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柏
我的初戀發生在大二那年,當陽光帥氣的他向我表白時,我感覺世界簡單得只剩下我們倆的甜言蜜語和心心相印,我們一起學習、爬山、游玩、談心,用歡歡笑笑記載了被愛情浸潤的幸福和甜蜜。可是,一個短短的寒假過后,他突然來了個180度的情感大逆轉:他居然說不愛我了,倆人的關系到此為止!很快,我發現他笑瞇瞇地擁著另一個女孩子走過學校的綠蔭道。那種像被子彈擊中般撕心裂肺的痛苦,鋪天蓋地而來……
我漫無目的地離開了鬧哄哄的校園,獨自沉浸于無邊的痛苦掙扎中,捏捏口袋里并不多的零花錢,一種強烈的發泄欲噴薄而出。我像一個饑不擇食者,瘋狂地從貨價上拿下一件件或有用或沒用的東西。這時,我倏然發覺這個世界離開了他,照樣晴朗。我快要失控的情緒竟然神奇地在失去理智的瘋狂購物中平靜下來了,這是一種多么絕妙的解脫辦法啊!
大學畢業后,我被一家合資公司錄用。或許是自己不擅交際,小心翼翼、百倍努力的我總感覺無法融入同事圈中,很多時候,看到別人給自己不時制造的小麻煩,只能忍氣吞聲地承載著本不該自己承擔的斥責,雖然心中早已怒火滿腔,但想著自己勢單力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最終都是硬生生地咽下。
終于有一天,同事又一次的指桑罵槐使積怨已久的我胸中憤怒幾近憋炸,下班后,我眼里滿是委屈的淚花,鬼使神差中走進了一家大商場,將一個月的工資全都扔進了收銀臺。回到宿舍,喝著酒,吃著零食,穿著新買的衣、鞋,盡情地用放縱的言行揮霍一空。一覺醒來,心情平復如初。
從此,那種痛快淋漓的狂購讓我如獲至寶般記憶猶新。于是,一有不順心如意的事,我就用狂購來安撫自己的心靈。當然,每次瘋狂購物后,面對那些花很多錢買回來的沒用的東西,我又會覺得心疼,后悔自己的不理智。但再次遭遇心情郁悶,我就又不能自己。我該怎樣戒除這種為“情緒買單”的行為呢?
徐麗
心路心語
作為社會中的一員,人都會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各種壓力或挫折,此時,人的心理防御機制便會自然啟動,促使人通過一些方式來緩解內心的壓力,減除焦慮情緒,達到心態的重新平衡。可一旦采取的減壓方法不正確,心理壓力不但不能減輕,反而會陷入另一個心理迷圈,徐麗即是一個例證。
瘋狂購物其實也是一種心理疾病,屬于“沖動控制障礙”。患者在遭遇外界刺激失去內心平衡時,做出沖動不理智的狂購行為,以此來舒緩內心的壓力。此時,個體行為處于失控狀態,事后雖然壓力因精神的亢奮趨于隱匿,卻并沒有真正得到緩解,久而久之,反而會將自己推入一個更加焦慮的境地。
有購物狂傾向的患者,通常應先找出其深層的心理動機,重新認知自己當初走入心理陷阱的弊端。只有心理上的認知改變了,才有可能從主觀上扭轉那種“失控”,豎起一道心理籬笆。接下來可以通過放松、脫敏等行為治療,從軀體到心理進行全方位的對癥施治,使其達到醒悟,消除煩惱。
最后,有負性情緒時身上不帶大量錢及信用卡,可以起到很好的自我約束作用。有壓力或不良情緒,尋找更好的減壓方法,如對人傾訴、音樂放松、短暫旅游等,既怡情又有利于平復心態。
國內外學者對“沖動控制障礙”的臨床現象特征歸納為五條:
1.病人知道他的這種行為是不好的,極力加以控制,但總是歸于失敗,難以自控。
2.行為沒有任何明顯的外目的,以偷竊為例,患者既不是為了經濟外收入,也不是為了改善個人生活條件,更不是為了發泄私憤和報復等。
3.行為前,心情緊張或不快感越來越強烈。
4.在行為過程中,病人可體驗到如釋重負般的快感,或行為本身給予患者極大的滿足感。
5.反復發生,在發作的間歇期病人沒有明顯的精神障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