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振云
優化思維品質,培養數學素質
冉振云
重慶市萬州第一中學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思維是數學的體操,中學數學是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肩負著自身的歷史重任,對培養和發展中學生素質意義重大。如果一個人的大腦思維離開了敏捷、靈活、深刻、創造、批判,而是遲鈍、呆板、膚淺、因循、保守的,那么何談他能為“四化”作貢獻的優良素質呢?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和提高中學生數學素質,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是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課題。本文圍繞這個課題,就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中學生數學素質作一探討。
關于什么是數學素質,眾說紛紜。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一般認為是在先天的基礎上,主要通過后天的學習所獲得的數學觀念、知識、能力的總稱,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具體地說有以下幾種提法:
(1)張奠宙教授《數學素質教育設計》(草案)中的一個界定:即從數學知識觀念、創造能力、思維品質、科學語言等四個層次進行分析研究;朱成杰教授《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研究導論》指出數學素質包括:思想政治、科學文化、心理健康和勞動技能素質等四個方面。
(2)就“大眾數學”的教育目標來說,可分為:數學知識、公民意識、社會需要、語言交流等四個方面,這是著重從人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而提出的。
(3)我國傳統提法:基本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應用數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人建議應增加一項“建立數學模型能力”。
(4)美國數學課程標準認為,數學教育的目標應是具有以下五點數學素質:懂得數學價值;對自己的數學能力有信心;有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學會數學交流;掌握數學思想方法。
1援面向全體袁因材施教袁重視數學意識的培養遙
柳斌指出:素質教育的要義即面向全體,全面發展,主動發展。面向全體,“為一切人的數學”已成為國際數學教育改革的主流。數學要面向全體,就是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在對大多數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使所有學生都達到基本要求”并且盡可能的提高。而現代教學要求以人為本,對“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進行有機結合,立足學生主體,實施因材施教即教師根據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志趣、特長等方面的個性差異,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有區別有針對地進行教學,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得,都能盡最大努力,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飽”,讓每個學生數學素質都能得到全面和諧發展,最終實現“差生”轉化、中等生優化、優生深化發展的目標,這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應及時利用課堂這主陣地不斷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使他們形成科學的數學觀。只有這樣,才能使所有學生喜歡數學,酷愛數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自覺地做學習的主人翁。久而久之,學生的數學意識增強了,他們會自覺地運用數學思想方法來處理各種現實問題,也會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上去似乎與數學無關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一旦學生達到這一層次,我們就可欣慰地說,“我們培養的目標達到了”。我們通常所講的“要給學生授之以‘漁’而不是只授之以‘魚’”就是這個道理。比如學習函數時與商品銷售相聯系,培養學生用函數的思想觀點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當今世界數學教育的改革熱點是討論“如何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教育不僅要注意具體的解題技能方法,更應注意數學知識發生過程中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優良數學品質。
數學中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根據正確的思維規律和形式對數學對象的屬性進行綜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論證的能力。它是基本數學能力之一,也是數學素質的核心。高考改革內容強調:“繼續發揮數學等基礎學科的作用,強調基礎性、通用性、工具性,將考查重點放在思考和推理上。”因此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師的一大根本任務。
教學中應重視知識的形成、發現過程。數學本身是一門演繹性很強的學科,然而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本著學生思維的可接受性原則,教材的編排不可能十分系統完整,在教材中許多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等的發現過程往往沒有詳細完整給出,只是完美的結論,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深研教材、精心設計、重新組織教學內容,教學中應改變駕輕就熟的“題型+方法”的教學方式,讓啟發式教學進入數學教學活動,克服學生思維的被動性,選擇自覺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展示知識的發生過程,暴露知識的背景,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教給學生發現、創造的方法,啟發引導他們去思考、創造,讓他們在創造中學習,在發現中獲取,在成功中升華。具體地說,可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的概括性和創造性;利用知識應用的教學,培養學生思維連續性和廣闊性;利用典型例、練習題的多解和延伸變化,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學習中經驗的積累和存在問題的矯正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方向性和批判性。
加強中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培養他們“愛學”的態度、“樂學”的情緒、“會學”的技巧、“自學”的能力,突出“優化思維品質,培養數學素質”是實踐的呼喚,課改的發展,歷史的必然。我們深信,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學生的數學素質必將得到全面培養和提高,數學素質教育必將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