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宜陵朱桃明口腔診所,江蘇 揚州 225231
復合樹脂在40例前牙美學修復中的應用分析
朱桃明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宜陵朱桃明口腔診所,江蘇 揚州 225231
目的觀察復合樹脂應用于前牙美學修復的臨床效果。方法按就診順序隨機選擇80例牙間隙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修復,實驗組采用復合樹脂美學修復技術修復,比較兩組修復效果。結(jié)果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應用復合樹脂對前牙進行美學修復,效果良好,其技術值得推廣。
復合樹脂;美學修復;前牙
前牙牙體缺損是臨床上常見的牙科疾病,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前牙美學修復的美觀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前牙切咬功能較少,患者在進行修復時修復體的顏色、外形等對于修復牙齒的美觀都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也可以說是美觀特性的重要功能。因此,臨床上對于前牙的修復應該具備技術層面和美學層面等含義。從技術層角度來說,必須尋找合適的材料等將其黏住;從美學角度來說,需要修復后的牙齒堅固、美觀。近年來,復合樹脂美學修復技術在前牙美學修復中使用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1]。
1.1 一般資料 按就診順序隨機選擇80例牙間隙患者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所有患者中,齲齒21顆,牙釉質(zhì)發(fā)育不全19顆,牙折18顆,楔狀缺損2顆,其它10顆。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39~84歲,平均年齡(49.4±1.4)歲;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40~76歲,平均年齡(46.7±0.8)歲。兩組性別、年齡、病變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手術:術前進行模型研究,然后對患者進行病牙修復,完成拋光等操作。觀察組采用復合樹脂美學修復技術治療:修復之前,根據(jù)患者修復牙色澤等選擇相應的修復顏色材料,具體為復合樹脂(上海勁凱樹脂有限公司)、玻璃離子水門汀(廣東中衛(wèi)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等,并將其放在窩洞完成試色與預修復。根據(jù)選擇后的材料和周圍牙齒之間的配度進行分層、分量修復。在修復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嚴格控制修復的層次,每一層都不應該過厚,<2mm。臨床上,對于比較復雜的前牙修復時,每一層修復厚度應該控制在1mm,這樣能夠觀察顏色之間的變化,并及時調(diào)整顏色進行修正。當患者初步修正完畢后,讓患者進行咬合調(diào)整,使得正中牙合和前伸等之間完好修復。當調(diào)整完畢后,對患者修復前牙進行拋光,使其更加符合天然牙仿真美學要求。拋光過程中可以進行2次拋光,即初拋光和精細拋光,初拋光時應該根據(jù)不同牙顆粒程度調(diào)整磨刀完成牙齒表面紋理修復,而精拋光則應該增加牙體的表面光澤,使其更加具備美學效果。
1.3 療效標準 痊愈:患者美觀性能、咀嚼功能等完全正常,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顯效:患者美觀性能等得到改善,咀嚼功能基本正常。有效:患者美觀性能、咀嚼功能等得到緩解。無效:患者美觀性能、咀嚼功能等沒有變化或加重[2]。除外無效病例,計算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6.0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及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前牙修復效果對比[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
20世紀40年代出現(xiàn)化學固化自凝樹脂,成為復合樹脂的前身。之后的10年中,相繼出現(xiàn)紫外光固化復合樹脂和可見光固化復合樹脂,尤其是臨床操作中技術細節(jié)的改良與規(guī)范,使得復合樹脂牙體美學修復技術在前牙修復中使用較多,近年來,伴隨人們審美意識不斷增強,人們對于牙體修復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出現(xiàn)了美學牙科。
目前,臨床上采用復合樹脂牙體美學修復技術在前牙修復中使用較多,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研究結(jié)果獲得一致性結(jié)論,且與趙獻平等[3]的報道較為接近,值得推廣。但目前復合樹脂粘接修復技術尚缺乏統(tǒng)一的技術指導和評價標準,對于一些存在粘接修復患者修復效果并不理想,需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予以解決。
[1]薛容奇,董金風,焦惠民.前牙冠折即刻美容修復的工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6,15(6):712.
[2]王立妍,陳一光固化樹脂在前牙美容修復中的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20(2):293-295.
[3]趙獻平,安涓,郭曉玫.纖維樁聯(lián)合光固化樹脂與烤瓷冠修復相結(jié)合修復前牙殘冠殘根的臨床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31):5.
朱桃明 (1977-),女,漢族,江蘇人,主治醫(yī)師。
R789.3
A
1007-8517(2014)20-0083-01
201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