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嬌
在職業高中計算機教學中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李嬌
河北省邯鄲市第十八中學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通過計算機教育加快知識創新和創新人才培養,是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面臨的一項十分緊迫而重要的戰略任務。因此,計算機教室對當前學生進行計算機教學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大屏幕投影、網絡等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思維能力。
計算機教學;實踐能力;思維能力
當今世界各個領域正日益受到新的科學技術的沖擊,日益成熟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海洋開發技術構成了前所沒末有的新科技群。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造成信息量劇增,這就要求本世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具備淵博的學識,更要具備獨立接受新信息、處理新信息的能力。怎樣教育下一代能學會學習,進而學會生存,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
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曾指出:中國學生與美國學生相比最大差異是:中國學生雖能在考試中獲得較高的分數,但缺乏創造力、動手能力。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美國的學生比中國的學生較靈活,這種差異的根源在于我國現在現實生活中,美國的學生比中國的學生較靈活,這種差異的根源在于我國現行教育體制。“是給學生一頭獵物,還是給學生一桿槍?”每位有遠見的教師都會選擇后一種答案。因為獵物總有被吃完的時候,而學生一但有了“一桿槍”,他可以不靠自己不斷地去捕獵,而繼續生存下云。由此可見,改革我國現行教學中的弊病,培養富有創造性的人才,對我們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就業和深造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很明顯,計算機這門綜合性、新型的學科和我們傳統的學科有很大的區別,它既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它要求學生不僅要很好地掌握好其中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把所學的知識應用的操作實踐當中去,并在操作不斷地發現問題,因此通過學習這門學科在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上具有很好的作用。在傳統的教育理論中,教育實踐的主要目標是“傳道授業解惑”。在這種理論指導下,我們現行的計算機教停留在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定義和常識,且強調其重點,把學生誤導向學計算機是為了記一些理論知識,從而脫離了和實踐操作的聯系,這樣老師和學生雖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生也的確記下了一些計算機理論知識且能應付一些考試,但當學生面對計算機的實際操作的時感手足無措。
據調查筆者了解到,有些中等專業學校還沒有把計算機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操作相聯系的重要性提到一個實際的高度,在一些學校的教學日程中,往往是多安排理論課,而實驗操作課只是一種調節,這樣對一些具有優秀計算機教學經驗的教師無法發揮其教學能力。當然我這里講的不排除一些學校的條件的局限性。但是在一些有充分的教學條件的學校,除了學校沒有引起重視外,并且教師也只是啟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只管自己上理論課,而上機操作卻由實驗員負責或教師只備理論上課、不備上機操作課,使原本很重要的實踐活動變成了搭配。更有甚者,有的學校認為在中小學計算機教學只是一種過渡,根本沒有引起重視,只是一種形式和趕時髦,這種理論和實踐相脫離,或重視理論而忽略實踐的做法,勢必導致學生學習的效率低下,學習死板,難以面對和解決新的問題。在計算機這一現代化的學科中,在面臨21世紀的挑戰面前,要培養出適應現代需要的人才,讓我們這些從事計算機教育的工作者和有關人員不能不引起深思。
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如果牽著學生亦步亦趨的進行計算機理論和實踐,一松手,當學生面對與此類似或其他的問題時學生就只能干瞪眼了。教育工作者應該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地,讓學生直接參與探索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在學習中有成就感,這樣有利于培養他們確立科學的態度和掌握科學的方法。教育理論家曾明確指出:“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學生在體驗和創造的過程中學習”。
在計算機教育中,理論固然重要,如果只有豐富的理論而沒有實際操作的能力,最多也只是“紙上談兵”。我們的作法應是,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大屏幕投影、網絡等先進的教育手段代替傳統的粉筆和黑板。在課堂上,教師著重問題的創設,提供氛圍,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問題,著手解決問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成為學生的“協作者”。
例如在學習DOS命令時,把先由老師講解理論,改為在老師的指導和鼓勵下邊實踐、邊學習;在學習Windows時,更是每堂課都離不了計算機。例如在講解Word軟件時,首先把學生帶到計算機旁,使每一位學生都面對Word軟件的界面。老師先讓學生熟悉Word界面,再幫助學生學會閱讀“幫助”,了解所有的操作都離不開菜單,當然在熟練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常用工具欄以提高工作效率。學生在剛開始操作時,感到困難重重,每進行一步操作都會遇到新問題,甚至產生抵觸心理,此時教師要親切和藹地耐心指點,鼓勵學生去發現新問題,大膽地引導學生實驗,并提供可行的處理辦法,使學生在不斷的操作中,總結出有規律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提高學習的氣氛應讓課堂上互相交流。在文檔設計中,學生傾注了自己的心血,使得版面非常美觀、精致,很多老師看后都贊嘆不已。在十節課的Word軟件學習中,學生們不斷進行著自我評價、自我完善,最終不但能全部掌握要求的內容,而且對學生來說,感到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一種應用軟件的使用方法,為學生今后能獨立使用其他工具軟件奠定了基學生共同研究,啟發學生找出解決辦法。
為了把學生培養成21世紀的合格人才,教師要努力掌握教育理論和技術,以此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很好地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