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婧
如何在政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安婧
河北省贊皇縣第一中學
創新已成為一個民族興衰存亡的關鍵,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擺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課教師眼前的頭等大事。創設民主和諧友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濃厚興趣,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政治課;創新思維;興趣
創新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知識經濟的發展核心在于創新,創新已成為一個民族興衰存亡的關鍵。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是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已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在學生學習的諸多學科中,思想政治課是素質教育的前沿陣地,是確立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陣地。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擺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課教師眼前的頭等大事。下面就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個寬松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的形成取決于教師的民主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尤其需要民主的氣氛和相對自由的空間。當代學生思維活躍,知識面開闊,求知欲強,勇于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就要求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積極評價,建立起一種平等、信任、理解和互相尊重的和諧師生關系,變站在講臺上滔滔的講為走下講臺娓娓的談,創造民主和諧友好的課堂教學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消除了膽怯和依賴心理,可無拘無束地發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思想、認識和情感,提出不同觀點,發表不同見解,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特征,勇敢地進行思考,追求最大限度的發揮創新思維能力。要創設民主、和諧、寬松、自由、友好的氛圍一要做到承認差異,允許學生犯錯。創造力存在于每一個有差異的學生身上,每一個學生都有巨大的潛能,只有承認差異,允許學生出錯,才能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二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學生。我們強調提供條件,創造環境,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通過有效的訓練,促使知識內化,達到了解知識、運用知識、創造性學習的目的。
教學實踐證明,教學實踐方式越科學,活動水平越高,活動內容越豐富,人的發展就越全面和充分。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學過程是一個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創新思維的興趣是從問題情境中來的,思維是從問題中開始的,敢于分析問題正是創造性思維的原動力。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巧妙設計疑問,讓學生討論,激勵學生質疑,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學習。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討論中去,以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研究者的角色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討論過程中,教師還要善于捕捉學生創造的火花,及時鼓勵,及時引導。
營造良好的情景是進行創新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在政治課教學開展創新教育之中,要特別重視創設教育的良好情景。這樣,可以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創設情景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用生活來展現情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材,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在特定的生活情景中,給學生一個創新思維的空間。
用音樂渲染情景。教師在教學中,選用恰當的音樂對學生產生強烈的感染力,容易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拓展學生想象思維的空間。
用圖畫再現情景。教師將課文中的插圖或特意繪制的掛圖等用來再現課文情景,可以使學生感知豐富,加強記憶,為思維提供豐富的形象支柱。利用多媒體等創設情景。利用幻燈、電腦等教學工具教學,比教師空洞地講解更富吸引力、感染力,易于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進行參與,有利于拓展學生多層次思維的空間。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打破了“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格局,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音、投影、電視、錄相、等引入課堂。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直觀、生動、情境性強等特點,能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創設讓學生思維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分析能力、綜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法律常識時,我建議學生多看“今日說法”、“焦點訪談”節日,有時我會把一些精彩節目錄制下來,拿到課堂上與他們一同分析、探討有關法律問題。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對知識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學知識去觀察、認識、分析、思考、解決現實生活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理論來源于生活實際,而理論又要反過來指導生活實際。創新來源于實踐,所以要強調理論聯系時政、聯系生活、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才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關心時事、關心生活、從實踐中獲得新知識、新信息。
特別是要思考所學知識與當今國內外重大時事熱點問題是否相結合。例如,講到清除封建殘留思想時,就要聯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講到維護祖國統一時,就要聯系到臺獨分子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的危害等;講正確對待挫折時,就應聯系學生中遇到的學業、生活、人際關系中遇到的挫折等;在講“消費者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時,可拿出一些商品讓學生當場鑒別真偽,如仿冒“兩面針”牙膏、仿冒的“雙星”運動鞋等,這樣學生非常感興趣,不僅學到了法律知識,而且增長了生活知識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