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山 鄧惠博 楊田野 鄧鵬飛 張偉強 李雪飛 孫大輝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創傷骨科,吉林 長春 130021)
股骨粗隆間骨折為老年人常見的損傷,高齡患者長期臥床引起并發癥較多,死亡率為15%~20%〔1〕。目前多主張手術治療,常用的髓外固定有滑動加壓髖螺釘(DHS)螺旋刀片及DHS螺釘。DHS螺旋刀片與DHS螺釘相比在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方面具有抗旋轉穩定性與抗垂直切割的優勢〔2〕。DHS螺旋刀片失效尤其是螺旋刀片向髖臼方向移動很少見,筆者于臨床工作中發現DHS螺旋刀片內固定失效且螺旋刀片向髖臼方向移動1例。
患者,男,67歲,于2011年8月11日因摔傷致左髖部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就診于我院,查體:左下肢呈外旋畸形,左髖部腫脹,壓痛陽性,患肢縱向叩擊痛陽性,各足趾及膝關節活動度未見明顯異常。左髖關節正位片(圖1A)示:左股骨粗隆間骨質不連續,斷端分離移位。臨床診斷:左股骨粗隆間骨折(AO分型31-A1.2)。術前檢查無手術禁忌證,于2011年8月15日在全麻下行左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DHS螺旋刀片內固定術,術中見骨折斷端移位明顯,復位骨折斷端,用DHS螺旋刀片內固定。C臂透視見骨折斷端對位對線良好,內固定位置良好。術后復查左髖關節正側位片(圖1B)示:符合左股骨粗隆間骨折DHS螺旋刀片內固定術后改變,骨折對位對線良好,內固定物固定牢固,確實可靠。2011年8月19日出院。2個月后患者下地行走,不慎摔倒致左髖部疼痛,活動受限,未給予特殊治療,仍堅持活動及行走,左髖部疼痛逐漸加重,活動度逐漸減小,屈伸障礙,行走困難。行X線片檢查,骨盆正位片及左髖關節側位片(圖1C)示:骨折內固定物失效,螺旋刀片穿出股骨頭且向髖臼方向移動,髖臼存在骨質缺損。術前查無手術禁忌證后,于2012年7月13日行左髖關節內固定物取出術、左髖關節人工雙極頭置換術(圖1D),6 d后患者康復出院。


圖1 患者X線比
該患者DHS螺旋刀片從股骨頭穿出且螺旋刀片向髖臼方向移動,并磨損髖臼,考慮原因為:(1)術中骨折斷端未能達到解剖復位,螺旋刀片距股骨頭軟骨下<5 mm,增加了內固定物失效的風險。(2)患者術后過早負重,以致造成螺旋刀片隨患者運動不斷切割股骨頭,在患者再次摔倒過程中,螺旋刀片穿出股骨頭,同時向髖臼方向移動,隨著患者日后不斷活動,螺旋刀片不斷磨損髖關節,以致造成髖臼骨質缺損及螺旋刀片向髖臼方向移動的現象。所以術中內固定物植入過程中規范操作及術后適當的活動及功能鍛煉,防止過早下地活動,可以有效預防DHS螺旋刀片內固定物的失效。
3 參考文獻
1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等.實用骨科學〔M〕.第4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947-8.
2Jewell DP,Gheduzzi A,Mitchell MS,etal.Locking plates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dynamic hip screws〔J〕.Injury,2008;39(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