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影 張 敏 陳長香 王建輝 蔡潔瓊 趙 文 王立敏
(河北聯(lián)合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和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結構與功能,最終可導致這些器官衰竭。我國人群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隨著現(xiàn)代社會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和經濟的發(fā)展,人類疾病譜發(fā)生明顯改變,其中高血壓的發(fā)病率持續(xù)上升,高血壓人群正在不斷壯大。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高血壓對記憶功能有影響〔1~5〕。本文擬了解高血壓對記憶功能的損害,尤其是血壓水平高低對記憶功能的影響。
1.1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根據(jù)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符合高血壓及分型診斷;年齡在40歲以上,80歲以下〔6〕。排除標準:有腦出血、腦梗死病史;診斷血管性癡呆或其他原因的癡呆:合并嚴重肝、腎、造血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有精神病史;年齡在80歲以上或40歲以下者;視力或矯正視力較差者;聽力嚴重受損者。
1.2研究對象 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在唐山市工人醫(yī)院住院的高血壓患者129例,依據(jù)高血壓分級標準將舒張壓(DBP)增高的高血壓患者分為3組,其中DBP Ⅰ級18例,Ⅱ級28例,Ⅲ級77例,DBP正常患者為6例。4組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無明顯差異。
1.3高血壓診斷及分級標準〔6〕高血壓診斷標準:根據(jù)2005年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高血壓收縮壓(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診斷為高血壓。同時,根據(jù)血壓增高的水平,可進一步分為3級。Ⅰ級高血壓:SBP 140~159 mmHg或DBP 90~99 mmHg;Ⅱ級高血壓:SBP 160~179 mmHg或DBP 100~109 mmHg;Ⅲ級高血壓:SBP≥180 mmHg或DBP≥110 mmHg。高血壓的診斷必須以非藥物狀態(tài)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復血壓測定所得的平均值為依據(jù)。
1.4測量工具 采用目前國內外最新版的記憶測量工具Rivermead Ⅱ記憶功能測試〔2〕。Rivermead Ⅱ是評估正常生活所需的記憶功能的記憶測評工具,包括12個項目,分17個步驟合理安排、相互穿插評定,每一項都經由初步積分,再換算成標準分,滿分24分,分級為:22~24分正常,17~21分為記憶輕度障礙,10~16分為記憶中度障礙, 0~9分為記憶重度障礙。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2.1高血壓患者記憶功能現(xiàn)狀分析 129例被測試者中,記憶障礙的總發(fā)生率為96.13%。其中無記憶障礙者5例,(3.87%),輕度記憶障礙者40例(31.01%),中度記憶障礙者75例(58.14%),重度記憶障礙者9例(6.98%)。
2.2高血壓患者DBP分級情況 正常60~89 mmHg,6例(4.65%),Ⅰ級90~99 mmHg 18例(13.95%),Ⅱ 級100~109 mmHg 28例(21.71%),Ⅲ 級≥110 mmHg 77例(59.69%)。
2.3DBP水平對高血壓病人RBMT-Ⅱ評分情況的影響 高血壓患者RBMTⅡ記憶測試的記憶障礙率占96.13%,其中中重度記憶障礙占65.12%,舒張壓越高,高血壓病人RBMT-Ⅱ評分越低,且在路線延遲回憶、故事延遲回憶、立即回憶故事、面部再認及總標準分5項評分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DBP水平對高血壓病人RBMTⅡ評分情況的影響
記憶是在感知覺和思維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項復雜的精神活動,復雜的高級的心理活動的發(fā)展都必須有記憶作為基礎。記憶包括瞬間記憶、近期記憶和遠期記憶三大內容。記憶功能依賴于整個大腦的完整性,不同部位的受損可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質的記憶障礙〔1〕。而認知功能是個體適應環(huán)境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包括感知覺、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言語等方面的內容〔2〕。
高血壓影響腦灌注,引起大腦細胞新陳代謝降低〔3,4〕,使腦內大動脈彈性降低,順應性下降,表現(xiàn)為動脈硬化和血管內膜增厚、管腔狹窄,導致腦血流下降,使小動脈痙攣、缺血,發(fā)生透明變性和纖維素樣壞死、管腔狹窄,阻力增加,使血流量大為減少,可致腦室周圍的白質灌注減少。長期高血壓患者幾乎都有這種白質缺血。此外,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同時又激活了血液高凝狀態(tài)從而加重動脈硬化的程度,從而形成惡性循環(huán),腦血流減少更嚴重〔5〕。Nishizawa等〔6〕研究表明腦血流量及其分布與記憶活動關系甚為密切。
本文結果提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受影響最明顯,說明高血壓病人記憶障礙的發(fā)生率已經相當高。高血壓是癡呆的重要危險因素,控制高血壓對預防癡呆的進一步加重極為重要〔7〕,建議醫(yī)護工作者提高對改善高血壓病人DBP水平的關注,進行早期干預,預防和延緩癡呆的發(fā)生,提高其生活質量。但DBP并非降得越低越好,DBP過低時會影響心功能。因此DBP應保持在怎樣的水平才會達到既使高血壓病人的記憶功能受影響最小,又不會影響到病人的心功能仍有待于研究。
4 參考文獻
1尹 勇,朱榆紅,王 蓀.高血壓患者記憶、認知及情感障礙〔J〕.中國臨床康復,2004;8(9):1743.
2郭華珍,惲小平.Rivermead行為記憶測驗第2版介紹〔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7;13(10):909-10.
3于榮煥,楊 燃,崔永生,等.中年高血壓患者記憶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23):6-9.
4Sigh-Manoux A, Marmot M.High blood pressure wa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functionin middle-age in the Whitehall Ⅱ study〔J〕.J Clin Epidemiol,2005;58:1308-15.
5Elias MF,Wolf PA,D′Agostino RB,etal.Untreated blood pressure level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cognitive functioning:the Framingham Study〔J〕. Am J Epidemiol,1993;138:353-64.
6Nishizawa K, Izawa EI, Watanabe S. Neural-activity mapping of memory-based dominance in the crow:neural networks integrating individual discrimination and social behaviour control〔J〕. Neuroscience, 2011;1(197):307-19.
7劉 芳,呂孫成,常 潔,等.高血壓合并老年癡呆患者的動態(tài)血壓分析〔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8;22(4):319.