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雉 宋仁杰 尹 玲 裴天容 代群燕
(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急診科,貴州 遵義 563003)
原發性高血壓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很高,其發病機制是細動脈玻璃樣變化,長期高血壓可以導致一系列并發癥,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早發現、早治療對降低患者死亡率和疾病良好的預后極為重要。高血壓引發周圍小動脈短暫而劇烈的痙攣,導致血壓急劇升高〔1〕,并伴有頭痛、抽搐、嘔吐癥狀,甚至引起靶器官嚴重損傷,即可以導致高血壓危象,須及時采取適當的救治〔2,3〕。本研究對我院老年高血壓危象病人和中青年高血壓危象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老年高血壓危象患者的臨床診治特點。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老年高血壓危象患者82例作為實驗組,其中男46例,女36例,年齡64~83〔平均(72.2±5.5)歲〕。隨機選取同期收治的中青年高血壓危象患者68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齡〔平均31~54(37.1±6.2)〕歲。兩組患者發病前均有高血壓病史,誘因主要為情緒波動、停用降壓藥物、精神創傷、氣候變化、內分泌功能紊亂等。來診時血壓多高于160/100 mmHg,并伴有胸悶、頭痛、嘔吐、視力下降、神智改變甚至昏迷等癥狀。
1.2診斷標準 符合1997年INCVI診斷標準〔4〕:①原有高血壓病史:突發性嘔吐、視力下降、胸悶等。②常伴自主神經失調癥狀, 如心悸、面色蒼白、呼吸困難、 心絞痛等癥狀。③體征:血壓驟升,收縮壓>200 mmHg或舒張壓>120 mmHg〔5〕。④輔助檢查:患者的肝腎功能檢查以及血、尿常規。
1.3療效判斷標準 有效:患者用藥后1~2 h血壓開始下降,2~6 h血壓降至目標血壓,患者癥狀緩解;或1~2 h血壓下降<20%,但已達目標血壓〔6〕。無效:治療后與上述有效標準不符,或病人死亡。
1.4治療方法 (1)患者取平臥位,行心電監護和氧氣,飲食需清淡,保持患者情緒穩定。(2)快速降顱壓:快速輸液250 ml甘露醇(20%),嚴重者可聯合使用呋塞米20 mg靜注。(3)根據患者年齡及病情輕重,選擇不同的降壓藥物,迅速降低血壓,如硝普鈉、拉貝洛爾、艾司洛爾聯合硝酸甘油、尼卡地平、烏拉地爾或拉貝洛爾等。(4)保護心腦等重要臟器:靜脈輸液250 ml(含5%葡萄糖)和20~40 ml燈盞細辛注射液,可明顯緩解眩暈及心悸癥狀。(5)對患者的各項基本體征嚴密監測,積極治療引起高血壓危象的原發癥。比較分析兩組高血壓危象患者的降壓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
2.1兩組既往合并疾病及降壓治療并發癥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合并疾病明顯多于對照組,并發癥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既往合并疾病及降壓治療并發癥比較〔n(%)〕
2.2實驗組患者用藥前后白細胞、血鉀、尿素氮、轉氨酶、血糖變化的比較 實驗組82例患者,70例(85.4%)均靜脈用藥,62例(75.6%)需要輔以對癥治療;75例(91.5%)治療有效,7例(8.5%)治療無效,其中3例(3.7%)死亡,4例(4.8%)收入院繼續治療。對實驗組患者用藥前后白細胞、血鉀、尿素氮、轉氨酶、血糖變化進行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實驗組患者用藥前后白細胞、血鉀、尿素氮、轉氨酶、血糖比較
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由多種因素引起,患者常表現為頭痛、眼花、呼吸困難、耳鳴、心悸等癥狀。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會引發視網膜動脈、腎小球動脈、腦動脈等動脈血管的粥樣硬化,長期累積,血管壁彈性降低,會引起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對患者危害極大。而患者短期內血壓急劇升高,則會引發高血壓危象。根據老年患者降壓治療的緊迫程度,可將其分為高血壓急癥和次急癥兩大類〔7〕。高血壓急癥患者的靶器官功能嚴重受損,需在短時間內迅速降壓;次急癥患者靶器官未受到損害或損害不嚴重, 需在1 d內進行降壓。對高血壓危象的準確分類可以為醫護人員科學、合理用藥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8~11〕。
老年人常由于情緒激動或勞累等因素誘發高血壓, 血壓升高尤以舒張壓升高為主, 且由于其身體機能的下降,其并發癥包括高血壓腦病、高血壓合并顱內出血、高血壓并急性腎衰竭以及高血壓合并急性左心衰等的發生概率較青年患者大大增加,主要表現為頭痛、腦水腫、腎臟病變等等〔12~14〕。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調節血壓的壓力感受器敏感性和順應性也顯著降低, 動脈壁僵硬度增加。與此同時,由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神經體液調節能力較弱,低血容量性和體位性低血壓也極易發生〔15~18〕。因此,老年高血壓危象患者的降壓過程應與其他高血壓患者區別治療,應盡量緩慢降壓, 并副作用小、藥性溫和的藥物對患者血壓進行長效制劑。
本研究提示救治患者尤其是老年高血壓危象患者時,應首先確保藥物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并針對不同患者的個人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進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治療效果,減輕藥物對人體的損害。
綜上,救治老年高血壓危象患者時,應充分考慮到老年人自身的身體特點,對其病史進行詳盡的分析了解,對不同患者進行個性化給藥,在藥物的種類、劑量上嚴格,以獲得最佳臨床效益。
4 參考文獻
1林仲秋,謝志泉.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及研究現狀〔J〕.廣東醫學,2010;31(23):3147-50.
2賈雋怡,曹同瓦.高血壓危象患者的急救和治療〔J〕.中國醫藥指南,2011;9(15):15-6.
3張 文,羅 震.高血壓危象患者的臨床救治與護理體會〔J〕.中外醫療,2010;29(30):143-5.
4陸惠華.關注《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的新進展、新理念〔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2011;9(5):5-6.
5苗懿德.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風險評估及治療對策〔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0;15(4):262-3.
6關登明,杜世全.建瓴湯結合烏拉地爾微量泵入對138例原發性高血壓病3級高危組以上病例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8):214-5.
7陳亞想,郭東輝,陳 山,等.老年高血壓危象患者的急診治療分析〔J〕.河北醫學,2011;17(2):183-5.
8趙 森,楊慧敏,曹平輝,等.烏拉地爾治療高血壓危象的臨床療效〔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4):54-5.
9劉菊和,劉歡年.高血壓危象的急診治療體會〔J〕.醫學信息,2011;24(1):157-8.
10周川芬.輸液泵靜脈滴入硝普鈉治療高血壓急癥44例的護理體會〔J〕.現代臨床醫學,2010;36(1):72.
11李樹榮.高血壓危象患者的急救和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24):188-9.
12徐 坤,陸忠良.高血壓危象病人的急救和治療〔J〕.黑龍江醫藥,2010;23(6):1009-11.
13賈貢獻,余金明,林凡禮,等.高血壓患者吸煙狀況與心血管危險分層的關系〔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3;21(4):340-5.
14唐細生,胡 平.硝普鈉與硝酸甘油治療高血壓危象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療效觀察〔J〕.熱帶醫學雜志,2013;13(4):469-71.
15朱海龍,王 軍,王 英,等.靜脈微泵注射硝酸甘油與硝普鈉治療高血壓危象的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2;23(21):53-4.
16喻 文,胡 森.肌鈣蛋白升高可預測高血壓危象遠期心血管事件風險〔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2;24(11):676.
17徐春梅,辛 菲,徐洪波.硝普鈉聯合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高血壓危象的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1;6(30):127-8.
18劉 丹,陳藝莉,黃慧玲.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及血壓晨峰的相關因素〔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3;21(4):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