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部,江蘇 常熟 215500
腦動脈瘤介入栓塞術41例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杜月芳邵琪
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部,江蘇 常熟 215500
目的探討腦動脈瘤介入栓塞術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為臨床護理提供指導依據。方法將41例接受腦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介入栓塞治療,護理人員在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全面的護理措施。結果隨訪6~30個月,所有患者恢復情況良好,無任何并發癥和出血情況。結論在圍手術期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接受腦動脈瘤介入栓塞術治療的患者有重要的意義,應在臨床加以推廣應用。
腦動脈瘤;介入栓塞術;圍手術期;護理
腦動脈瘤患者一般情況下無特征性癥狀,當其破裂時因出血可導致患者出現意識障礙、頭痛等。腦動脈瘤主要是因腦動脈血管壁受到局部的損傷而形成的瘤狀物,是誘發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因素,致殘率和致死率較高[1]。近年來,介入術治療逐漸被臨床廣泛應用,在腦動脈瘤栓塞治療中效果良好?;颊邍中g期的護理工作對患者的恢復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進行了相關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自2006年8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41例接受腦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14例,女27例,年齡為36~78歲,平均年齡為54.2歲?;颊咧?2例為后交通動脈瘤,8例為頸內動脈瘤,2例為大腦中動脈瘤,19例為前交通動脈瘤。根據國際分級標準[2],研究對象可分為:30例Ⅰ級,8例Ⅱ~Ⅲ級,3例Ⅳ~Ⅴ級。
1.2 治療方法 采用全腦血管造影法,為所有患者行介入栓塞術,術后將導管拔出后為其壓迫止血,對穿刺的部位加壓包扎維持6h。
1.3 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
1.3.1 術前護理 ①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防止發生意外。②心理護理 鼓勵患者積極的面對疾病,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將手術可能存在的風險向家屬說明,取得家屬的認可。③術前準備 患者術前應禁食禁水,尿失禁患者應為其留置尿管。術前進行碘過敏試驗及抗生素過敏試驗,備皮,遵醫囑降低患者的顱內壓,預防血管痙攣并合理控制血壓[3]。
1.3.2 術中護理 使患者保持平臥位,為保證手術能夠順利的完成,應囑患者不要晃動頭部,為固定患者的四肢及頭部可在其枕下放置頭圈。暴露患者的穿刺位置,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鋪好消毒鋪巾。為患者建立起靜脈通路并吸氧,輸液裝置確保質量,輸液器滴壺下應保證無菌。加壓指示的刻度應用加壓袋進行調節,為預防發生空氣栓塞,術中應準確掌控造影劑的注入速度[4]。為能及時發現患者的異常反應,及時進行搶救,應對患者的動作、意識狀態、語言等進行密切的觀察。患者出現異常反應時應即刻停藥,配合醫生應用抗敏藥物,協助醫生調節電解彈簧裝置,記錄電解時間及彈簧規格。為防止加壓輸液器內的壓力及氣體不足,應及時調節并進行液體的更換。手術完成后拔管并穿刺部位做好止血工作,壓迫15~30min,確定不出血后可使用彈性繃帶進行包扎[5]。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穩定后可將患者送入病房。
1.3.3 術后護理 ①患者術后離開手術室運送至病房后為防止患者發生窒息,應使其頭轉向一側,保持去枕平臥位?;颊咝g后有仍有出血的危險,為能及時發現患者的并發癥,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當患者出現脈搏呼吸減弱、血壓升高、意識障礙、瞳孔大小不同等癥狀時應馬上告知醫生并配合醫生進行搶救[6]。②一般護理患者術后飲食應低鹽、低脂、易消化。術后24h以內應由護理人員或是家屬幫助其完成大小便、飲食等基本生活活動,術后的30~48h內應限制活動,多休息。使患者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③為避免或減輕患者腎功能的損傷,應告知患者多飲水,促進尿液的排放,保證每天的尿量不少于2000ml,一周內應觀察患者尿液的量、性狀等,檢測患者的腎功能情況,注意患者是否出現水腫、腰部酸脹等[7]。④皮膚的護理為防止患者出現壓瘡,應為患者1~2h翻身一次,床單保持清潔平整。⑤股動脈鞘管的護理鞘管拔出之前為避免折斷、移位、彎曲,應對其加以固定,穿刺肢體制動伸直24h,拔管后加壓包扎12h。為預防形成血栓,可在沙袋移除后使患者適當活動肢體[8]。⑥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出院后應注意休息,健康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大便保持通暢,情緒不可有較大的起伏。
1.4 觀察指標 隨訪6~30個月,觀察患者術后并發癥及滿意度情況。采用我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接診醫護人員的服務態度、用藥技術、護理操作、是否耐心等進行調查。共計10項,每項1分,小于6分為不滿意,大于6分小于8分為一般,大于等于8分為滿意。
2.1 術后并發癥 研究對象經手術治療后,1例死亡,1例出現腦梗死,13例血糖濃度較術前提高,2例肝功能出現異常,15例出現水電解質的紊亂,1例出現出血,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術后并發癥情況
2.2 護理滿意度 6~30個月調查隨訪發現,所有患者恢復情況良好,無任何并發癥和出血情況,具體分析見表2。

表2 患者對治療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腦動脈瘤介入栓塞術作為一種創傷小、治療效果顯著的手術方法,在臨床得到廣泛的應用。該手術對醫護人員均有較高的要求,為順利完成手術,需要進行細致的術前準備工作,術中需對患者進行嚴密的監測,護理人員對手術的完成有著重要的作用,術前準備、術中積極配合及術后護理,對患者圍手術期的治療和恢復至關重要。
本次研究將41例接受腦動脈介入栓塞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介入栓塞治療,護理人員在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全面的護理措施。術前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做好術前準備。術中配合醫生完成相關操作,術后協助運送患者至病房,使患者保持去枕平臥位,完成一般護理工作。指導患者術后飲食應低鹽、低脂、易消化,適當活動;多飲水,避免或減輕患者腎功能的損傷; 為防止患者出現壓瘡,注意加強患者皮膚的護理;未拔管者注意股動脈鞘管的護理;完成患者的出院指導。研究對象經手術治療后,1例死亡,1例出現腦梗死,13例血糖濃度較術前提高,2例肝功能出現異常,15例出現水電解質的紊亂,1例出現出血,最終40例患者均治愈。對治愈患者進行隨訪,為期6~30個月,所有患者恢復情況良好,無任何并發癥和出血情況。
在圍手術期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對接受腦動脈瘤介入栓塞術治療的患者有重要的意義,對手術患者進行密切的觀察和細致的護理,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應在臨床加以推廣應用。
[1]宋蓮淑,時麗莆.腦動脈瘤介入栓塞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醫藥雜志,2012,29(6):537-538.
[2]范景華.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圍手術期護理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1,9(7):146-147.
[3]周紅,江華,萬云,等.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0,35(5):543-544.
[4]閆保君,水少峰,韓新巍,等.顱內寬頸動脈瘤支架輔助栓塞并發急性血栓形成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1):74-75.
[5]郭麗萍,程光榮.肝癌介入栓塞術后并發肝膿腫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干預[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12,33(4):377-378.
[6]張強,蘭晶,池英,等.血管內栓塞治療顱內動脈瘤45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3):85-86.
[7]高霞, 方蕓, 劉剛.1例多發性顱內動脈瘤的介入治療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0,(2):16-18.
[8]沈敬敬.護理干預在1例復雜顱內動脈瘤患者圍手術期中的作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09,(10):42-43.
杜月芳(1976-),女,江蘇常熟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介入科的護理工作。
R473
A
1007-8517(2014)19-0112-02
201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