基礎對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體形象,聯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在進行語言表達時,常常要運用由聯想或想象作為基礎的修辭手法,以使語言鮮明生動。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里將虎山水庫的水比喻為“黃錦”“細紗”,像虬龍“回到了故居”,又將它比擬為人,是“躲在瑰麗的黃錦底下”;朱自清《荷塘月色》將如絲如縷的荷香寫成遠處高樓上的琴聲,運用了比喻、通感。他們傳神的描繪都借助于由想象、聯想引發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在閱讀理解中更是離不了想象與聯想。如閱讀魯迅《藥》描寫康大叔突然闖進華老栓的茶館時所嚷道的一段話:“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運氣了你!你運氣,要不是我信息靈……”單純停留在字面認讀上,一般的讀者都能理解其語表意義?!熬褪沁\氣了你”,“你運氣”,是名詞作謂語的句子,按照語法規則是病句。但我們一旦聯想到康大叔這個劊子手的兇狠貪婪、缺少教養與粗俗不堪,便立即覺得這病句不病,作者正是運用這種病句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康大叔的性格特征,從而讀出了這段話的言外之意。聯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邏輯思維約束的思維形態,具有極大的跳躍性與自由性,可以極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間建立聯系。因此,想象、聯想是直覺思維的翅膀。教師要積極啟發學生進行豐富的聯想與奇特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