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縣中醫院,江西 上高 336400
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后腹腔鏡腎臟手術23例臨床分析
聶衛平汪玲珍
江西省上高縣中醫院,江西 上高 336400
目的研究分析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后腹腔鏡腎臟手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46例患者為觀察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23例)和對照組(23例),對采用不同麻醉措施的臨床麻醉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兩組患者麻醉前SBP、DBP及HR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氣腹時、氣腹后10min及氣腹后20min的SBP、DBP及HR同麻醉前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氣腹時、氣腹后10min及氣腹后20min的SBP、DBP及HR同麻醉前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對比,治療組患者氣腹時、氣腹后10min及氣腹后20min的SBP、DBP及HR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的,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在后腹腔鏡腎臟手術中具有顯著效果。
全麻;硬膜外麻醉;后腹腔鏡腎臟手術;臨床效果
基于后腹腔鏡腎臟手術特點,筆者為分析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后腹腔鏡腎臟手術的臨床效果,特選取我院46例患者研究,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采用后腹腔鏡腎臟手術進行治療的患者46例,并隨機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患者為23例,男16例,女7例;患者平均年齡(35.6±1.3)歲;對照組患者為23例,男15例,女8例;患者平均年齡(36.1±1.1)歲。對本次研究中選取46例患者基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全麻措施麻醉,治療組患者采用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措施麻醉,對采用不同麻醉措施麻醉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
選取治療組患者T10-11椎間隙成功實施硬膜外穿刺并向頭側置管3.5厘米,在患者平臥后注入4mL 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藥,觀察10分鐘,對于沒有出現局部麻藥中毒或是全脊麻醉現象的患者,逐次追加6~8mL 0.5%羅哌卡因,使患者麻醉平面控制在T4之下,在確定阻滯平面10分鐘后,進行全麻誘導。在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過程中,采用靜脈泵注的方法持續給以患者丙泊酚維持麻醉,同時每隔60分鐘為患者硬膜外腔追加4~6mL 0.5%羅哌卡因,維持麻醉。
1.3 觀察指標[1]觀察兩組患者麻醉前、氣腹時、氣腹后10min及氣腹后20min的SBP、DBP及HR。

對比兩組患者麻醉前SBP、DBP及HR,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氣腹時、氣腹后10min及氣腹后20min的SBP、DBP及HR同麻醉前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氣腹時、氣腹后10min及氣腹后20min的SBP、DBP及HR同麻醉前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對比,治療組患者氣腹時、氣腹后10min及氣腹后20min的SBP、DBP及HR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麻醉前、氣腹時、氣腹后10min及氣腹后20min的SBP、DBP及
注:與麻醉前相比,*P<0.05;組間對比,**P<0.05。
在臨床上,后腹腔鏡腎臟手術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視野清楚及術后恢復快等特點,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在采用該種手術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過程中,麻醉占據重要地位,直接影響患者手術效果。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具有顯著作用,其對人工氣腹產生的應激反應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效促使患者血流動力學處于穩定狀態中,提高患者麻醉效果[2]。綜上所述,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在后腹腔鏡腎臟手術的臨床上具有顯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措施進行麻醉的治療組患者,其氣腹時、氣腹后10min及氣腹后20min的SBP、DBP及HR均顯著優于采用全麻措施麻醉的對照組患者(P<0.05),該研究結果同朱茗、李元海及萬宗明學者[3]的研究結果較為相似。因此,在后腹腔鏡腎臟手術的臨床上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應被推廣應用。
[1]馬愛兵,張健,曹敏.靜脈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觀察[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8,13(05):449-450.
[2]袁寶潔.兩種靜脈復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鏡手術的臨床觀察[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3(05):16-17.
[3]朱茗,李元海,萬宗明.全麻復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后腹腔鏡腎臟手術的臨床觀察[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07(19):8942-8943.
R614.4+2
A
1007-8517(2014)13-0105-01
201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