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第五人民醫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50例臨床觀察
劉潯雄
江西省九江市第五人民醫院,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研究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50例患者服用奧氮平治療,對照組50例患者服用利培酮治療。治療12周后,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進行比較分析。結果經過不同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4.0%,對照組為70.0%,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χ2=0.1984,P=0.6560);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0%,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4.0%,兩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其中試驗組體重增加的發生率為6.0%低于對照組20.0%,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χ2=4.3324,P=0.0374)。結論奧氮平與利培酮在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上療效相似,不良反應均較輕但略有不同,臨床應用時應注意。
奧氮平;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臨床觀察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重性精神病,其病因未明,多數患者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臨床表現各異[1]。臨床上對于該病的治療尚無根治性方法,通常用藥物控制。為了明確藥物的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以便更好的指導臨床用藥,我院對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對比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研究,以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對患者進行評價,所有患者診斷符合CCMD-3診斷標準。在患者中,男73例,女27例;年齡17~56歲,平均年齡(38.2±9.4)歲;病程0.5~32年,平均(25.7±7.6)年。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50人,對照組50人。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試驗組服用奧氮平,具體方法為:每天服藥一次,奧氮平起始劑量5~10mg/次,1~2周內增加至20~30mg/次;對照組服用利培酮,具體方法為:每天服藥一次,利培酮起始劑量為1~2mg/次,1~2周內增加加至4~6mg/次。治療12周后對患者進行PANSS評分,對不良發應發生情況進行統計。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均對患者行PANSS評分[2],依據PANSS評分改善情況對患者治療效果作出評價。痊愈:PANSS減分率大于等于75%;顯著進步:PANSS減分率在51%~75%間;進步:PANSS減分率在25%~50%間;無效:PANSS減分率小于25%。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對比 經過不同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74.0%,對照組為70.0%,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χ2=0.1984,P=0.6560)。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療效對比分析[例(%)],(n=50)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具體包括失眠頭痛、過度興奮、體重改變、內分泌紊亂和血象改變等,經過處理后患者均可耐受,未影響繼續治療。試驗組患者有18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6.0%,對照組患者17例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位34.0%,兩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其中試驗組有3例患者出現體重增加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0%,對照組出現該不良反應的有10例,發生率為20.0%,兩組比較試驗組體重增加發生率明顯較低(χ2=4.3324,P=0.0374)。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重性精神病,其病因未明,多數患者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臨床表現各異,具體表現為涉及思維、情感、感知覺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與精神活動的不協調[3]。利培酮和奧氮平均為第二代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但其結構種類及作用機理不同,利培酮為苯是一種異惡唑類衍生物,而奧氮平是一種酚苯二氮類衍生物。利培酮對多巴胺D2受體和5-HT受體有高度的親和力,但其不能與膽堿能受體結合,這就有選擇的抑制了單胺能受體下游反應,從而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相關癥狀[4]。奧氮平對單胺能受體、組胺H多種受體及α-腎上腺素有高度親和力,從而選擇性的作用于中腦邊緣系統,通過減弱該區域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放電,抑制相關精神癥狀的出現[5]。同時其對紋狀體運動功能通路產生的影響較輕也使其對患者運動功能不至產生嚴重影響。在本次研究中利培酮和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均表現出良好的治療效果,奧氮平治療有效率高達74.0%,利培酮達70.0%。同時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出現了失眠頭痛、過度興奮、體重改變內分泌紊亂和血象改變等不同程的不良反應,經過處理后患者均可耐受,未影響繼續治療。但試驗組體重增加的發生率為6.0%明顯低于對照組。
在本次試驗中我院就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對比研究,研究顯示奧氮平與利培酮在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上療效相似,不良反應均較輕但略有不同,臨床應用時應注意。
[1]杜永慧,蘇輝,沈輝,等.奧氮平與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影響的對照研究[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11,11(6):580-582.
[2]蘭開榮,吳筱芬.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30例[J].中國藥業,2012,21(1):70-71.
[3]杜春燕.利培酮與奧氮平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對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2):179-180.
[4]杭榮華,程萬良,王瑞權,等.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及執行功能比較[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2,17(7):812-815.
[5]郝衛萍,張加明,王靜,等.奧氮平與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的臨床對比分析[J].精神醫學雜志,2011,24(4):301-303.
劉潯雄(1975-),男, 本科,主治醫師。E-mail:chentao197301@163.com。
R749.3
A
1007-8517(2014)13-0072-01
201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