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波 任光國 方 強 袁 楊
(四川省腫瘤醫院胸外科,四川 成都 610041)
惡性腫瘤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因手術創傷、麻醉和鎮痛藥物的作用,會導致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同時還可產生機體應激反應,主要表現為應激激素的分泌紊亂,這些均對機體造成嚴重的代謝影響〔1〕。研究發現〔2〕,鎮痛藥物可以對免疫功能和機體應激反應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對于惡性腫瘤患者,較小的免疫功能抑制也會引發嚴重的后果,直接影響術后康復和生存期。本次研究分析3種不同的術后鎮痛方法對胸外科腫瘤患者細胞免疫功能和應激激素的分泌影響程度,以期選取一種對良、惡性腫瘤患者術后鎮痛效果較好,而且對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較小,引起的應激反應較弱的鎮痛方法,以期提高胸外科腫瘤患者術后免疫功能狀態,促進腫瘤患者的康復。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診治的腫瘤患者91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3例,女38例,年齡42~74歲,平均(58.5±13.6)歲,ASA分級為Ⅰ級或Ⅱ級。根據術后所接受的麻醉方式不同分為兩組。A組45例采用自控硬膜外鎮痛,其中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齡(60.6±14.2)歲;ASA分級為Ⅰ級12例,Ⅱ級18例;良性腫瘤23例,惡性22例。B組46例采用自控靜脈鎮痛,其中,男28例,女18例;平均年齡(57.4±13.5)歲;ASA分級為Ⅰ級13例,Ⅱ級17例;良、惡性腫瘤均為23例。所有患者術前均未接受放療或化療,近期無感染史、無內分泌、免疫等嚴重機體系統性疾病,心、肝、肝腎功能無明顯異常,術中、術后無輸血史,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三組患者在均采用全憑靜脈麻醉方式,在年齡、性別構成、ASA分級構成等方面均無統計學意義。
1.2術后鎮痛方法 B組手術結束前30 min靜脈給予芬太尼40 μg,蘇醒后拔出喉罩,靜脈接自動鎮痛泵,鎮痛藥配方:芬太尼20 μg/ml,鎮痛泵程序:背景劑量(BSR)1.5 ml/h,自控追加劑量(PCA)1.5 ml/次,鎖定時間(CT) 15 min; A組術畢留硬膜外導管接自動鎮痛泵,鎮痛藥配方:芬太尼5 mg/L,腎上腺素4 mg/L,鎮痛泵程序:BSR 4 ml/h,PCA 4 ml/次,CT 20 min。
1.3觀察指標 鎮痛效果評分:采用VAS評分(0~10分)對鎮痛效果進行評價,無痛為0分,優<3分,滿意:3~4分,有效:4~6分,無效:>6分。鎮痛優良率=(無痛+優+滿意)/91×100%。ELISA試劑盒測定3組患者麻醉前1 h、術后24、48、72 h共4個時間點血清中白介素(IL)-2的表達水平;放射免疫法(試劑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提供)測定各時間點血清、IL-8和皮質醇(Cor)的水平。

2.1兩組患者各個時間點鎮痛優良率情況 經過分層處理,惡性腫瘤兩組患者在術后24 h鎮痛效果出現差異,B組鎮痛優良率達到最低(P<0.05),在術后24、48 h,組間鎮痛優良率差異均較小,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鎮痛效果情況〔n(%)〕
2.2兩組患者各個時間點血清中細胞因子IL-2水平表達情況 總體上兩個組別并無差異,但對其分層后發現,惡性腫瘤層在術后48 h,B組血清IL-2表達水平明顯低于A組(P<0.05),而且在72 h差異仍然存在。對同一時間序列資料進行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發現,惡性腫瘤層的B組在表達上起伏較大,術后24 h表達下降達到最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時間點血清IL-2水平表達情況
2.3兩組患者各個時間點血清中細胞因子IL-8水平表達情況 同樣在總體上兩個組別的IL-8表達情況并無差異,但對其分層后發現,惡性腫瘤層在術后48、72 h,B組血清IL-8水平表達水平均明顯低于A組(P<0.05)。對同一時間序列資料進行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發現,惡性腫瘤層的B組在表達上呈持續降低趨勢(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各個時間點血清中IL-8水平表達情況
2.4兩組患者各個時間點血清中Cor表達情況 兩個組別在總體上的IL-8表達情況差異較小,但對其進行良性腫瘤分層后發現,惡性腫瘤層在術后48、72 h B組Cor表達水平均明顯低于A組(P<0.05)。對同一時間序列資料進行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發現,惡性腫瘤層的B組在表達上呈持續降低趨勢(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各個時間點血清中Cor表達情況
胸部腫瘤有良、惡性兩大類,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肺部轉移瘤、食管癌、惡性胸膜間皮瘤、惡性胸腺瘤等。常見的良性胸部腫瘤有肺炎性假瘤、肺結核瘤和錯構瘤、食管平滑肌瘤以及良性胸腺瘤和各種囊腫等。腫瘤患者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別是惡性腫瘤患者。目前對于腫瘤的治療主要是以手術治療為主,對于惡性的胸部腫瘤,除手術以外有的病人還常需輔以放化療。手術對于患者來說療效雖佳,但創傷較大,對機體產生的影響亦較大〔3〕。另一方面,術后所用鎮痛藥物對于機體產生的影響同樣較大,有研究發現〔4〕,術后麻醉鎮痛可以導致手術患者免疫功能抑制。免疫功能抑制對于腫瘤患者影響尤為嚴重,可以引發嚴重感染甚至腫瘤復發。
IL-2又名T細胞生長因子(TCRF),主要由活化的CD4+T細胞和CD8+T細胞產生的具有廣泛生物活性的細胞因子,可促進活化的B細胞增殖,參與抗體反應,對腫瘤細胞的活動起監視作用〔5〕。本研究結果提示自控硬膜外鎮痛對機體免疫細胞因子的抑制作用比自控靜脈鎮痛要小。另外提示自控硬膜外鎮痛對IL-8表達的影響更小,對機體免疫抑制作用較小〔6〕。并且提示自控硬膜外鎮痛對于阻止或減弱刺激信號向中樞傳導有一定作用,在抑制疼痛、麻醉鎮痛等因素引起的應激反應方面明顯優于自控靜脈鎮痛。
經分層分析發現,良性腫瘤對于術后鎮痛方式要求不敏感,患者機體反應相差較小,說明良性腫瘤患者的機體免疫狀態和應激狀態較好。而對于惡性腫瘤層患者來說,機體對于刺激反應較大,術后鎮痛等因素對于免疫功能的抑制較為明顯,綜上所述,術后自控硬膜外麻醉鎮痛對惡性腫瘤患者機體產生的免疫抑制作用和應激反應均較小,較適合胸外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鎮痛。
4 參考文獻
1Slimack NP,Liu JC,Koski T,etal.Metastatic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to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first reported case and surgical treatment〔J〕.Spine J,2012;12(1):e7-12.
2吳曉琿,岳霞影,李連紅.地佐辛術后鎮痛對結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2013;30(1):36-8.
3Li J,Wang L,Wang X,etal.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internal margin of the gross tumor volume in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J〕.Cancer Radiother,2012;16(7):595-600.
4Kelley BJ,Johnson MH,Vortmeyer AO,etal.Two-level thoracic 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 for progressive post-laminectomy kyphotic deformity following resection of an unusual thoracolumbar intradural extramedullary tumor〔J〕. J Neurosurg Pediatr,2012;10(4):334-9.
5Golubovic S,Golubovic V,Sotosek-Tokmadzic V,etal.The proposed mechanism of action during different pain management techniques on expression of cytolytic molecule perforin in patients after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J〕.Med Hypotheses,2011;76:450-2.
6馮 昌,馮 曼,焦 然,等.地佐辛復合芬太尼術后自控靜脈鎮痛的效果評價及其對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23):77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