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福建 廈門 361000
40例老年骨折患者全方位護理體會
林月桂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杏林分院,福建 廈門 361000
目的研究對老年骨折患者的的全方位護理。方法選擇我院診治的80例老年骨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的護理,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包括環境、飲食、心理等方面的護理,利用統計學對兩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進行分析。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0.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72.5%。臨床觀察兩組患者的病情及癥狀都得到控制,而觀察組效果要明顯比對照組高。結論研究表明對患者采取綜合護理措施,可以使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降低,并提高治愈率及護理滿意度。
老年骨折;綜合護理;體會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現狀越來越嚴重,近年來對于老年病的研究也逐漸注重起來。而對于老年人來說骨折又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創傷,其中又以女性患者居多,因此,人們對于老年骨折患者的護理越來越重視[1]。近些年我院通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再從環境、飲食及心理等方面對老年骨折患者進行全方位護理,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降低了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這次研究的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的對象是從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老年骨折患者中隨機選取的80例患者,其中:男患者32例,女患者48例;年齡分布在65至87歲之間,平均年齡在76歲。其中:鎖骨骨折1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20例,股骨頸骨折15例,股骨粗隆下骨折23例,肱骨外頸骨折10例,致傷原因為摔傷,車禍等,這些患者都是經過臨床上明確診斷的。
將80例患者隨機劃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患者。兩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齡、病程等經對比分析P>0.05,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據不同患者臨床癥狀特點,經濟承受能力,身體素質的不同,分別選擇全髖關節置換術、切開復位內固術以及股骨頭置換術等不同的手術方式對其進行對癥性治療,并且在治療期間需要對患者進行護理。
護理上,對照組患者主要采取常規護理方法: ①藥物治療:患者住院期間需要根據臨床癥狀進行明確診斷,并給予藥物治療及對術后傷口的清潔; ②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后對患者和家屬進行相關指導,如合理飲食、治療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術后如何在床上以及戶外運動。而對于觀察組患者需要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環境、飲食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護理: ①環境護理:即病房的環境要干凈舒適,病房內要定時通風,保持光線柔和,室內溫度、濕度要適宜,老年患者休息室附近要保持安靜。②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要詳細詢問患者的飲食喜好,并且要和家屬多交流,對他們進行科普知識的宣傳,指導患者健康飲食。③心理護理: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隨著老年患者機體各項功能不斷的減弱,新陳代謝減慢,加之骨折所帶來的痛苦,導致骨折后愈合緩慢,病程較長,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一些焦慮、緊張等負面的情緒,所以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對骨折的治療起著關鍵的作用。護士要主動熱情的多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認真詳細的回答患者的疑問,使患者保持心情舒暢、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這樣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
1.3 評判療效的標準 本次研究所使用評判療效的標準包括: 一是無效:即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沒有明顯改變; 二是有效:即患者的臨床病癥與體征基本消失,肢體功能逐漸恢復; 三是痊愈:即患者的臨床病癥與體征消失,肢體功能恢復正常[2]。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80例老年骨折患者進行全方位護理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痊愈19例,有效17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0%;對照組痊愈6例,有效23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72.5%,兩組總有效率經統計學計算分析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詳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的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目前由于人口老齡化的情況越來越突出,以及社會經濟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對于老年病的研究。由于老年人的骨質疏松,較為容易發生骨折,加之老年人的各項生理功能逐漸減退,并且多伴有各種老年慢性疾病,骨折發生后所需的愈合時間較長,原有疾病也會因骨折有所加重,病程時間長,在長時間的治療過程中會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不利于疾病康復[3]。一般情況下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時多只重視對疾病本身的護理,而忽略了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而心理護理恰恰是對老年骨折患者進行全方位護理的關鍵所在,對心理護理的不重視則會導致患者在尚未痊愈時會出現一些焦慮、緊張、抑郁、恐懼等負面心理問題,甚至還會出現術后不良反應以及并發癥而加重病情,導致患者的康復時間延長,使患者的痛苦增加,使患者很有可能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全方位的護理與常規護理相比,前者更加全面、貼心,更加人性化,并且有助于減輕患者的心理問題,調節情緒,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理上的痛苦,并使骨折的愈合速度加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的身體處于一個正循環的狀態。
本次研究表明全方位的護理在臨床上的運用可以提高臨床的治愈率以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并且還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因此全方位的護理模式具有其臨床推廣價值。
[1]蕭豐富.蕭氏舒適護理模式[M].臺灣: 華杏出版社,2008:225.
[2]王金娥.100例老年骨折患者的綜合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03):1326-1327.
[3]陶妹英.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10,11(07):108-109.
R473.6
A
1007-8517(2014)13-0114-01
2014.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