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林+姚洪雙
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活到百歲似乎已經算不上什么稀奇事。家住四川省成都巿雙流縣太平鎮前進村9組的付素清老人,就是遠近聞名的百歲老人。按當地派出所的戶籍資料,付素清到今年7月就滿117歲了。去年,吉尼斯世界紀錄組織還為老人頒發了“恭賀付素清老人116歲大壽,世界上最長壽的人”的匾牌。
付素清老人1897年出生在四川省簡陽市的大山深處,已經跨越了三個世紀,見證了中國百余年來的風云變幻。歲月的磨礪,也在她的臉上留下了溝壑縱橫般的深深印痕。老人共生育了6個子女,如今只有二女兒徐淑華和三女兒徐桂花健在。老人現在五世同堂,名下族人共有54人,重孫的孩子都已經20多歲了。當了“高祖祖”的付素清老人,如今依然能做些家務活和捆柴、除草、種菜等簡單農活。
將近117歲的付素清老人一輩子居住在鄉村,對土地十分的依戀,不喜歡繁華的大城市。老人的三女兒一家人都住在城里,想接老人過去享福,老人卻不愿意去。她嫌城里的空氣不好,車來車往,整天鬧嚷嚷的,不得清靜,哪里有鄉居生活來得安逸和舒適!更何況,老人從小就吃苦受窮,習慣了勤快的勞作,只要一天離開土地,就感覺渾身不得勁兒,總覺得心里有什么事情惦記得慌。就這樣,老人一直跟著二女兒居住在鄉間的竹林小屋里。
竹林深掩的農家小院,大約有200平方米,每天都被付素清老人打掃得干干凈凈。盡管老人的眼睛現在有些模糊,耳朵也有些背了,但是,老人的手腳利落,屋里屋外總是忙個不停,堅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日常飲食起居也不需要女兒操心,冷了知道自己添衣,熱了知道搖扇納涼。
說起老人的長壽,村里人都覺得,這與老人多年來“閑不住”的勤快分不開。平常,老人除了將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外,還把屋前屋后的雜草和落葉都一一清理干凈,還自己養了些雞,種了些菜。在長期的勞動中,“閑不住”的付素清老人既鍛煉了身體,也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其勤勞樂觀的生活態度,深深地影響著周圍的鄰居。
付素清老人的性格特別隨和,和村里的人都相處得很好。她從來不發脾氣,也不和人生氣斗嘴,所以大家也都樂意和她來往。閑下來的時候,她還喜歡串門,和鄰居們聊天,擺龍門陣,而且說起話來中氣實足。因為耳朵背,老人常常聽不清楚別人說的話,但這對她沒有絲毫影響。她會自顧自地說自己的話,一邊說還一邊笑,常常是別人還沒反應,自己就先樂開了。
由于當地生態環境好,空氣好,加上老人心情平和,整天樂呵呵的,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放在心上,因而能吃能睡,每天都要睡上十二個小時左右。用老人自己的話說,“吃飯要吃飽,睡覺也要睡飽,這樣的日子才有過頭”。這么多年來,付素清老人沒有患過大病,連感冒發燒這樣的小毛病也很少有,實在令人稱奇。
在飲食習慣上,付素清老人沒有太多的講究。以前,因為生活貧困,實在是沒法講究,基本上是地里刨出什么食物就吃什么,如紅苕、玉米、蠶豆、黃豆、野菜等等。如今日子變富裕了,老人仍然不講究吃喝。除了吃各類雜糧粥和豆制品外,老人最為特別的應該是喜歡吃肉,基本上每頓都離不開肉,而且最愛吃的是燉雞。雞都是老人自己養的,散養在竹林里,吃的是竹林草叢里的蟲蟲,喝的清清亮亮的溪水。
目前,付素清老人身體狀況良好,手腳利落,生活能自理,且精神矍鑠。村里人給她總結出“閑不住”“吃肉兇”和“愛睡覺”的特點。心態好,能吃、能睡、好動,也許這就是付素清老人的“長壽之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