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堅
(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超聲科,江蘇 無錫 214041)
引起糖尿病(DM)患者下肢截肢并且致殘的主要原因是DM足潰瘍,DM患者中大約1/5在病情惡化情況下會引起足潰瘍或壞疽〔1〕。病變部分的血管造成動脈供血不足,進而直接影響到足潰瘍預后,這也是造成DM患者截肢較為關鍵的因素。血管病變有一種方便快捷又無創的檢測方法-血管超聲〔2〕。本文就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通過對90例DM足潰瘍患者的下肢血管進行超聲檢查,按照血管病變程度的高低分成四個小組,對各個小組的臨床數據進行比較。
1.1資料 90例足潰瘍患者的診斷分型標準參照WHO 1999年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DM足潰瘍病癥符合Wagner分級法,并在Ⅰ~Ⅳ級范圍。其中10例1型糖尿病(T1DM),80例T2DM;男50例,女40例;年齡35~71〔平均(60±15)〕歲。
1.2方法
1.2.1一般檢查 了解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定量檢測體質指數、血糖、血脂、肝功能、糖化血紅蛋白。對于有骨組織病變的患者有必要做X線檢查。
1.2.2下肢血管超聲檢查及血管病變分組 血管超聲檢查采用美國GE LogiqEq和飛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儀 ,探頭是高頻探頭,5~12 MHz。檢查股總、股淺、股深、脛前動脈,人要保持仰臥,下肢保持外旋外展姿勢;檢查腘動脈和脛后動脈,人保持俯臥,并且足部要墊的高一些;檢查足背動脈,足背伸直。檢測病患血管壁的情況,例如中膜厚度、血管內徑、回聲大小、內膜面、斑塊大小、患處的血流充盈和色彩變化情況以及血管狹窄和閉塞等情況。按照病變血管的輕重程度分成4類小組〔4〕。第1組是內膜毛糙、中膜偏厚,已出現斑塊、血流充盈情況基本正常的30例患者;第2組35例是血流充盈受損,其受損部位的管腔直徑有所縮減;第3組15例是管腔變的狹窄,直徑比原來的一半還要小;第4組10例是管腔完全閉塞的患者。四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高血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3治療方法 所有足患都接受綜合治療方法。①增強胰島素,以穩定控制血糖;②促進循環系統,例如血管擴張、抗凝防止栓塞;③選擇合適的藥物預防和控制患處防止全身感染;④患處清理,病變壞死組織進行清創處理,按時換藥、上藥,促進表皮恢復;⑤調節體質,糾正貧血或低蛋白血癥;⑥有電解質紊亂或發生酮癥酸中毒的病患要迅速調節平衡。
1.3療效評估標準 痊愈:患部全部愈合(取出壞死趾骨、跖骨組織并痊愈的包括在內);好轉:感染部位得到有效控制,分泌物減少,感染局部范圍縮小,并有新生組織出現(有望痊愈因故終止留院治療的病患包括在內);無效:通過短期治療,分泌物得不到控制,感染部位繼續惡化其面積逐漸擴大,患處的血循環不見好轉,臨床評估需要截肢〔5〕。

第1、2組住院天數比第3、4組明顯減少(P<0.05);第1、2兩組患者的治愈率明顯高于第3、4組(P<0.05)。第1、2兩組間住院天數及治愈率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第4組無效病患中,7例做了大截肢手術,3例治療無效且放棄治療。第2、3組均有1例因治療效果不明顯而選擇大截肢手術。見表1。

表1 下肢血管超聲檢查結果與糖尿病足潰瘍預后的關系〔n(%)〕
美國統計,DM足潰瘍的治療費用以及截肢的手術費用和DM的其他并發癥費用基本持平。國內研究也表明,病患的住院平均天數將近1個月,平均費用在15 000元左右。所以,臨床上準確評估足潰瘍的病變程度及其預后至關重要〔6〕。
下肢遠端神經反常或者下肢局部血管病變引起足部感染、潰瘍或者深層組織破壞,就會形成DM足潰瘍。下肢遠端神經反常容易造成足損傷,誘發皮膚破損或潰瘍出現;進而影響損傷部位血管的血液循環引起感染。治愈潰瘍、改善潰瘍部位的供血是重中之重〔7〕。臨床經驗表明,潰瘍部位供血正常,滲血情況良好,則預后較好,潰瘍面很快就能恢復;如果進行深度清創,滲血效果不理想,潰瘍面就不好愈合,唯一的辦法就是改善潰瘍部位的供血循環〔8〕。DM足潰瘍臨床經驗表明,局部血管病變是導致DM足潰瘍久治不愈的關鍵原因,缺血嚴重將直接導致下肢截肢,避免截肢就要改善血液循環〔9〕。但是常規的體檢難以發現缺血的嚴重程度,采用先進儀器如下肢血管彩超能清晰觀察到病變部位的動脈管壁及管腔、血流變化還有病變范圍〔10,11〕。
綜上,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下肢血管,可能更好地掌握病變動脈管壁的病情程度、管腔變化、血流變化還有病變范圍,對DM足潰瘍預后評估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4 參考文獻
1許樟榮.糖尿病與周圍血管病變國際糖尿病足工作組-糖尿病足國際臨床指南〔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23-31.
2王愛紅,趙 瑅,李 強,等.中國部分省市糖尿病足調查及醫學經濟學分析〔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5;21(6):496-9.
3翁煥員,謝丹圓,鄞國書,等.2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下肢血管病變分析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0;31(18):2400-2.
4禢文女享,尹鎮釗.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1):58-9.
5林 芳,申紅霞,李勇勝,等.糖尿病足下肢動脈彩超與造影的對比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1;27(16):3030-1.
6王 華,王伯胤.糖尿病足下肢動脈病變影像學診斷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23):2543-5.
7田慧玉,趙筱丹,王心佳,等.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評價糖尿病足嚴重程度的臨床研究〔J〕.實用預防醫學,2010;17(8):1628-9.
8張 昱.2型糖尿病足潰瘍患者臨床分析〔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3(6):22-3.
9劉石平,張 志,周智廣.28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3;21(3):257-61.
10Caravaggi C,Piaggesi A,Menichetti F.Diabetic foot infections〔J〕.Infec Med,2009;17(Suppl 4):77-87.
11李 莎,呂麗芳,鐘曉衛.糖尿病足相關危險因素十年調查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23):253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