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靜
如何調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
申海靜
河北省武安市第四中學
我國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進行素質教育、培養創新能力是我國當前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努力探索和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根據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特點,從實踐教學的視角來探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全面素質的提高的問題。
思想品德;教學模式;積極探討
首先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突出“主體參與”。人本觀念是以現代人本主義為主要內容的思想認識。它認為,各項活動都應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運用各種科學的方法和途徑,使每一個被管理者都成為組織管理的參與者,使每一個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態從事學習和工作,從而全身心地為實現組織的目標而努力。
由此可見,人本觀念要求在一切管理活動(包括教學管理)中都必須解決好人的問題,即應解決好人的思想、認識、情感以及知識、技能等問題。用人問題是管理活動的根本著眼點,即任何管理都必須以人為本。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過分強調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積極主動的學,學生的實踐活動往往只限定在做作業這一個環節上,而在其他教學環節學生幾乎是“無事可做”。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調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關注和解決的大問題。所以,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應當大膽嘗試實踐教學,把學生著是教學主體,努力喚醒、激勵和鼓勵其“主體參與”意識,與教師共同參與教學活動。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應樹立“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觀念。
“主體參與”,是指不僅把學生作為學的主體,而且要看著教學過程的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發揮其主動性、能動性,達到鍛煉學生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多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實行灌輸式教學,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記和聽。而素質教育則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提高上,即把學生視為具有多方面發展需要和發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人。思想政治科的實踐教學,就是從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出發,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積極參與,更好的發揮其主體作用。
如我在講授《聯合國》一節時,我代表聯合國秘書長,每一個學生代表一個國家,用四十分鐘模擬聯大的程序召開聯合國大會。又如在講授《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時,由學生扮演一個消費者和一個售貨員進行小品表演,然后由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小品中二人的權利和義務進行分析,等等。學生情緒高漲,學生不僅把握了的相關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這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把那些用文字很難表達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掌握和理解,更主要的是很好地激發了同學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有效地訓練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充分張揚了他們的鮮明的個性。提高了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時效性。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前,我國的思想品德課以“升學”為唯一目標,強調學科內的細分化,帶有完全的學術化的傾向。這種教學,往往將學生作為一個知識的容器,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過分強調知識體系本身的邏輯性和結論的唯一性,忽視學生學習知識的應用價值及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知識內容比較陳舊,脫離學生與社會現實需要;重記憶而不重理解,窒息兒童的個性。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則“吃不了”或“吃不消”,造成中學生厭學、輟學,影響了我國全民素質的提高。特別是思想品德課有不同于其它課程的特點,即理論性強,政策性強,時效性強,針對性強登。
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條,而是方法。從這意義上說,掌握理論就是掌握正確認識事物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著名的教育家斯卡特金說:“理想的教學主要是講授基本的、少量的知識,而在這些知識中,支架著科學的聯系。”我們認為,他說的“聯系”既是知識的內在聯系,也是作為知識形態的理論與實際之間的聯系,而且,后一種聯系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這等于給學生一把開啟生活之門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鑰匙。過去的應試教育只滿足于學生對觀點的死記硬背,以記得牢、會答題,作為衡量以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而實際上,這必然出現那種考試完了,腦子里的死記硬背的東西也就隨“分”而去,不留任何痕跡了。從某種角度看,我們過去的那種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是不成功的。如果我們的思想政治科教學不能使學生了解理論觀點的實質,掌握理論思維及其方法,那么我們的教學就可以說是失敗者。過去我們也說理論聯系實際,但是那只是教師的事,或者只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落實到學生身上。思想政治科實踐教學改變了過去的那種做法,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任務由學生來實現和完成,從而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教學使課堂不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是向社會延伸的。進一步說,就是讓學生運用教材的基本知識和原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學生在求知、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滿學習的樂趣,達到不僅掌握知識而且增長才干的目的。
比如,我在講授國有企業的改革時,帶領學生到我縣的一個國有企業做實地調查,并寫出調查報告;在講授商品的價格時,帶領學生到我縣最大的農貿市場做市場價格調查,并用所學的經濟學原理分析市場的價格現象;在講授依法治國問題時,組織學生到法院旁聽案件審理的全過程等。
總之,思想品德課的實踐教學順應當今時代發展的趨勢和社會對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較好地實現了思想性、教育性和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是當今素質教育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一種有益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