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兒科急診室,湖南 長沙 410011
全程護理干預對40例小兒哮喘療效的影響
銀紅超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兒科急診室,湖南 長沙 410011
目的觀察全程護理干預對小兒哮喘的臨床療效及發作次數的影響。方法選取哮喘患兒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均接受常規治療和護理,觀察組護理按全程護理進行干預。結果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7.5%,略高于對照組的92.5%,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對治療有效的患兒進行1年復發率對比,觀察組為5.13%,遠低于對照組的21.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程護理干預提高了小兒哮喘的臨床療效,并明顯降低了復發率,值得臨床推廣。
小兒哮喘;護理;復發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由肥大細胞、T淋巴細胞和嗜酸細胞參與的支氣管慢性炎癥,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當支氣管接觸到各種刺激或觸發因素時,支氣管收縮,粘液堵塞氣管,導致出入氣流受限,從而出現咳嗽、氣喘、胸悶和呼吸困難等癥狀。由于小兒抵抗力較差,治療依從性較低,加之近年來環境污染較嚴重,小兒哮喘呈現發病率日趨增高,且病情較以往更為嚴重[1]。2011年以來,我科在治療哮喘患兒的同時,進行全程的護理干預,在保證療效并減少復發方面,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80例從2011年1月至 2012年12月在我科確診為小兒哮喘并接受治療的患兒,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呼吸學組制訂的《哮喘防治常規(試行)》中關于哮喘的診斷標準[2],患兒均為急性發作,臨床主要表現為氣促、出汗、面色蒼白、三凹征、肺部呼氣性哮鳴音等癥狀,且同時排除有先天性心臟病、心源性哮喘、支氣管異物或結核感染患兒,以及有嚴重智力或意識障礙者等。采用SPSS15.0產生的隨機數字表將80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1~12歲,平均(5.27±1.12)歲;病程0.5~10年,平均(2.32±0.73)年;哮喘程度:輕度13例,中度18例,重度9例。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1~13歲,平均(5.52±1.23)歲;病程0.5~11年,平均(2.47±0.82)年;哮喘程度:輕度12例,中度17例,重度11例。經統計,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化痰等對癥治療,并接受常規護理,包括疾病護理、用藥指導、避免誘因、健康宣教等。
1.2.2 全程護理方法 觀察組患兒在上述基礎上接受全程護理:①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對患兒及其家長進行哮喘的知識教育,內容包括:哮喘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病情監測、常規治療方案、常見誘因及防治方法等。②臨床治療指導:對于臨床治療,尤其是霧化吸入應詳細指導患兒及家屬正確操作和使用霧化裝置,吸入前應徹底清除痰液,確保呼吸道通暢,保證藥物順利到達病變部位以發揮藥效;吸入時保證霧化裝置的正確連接和使用,對于不能積極配合的患兒應采取睡眠后吸入的方法;吸入后幫助患兒拍背15min左右,并指導患兒進行深呼吸以排出痰液。③運動干預:督促并鼓勵家長幫助患兒進行適當的運動,先可以室內運動為主,以增加患兒的免疫力[3]。④飲食干預:患兒飲食宜清淡,多吃蔬果,忌海鮮、辛辣、冷飲等刺激性食物。⑤電話隨訪:患兒出院后每周由責任護士電話隨訪1次,詢問病情并指導用藥。
1.3 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咳嗽、氣喘、肺部啰音等癥狀、體征的變化,并計算兩組治療有效的患兒在出院后1年內哮喘發作次數和住院次數。
1.4 療效評定 顯效:患兒呼吸平穩,咳嗽、氣喘等癥狀完全消失,兩肺聽診無哮鳴音;有效:患兒咳嗽、氣喘等癥狀較治療前明顯減輕,兩肺聽診干濕啰音明顯減少;無效:咳嗽、氣喘等癥狀未改善甚至加重,肺部聽診哮鳴音沒有減輕。
1.5 統計處理 采用SPSS15.0對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為97.5%,略高于對照組的92.5%,但經χ2檢驗,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n=40)
2.2 兩組治療有效的患者隨訪情況比較 觀察組39例患兒出院1年隨訪,僅有2例患兒復發,復發率為5.13%;而對照組37例患兒中有8例復發,復發率達21.6%,經χ2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哮喘是常見的呼吸系統慢性疾病之一,臨床癥見反復發作的呼吸困難、喘息或咳嗽,其治療目的是盡快緩解氣道阻塞,糾正低氧血癥,恢復肺功能,及時、有效的治療是緩解急性發作期患兒臨床癥狀的關鍵[4]。
筆者觀察的患兒在接受系統的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化痰等對癥治療和常規護理后,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有效率均達90%以上。而對于治療有效出院的緩解期患兒而言,防止哮喘復發成為關鍵所在。
哮喘患兒由于年齡較小,對疾病認識不夠,對治療存在恐懼等情緒,這影響了患兒治療的依從性;加之環境污染日益嚴峻,護膚品、染發劑等化學性致敏原和寵物毛發等的接觸,使得哮喘患兒的復發率進一步增加[5]。因此,在患兒出院后繼續進行護理隨訪顯得尤為必要。筆者研究顯示,在臨床療效相差無幾的基礎上,由于后期的護理隨訪,使得觀察組患兒的復發率遠低于對照組。綜上所述,從患兒入院到患兒出院后1年的全程護理干預提高了臨床療效,明顯降低了復發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韋曉燕.小兒哮喘的治療與護理研究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8):11-12.
[2]陳育智.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 (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2004,42(2):100-106.
[3]陳慶華,桂永洪.家庭護理干預對小兒哮喘患者的積極影響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2):120.
[4]李新,魏榮.小兒哮喘急性發作期的綜合治療方法及護理觀察[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3):244-246.
[5]吳慧.護理干預對小兒哮喘的效果影響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04(10):186-187.
銀紅超,女,1980-,本科學歷,護師,研究方向:兒科護理研究。
R473.72
A
1007-8517(2014)07-0105-02
2014.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